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零六章 农村剧变

山河血 第四百零六章 农村剧变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一片工地,任何人来到白小营都会感觉到,这个乡村,此时似乎变成了一片工地,到处堆满报砖头、沙石,而在这片工地上,随处可以看到那些满面笑颜的男男女女,男人们在砌着砖,女人们则不时的将茶水送过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中,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在工地在走动着,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幕,这种欢喜详和、其乐融融的一幕,几乎感染了每一个人,而这一行人中的一个年青人,更是不时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他所看到的这一幕。

“他们笑的这么高兴,应该都是合作社里的老百姓吧!”

在李璜看来,怕也就是盖自家的房子才会这么高兴。

“嗯,乡里人家盖房子,都是自家招呼着,再找几个短工,这里头有一半都是社里的劳力,正好现在是春闲了,抓紧时间的话,夏收前,这70多户人家,差不多就能住上新房子了!”

陪着这位从专区来的李先生在“新村”工地里参观时,白子新的神情中略带着些许得意,去年棉收之后,社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挣了些钱,除去在合作社居中调解下,将家家户户的半分、一分那样的碎田置划成大田外,更为重要的就是盖新房,这些世世代代住着低矮草房的乡亲们,做梦都想住上新房子,眼瞧着这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自然动起了盖新房的念头,不过白子新并没有和其它人一样,任由他们盖,而是选择由合作社统一盖,为此用了并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去协调,然后又跑县里、跑专区找人帮助规划这个“新村”,也正因如此,才一直拖到现在这个时候。不过这种拖沓也是值得的,最为值得的恐怕就是建筑下降了很多。

“听说,你这个新村,是请北方的建筑师设计的?整个新区不仅有住宅?还规划有图书馆、学校、医院?”

“嗯,是这样的,待会儿请您指点指点,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白子新谦虚地笑道。

最近一段时间,他这里来了不少参观者,在年前很少有人来这里参观,原因非常简单,相比于其它的47个试点,也就是他这在月前没盖新房,农民没有添什么新家什,自然的他们的生活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现在却不一样,按照报纸上的说法——“这里将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农村社区!”如此之高的赞美,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不仅外界,就连专区的官员、学者亦来此参观,尽管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建好。

“不过医院倒是没有,按照规划,在市政广场倒是规划有一家诊所,合作社已经派了一个读过高小的村民,去县乡村服务学校,学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

“民国十八年,平教会于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促进活动,也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发展经济。通过详细的社会调查,平教会最终总结认识到,中国农民的症结在于“愚、穷、弱、私”中国农村健康最迫切的需要是建立一种医疗制度,使广大民众得到现有条件下的“基本医疗和健康保护……

或许李璜很少来农村,但并不意味着他不关心农村,深知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特别严重的他,自然知道知道诊所的重要性。

“那么,你们这诊所的资金是如何解决的呢?”

“通过合作社的公积金提供卫生费用,本社诊所,则只是提供诸如受热受寒、疟疾霍乱、感冒以及外伤和传染病的防治、上报工作,所需费用并不高,且社公积金最大开支为教育,第二便是卫生,费用足以保障,而且今年我们还准备于此推广合作医疗,从而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卫生条件,所以在进行社区改造时,我们进一步推行新生活运动,通过改变卫生习惯、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再配以民团训练,通过身体素质的提高,卫生素质的改变,达到增强居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听着白子新的解释,李璜则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相比于保甲之类的基层政权,邯彰专区以合作社为基层组织的方式,无疑更为可行,而且其又颁布的《合作社法》来保障合作社的运行,如果说,这一次他在邯彰各地考察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合作社更适应中国农村,更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

正像合作社的建立和其制度化,则又为农村合作医疗的诞生开启了方便之门,因为公积益金是农村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要素之一,同时,农村合作运动还蕴涵了该制度成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如合作社放款可助使农村经济活跃,解除农民生产、生活上的贫困,合作社组织可开拓出农民群众的自助、互助的精神,有利于维持农村社会秩序,合作社教育可启发农民的智能,增长农民知识,合作社赋予社员“一人一票”的表决权,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农民个体的民主、权力意识等等。

“李先生,西街的已经有二十栋房子建好了,要不李先生,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行,让我们看看盖好的新家是什么样子!”

