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零七章 非希之望

山河血 第四百零七章 非希之望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这里比我想象的更好”

语虽是赞叹,可是在语气中却又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的语调。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感慨、失望,种种情绪交织着”

大片的荷叶被一排排翠绿的芦苇间隔着,好像是一排排绿色的哨兵。坐在河边的金滔又问道身边的:

“一开始,我以为,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宣传,可来到这里之后……”

“来到这里之后,你发现,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是吧”

魏长远点了点头,神情显得有些复杂,来到邯郸之后,他目睹了这里发生的变化,同样也目睹了这里的工人以及农民生活的变化,他曾办过一个扫盲学校,但扫盲学校几乎还没办,就流产了,因为政府在推动扫盲教育,在其它地方屡试不爽的办法,在这里先后碰壁不说,最让人心恼的是甚至都时候自己都会为这里的变化而欣喜不已。

金滔又扭头望望他,有些想不通的问道:

“老魏,你在这里就没有怀疑过吗?”

“不知道。”

回答得干脆利索,可魏长远的视线却投向远方,此时那芦苇荡中,可以看到一些北归的野鸭于芦苇荡中飞来飞去。

“你呀,一问三不知啊”

那里是一问三不知,而是魏长远根本就不知道从何说道,怀疑,怀疑什么?怀疑自己的信仰,还是怀疑其它?

怀疑,早在去年的时候,他就曾怀疑过,他曾到过许多地方,甚至到过江西,可在他看来,即便是那里也远不能同这里发生的变化相比,这里发生的变化是惊人的,是迅速的,是让人无法忽视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信仰的变化。

“可能是刻意的买弄民心吧”

瞎猜着,这话金滔连自己都不信。

“过去,我们的工作很好开展,这是因为穷”

魏长远一摆手,然后看着身边多年未见的同志说道。

“你看,现在,现在这里的农村,正在一点点的变化着,你瞧这麦子……”

手指着河边的麦田,那麦田绿油油的,显然从麦子的长势来看,今年显然是个丰收年,只要今天不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只要河里还有水,一般小旱不会对邯彰的农业生产有太大的影响,除非发生洪水,这种可能性有多少?

“这些小麦,都是去年秋种时推广的良种小麦,亩产至少能达到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魏长远的视线再一次回到金滔的身上说道。

“这意味着,一亩地的麦子能卖到多块钱,即便是最穷的雇农家庭,一家老少的生活,靠一季麦子,也就差不多解决了,然后种完小麦接着种棉花,一亩棉花能收三百多斤籽棉,一亩地至少能挣五十元…

“现在这里的老百姓是富了点嘛”

金滔认真的点了点头。

“中国的老百姓,最容易满足,所以,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非常满足”

好像为了印证魏长远的话似的,他们看见了撑着小船在河中穿梭的喜笑颜开的老人,还看见还有人用小竹篓这类简陋的捕鱼工具捞起了满筐的鱼儿。那些鱼儿会被送到市集上出售,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市集上的肉食销量日增,渔农的生活亦随之发生了变化。

金滔提议到老百姓家里看看,于是他们两人便信步走到就近的一个农户家里。在那个女主人刚把午饭做好摆在桌上。桌上的菜有小鱼,有小虾,有螃蟹,显然都是市集上卖不掉的水产,除此之外还有白生生的鲜嫩的藕,仅只是看着,便令人嘴馋不已,而让人诧异不已的却是桌上的馒头。

馒头是白面馒头,与金滔过去在北方乡间采访目睹的乡农所食截然不同,在华北,农民大都将麦子视为经济作物,因为北方城里人大都吃面粉,而农民则是小麦为变钱作物,所以很少吃,甚至不吃,自家则吃杂粮,久而久之便有了城吃白面,乡吃杂粮之说。

“这两位先生,你们有啥事”

当家的男人瞧着那两个衣着光鲜的“客人”,站起身热情的问道。

“大伯,你这家里是来客了还是……”

瞧着桌上的白面馒头,金滔随口问了句,在农村往往只有逢喜事、过节或者来客的时候,才有可能吃白面,而这人家里,显然不像是来客的样子,而且在这个三十岁左右的农民身上,他并没有看到习惯了那种农民见着城里人表现出来怯懦,表现的极为自然,而且胸膛挺直,全没有一般农民那种习惯性弯腰之态