此刻,白子新得意的迈着大步走在最前面,而李璜一行则是不断地发现着令他高兴的事。而每进一户人家的时候,他都能够感觉到那些主人们喜笑颜开的神情中,透出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

“去年还住在那泥房子里头,人老几辈的,可都没想过,这辈子不仅能住上砖瓦房,而且还能住上楼房……”

在一栋正在抹着水泥墙的两层小楼内,满面皱纹的老农憨笑着,那老脸上尽是满足之色,而李璜则特意打量着身处的房屋,未抹洋灰的房顶上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水泥预制板的缝隙,在一楼他逐一检查着各个房间,二十平方左右的客厅,一间十五平方的卧室,在厨房中,可以看到那用砖石砌成的贴有大块瓷砖的灶台,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入各个房间中,全不见往日印象中农村民居的昏暗。这些已经盖成却还未交付的民居,不时的给李璜等人以惊喜。

“居然还有卫生间?而且还是冲水的?”

像是发现什么大新闻似的,站在卫生间门边,看着那搪瓷洗手池和冲水便池,金滔盯着白问道。

“啊!冲水?乡下能供应自来水吗?”

作为一名记者,在金滔的眼中,这里的一切固然新奇,也许就像一些人说的那样,这不过就是邯彰专区弄出来的障眼法,弄这么一个村庄“欺骗世人”罢了,而这冲水显然就是明证,乡下供应自来水,别说是在这,就是上海的自来水不过也尚在普及阶段。而在北平、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中,尚还是用马桶,更何况是这里?

“虽说没有自来水,但是便池冲水,还是能保证的!”

“哦,那水是如何冲的?难道用盆?”

听着那嘲讽,白子新的眉头微微一皱,从他的语气中,他能够感觉到这个人对乡村的歧视,但心知像这种记者最是难缠的他,还是压下心底的火气。

“这个嘛……”

手指着房顶上悬挂着的木桶,白子新得意的笑了起来,这是他在北方新区参观之后,苦思冥想数周之后的一个构思,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在二楼设了一个管道,直通这个木桶,这样二楼卧室里的洗脚水之类生活脏水,就能直接倒进木桶,自然也就解决便池的用水。

“若是有一天,中国农村皆是如此,那中国可就真的富强了……”

遥望着那二十几栋小楼和那片繁忙的工地,李璜由衷地赞赏起来。

“白社长,你是怎么想到规划建设这样的农村的?”

而年轻的乐得合不上嘴,对于他来说,今天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始于他的努力,于是他忙介绍说道:

“从去年先是小麦丰收,再到社里良种棉花大丰收之后,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点钱,大家也都寻思着准备盖新房。(://.)。当时各个村子但凡手里剩下余钱的都是如此,这里也是,如何改变农村的面貌?在学校的时候,曾听老师提过农村的规划,所以我便去请教了老师,后来又请了专家,设计了几幢式样不同的小楼,土洋结合,美观实用。现在申请盖房的,都按这几种图纸施工,相比于过去的房子,这种小楼的价格贵不到那去……”

“到时候我也来申请盖一幢,怎么样?”

李璜突然不无羡慕的说道。

“对呀,若是将来上了年纪,种在这里,倒也是悠闲似神仙啊!”

能从这些人的口中听到这番话,尽管佐证了这个村庄的成功,但白却摇摇头说道。

“如果这样的话,要召开社员大会,因为异地新社员加入,需要社员投票表决,如果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同意的话……”

“这合作社!”

望着这似乎象征着农村希望的乡村,听着那社员投票表决才能加入合作社,李璜便感慨道。

“比我想象的更好!”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凡人残影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首发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