“啥客人,”

瞧着客人,又瞧了下桌上的饭菜,男人笑了起来。

“哦,先生指的是这个吧,都是些卖不掉小鱼小虾的,端不上盘,上不了堂,留着自己吃了,两位先生,你们吃过吗?若不然就留在这……”

金滔和魏长远并没有留下来,他们反倒是有些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那户农家,这里给他们带来的太多的惊讶,更多的却是震惊。

“这里的老百姓,不单生活变了,就连……”

想到那些百姓神态中的变化,那种变化并不仅仅只是相对富足,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他们面对衣衫光鲜的城里人,全无过去金滔习惯的那种怯懦之态。

“民团,民团训练改变了许多人”

魏长远如实的回答道,虽说他并不是本地人,但是因为长住的关系,他同样也被编入了民团,在民团中,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农民身上发生的变化。

可是魏长远的话,并没有得到金滔的回应,金滔反倒是沉默了下来,他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沿着河边慢慢的走着,突然,他停下了脚步,像是顿有所悟似的说道。

“我想到了”

“什么?”

“我想到合作社的弊端了”

金滔的脸上带着喜色,他兴冲冲的说道。

“现在合作社和良种的推广是让农民受益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有里有了余钱,自然也就有了其它的心思,大部贫雇农都升成中农,中农想升成富农,”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是很自然,可问题在于,合作社和良种增加了收入,可却没有解决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土地”

金滔的声音猛的一扬,面上尽是得意之色。

“现在掌握土地资源的依然是地主、富农,或许合作社可以通过协调、补产的方式整合贫农、中农的小块土地,从而有利用耕作,但无论是贫雇农升成中农,还是中农升富农,都需要购买土地,而现在一亩地,一年可以带来近百元的收入,地主、富农有可能出售土地吗?再说……”

“你忘记了一点,前年,专区就同各地乡绅举行了定租会议,通过协商核定了地租,实际上,去年的大丰收,唯一没有从大丰收受益的阶层,就是地主富农,而且他们甚至还不能把地收回来,因为租期最短是十年,十年内,他们都不得收回土地……”

看一眼金滔,魏长远的心下不由有些失望,他怎么连忙当年轰动全国的“邯彰减租”都不清楚。

“哦,是这样啊……”

轻应一声,金滔依然有些不甘的说道。

“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和富农的手中”

不是都,而是以10。43的人口,占据着35。41的土地,魏长远在心里默默的道出一个专区农业委员会的统计报告。

“可农民有钱了,他们就要买地,而地主、富农会不会卖地,他们卖地的数量,能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这就是一个新的矛盾,”

金滔慢慢的思索着,又特意说道。

“而且在那些合作社中,就像合作社里的那些农民,原来的贫农大部分上升为中农,困难较大的中农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购买了耕畜和农具,具备了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农业生产过程的条件,前述日常农业生产中的互助要求大大降低以至消失,这样的话,合作社的功能就会减弱,甚至可能会导致合作社的涣散……”

“合作社只是一个组织,定县、邹平的合作社都很成功,这一点你是知道的”

魏长远不相信作为记者的金滔不知道,定县、邹平那里发生的变化,他不可能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可是他们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农村的土地问题,而渴望土地,则又是中国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意愿,谁能抓住这个意愿,谁就能赢得民心,……”

话声稍顿,金滔不失时机地提出他的建议:

“他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却能够解决”

“可,你知道,老百姓最迫切的意愿是吃饱穿暖,现在这里的老百姓,不仅吃饱了穿暖了,而且还住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

魏长远的话让金滔心下暗自警惕着,以至于看着魏长远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觉察到金滔目光变化,魏长远的心下一警,连忙转移话题说道。(://)。

“再说,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在工厂,是工人,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工作重点。”

“对,老魏,你说的不错,这回听你的。”

金滔笑道,先前的异样似乎也随消失了。

“现在,在专区不是设立了许多工厂嘛,过去新区我们进不去,进去了也开展不了工作,所以,我想,咱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县的工厂中,你觉得的怎么样?老魏。”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苏颜提供。如果您喜欢该作品,欢迎来创世支持作者。如果您想跟我们一样为吧友奉献最快、最好的更新,请点击搜索百度破晓吧,加入我们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