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1239章 战败国公民

山河血 第1239章 战败国公民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乌拉尔工业区,在1942年之前是苏俄东部地区仅有的工业区,在战前像库兹涅茨克冶金联合公司等巨型企业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德国入侵后,大量的东迁工厂,更是令这一地区形成了以乌拉尔的冶金业为基础的国防工业,数家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厂以及兵工厂迁入此时,在苏俄的抵抗崩溃前,这里生产着苏俄50%的坦克、50%的大炮和50%的弹药,尽管直到苏俄崩溃前夕,这里的生产都未曾停止,可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工厂并未能挽救苏俄的命运,甚至在苏俄政府流亡后,驻守在这里的上百万军队,面对中国、军队的进攻,除少数部队随同崔可夫撤入草原、森林外进行游击战外,绝大多数部队选择了投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军队的投降挽救了这一地区,使得这里的工厂未遭受战争的破坏,从而使得这里的人们,不至于因失业而陷入饥饿,而对于北方军管区而言,他们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便获得了这片庞大的工业区以及数百座大型工厂。

冶金厂高耸的烟囱喷吐着烟雾,电厂的冷凝塔喷吐着白色的蒸汽,春天里的下塔吉尔处处皆是浓浓的春光,曾经冰天雪地的郊区此时完全被翠绿所笼罩,草原上更是长满了漂亮的野花,不过,作为城市来说,除去工厂外,这座城市并不像是城市——坑坑洼洼、满是泥沼的道路,低矮的木屋土房,即便是许多工厂的厂房亦显得极为简陋,也难怪,这里绝大多数工厂都是几年前从西方迁移的,像城内最大的企业下塔吉尔坦克厂的设备,就有来自乌克兰、列宁格勒以及莫斯科等地的设备,厂房也是因陋就简的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来的简易厂房。

曾经这座工厂是全苏最大的坦克制造厂,而现在下塔吉尔坦克厂却早已易名为“北方汽车下塔吉尔汽车制造公司”成为一家中资民营企业,甚至,就连同曾经的设计局,亦被更为名“汽车设计所”,不过设计局中的大多数最优秀的工程师,却早在去年即随同苏俄政府一同流亡印度,现在,这座三层高的简易楼房内的工程设计人员,有半数来自中国,甚至还有几名来自日本的工程师。

依如城市正在大兴土木的建造建设一般,在工厂内亦同样在进行建设,新的厂房以及新的厂内道路,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但工厂的建设并不妨碍工厂的正常生产,就在一个月前,由第一批十轮卡车即已从简陋的生产车间内驶出,从而标志工厂转产的成功,但是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并不能满足于企业的现状。

“……现在,虽然我们生产出的汽车供不应求,但无论是客车、公共汽车亦或是卡车,它们的市场总会饱和,我们必须要着眼于未来!”

在工厂设计室内,面对175名来自内地、日本以及本地的工程师,高吉玉说完这句话,便将烟蒂按灭,待翻译将他的话翻译完成后,他才接着说道。

“我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的增加,未来在北方地区,每一个家庭都至少拥有一辆汽车,汽车将会成为家庭的必须品,而目前,我们的汽车却更适合内地市场,即便是适应低温环境的金鹿汽车,受限于恶劣道路条件,亦面临很多问题……”

作为汽车厂经理,在翻译将他的话翻译出来的时候,高吉玉的眼光不时的从在坐的工程师身上扫去,他们的神情各异,那些俄裔设计师依如过去保持着沉默,而内地以及日本工程师大都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当经理讲话的时候,卡尔采夫则和身边的好友韦涅季科托夫在那里轻声聊着天,似乎经理的讲话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他们来说,不合作、不抵抗,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爱国行为。

“听说了吗?他们似乎不准备保留坦克生产能力!”

作为一名坦克机械师出身的工程师,卡尔采夫更喜欢坦克的设计与制造,而不是汽车。

“嗯,不是不保留坦克的生产能力,而是将坦克生产设备迁往他处,我们这里,以后只制造汽车,公司……”

将视线投向窗外厂房顶上可以看到的“北方汽车”的标志,韦涅季科托夫耸了耸肩膀。

“他们有自己的坦克生产线,甚至,就连同许多工程师,都看不上我们的设备,认为我们的设备相比中国落后了大约十年……”

无论是韦涅季科托夫亦或是卡尔采夫以及其它俄裔工程师,他们都不习惯用“内地”去形容易,在他们的话语中,中国依然是中国,俄罗斯仍然是俄罗斯,甚至有一些人更是选择不合作、不抵抗,作为体现爱国主义的行为。

“……根据这一要求,研究所将改为6个项目组,通过内部竞争决定未来的工厂产品!产品被采纳的小组,除去基本奖励外,还可以第一批入住在建的新居!”

什么?

分组竞争?第一批入住新居?

尽管原本抱着不合作态度,但在这一瞬间,和许多人一样卡尔采夫却心动了,在企业的东迁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厂房建设,至于人们的住房,根本不在政府的考虑范围内,许多工程师和普通工人一样,挤在条件恶劣的房屋中,甚至许多工人都居住在草棚内,在下塔吉尔城内外,更是随处可以看到难民居住的简陋的木屋,可以说,每一个坐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在中国人到来后,那些中国的工程师可以住进**的集装箱房内,而工人亦可以住进集装箱宿舍,至于本地人,集装箱房不过只是一种奖励,为了改善个人的居住条件,卡尔采夫甚至违背了“不同侵略者合作”的志愿,在工厂生产线改造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解,由此才和刚刚结婚的妻子一同搬进新家——一座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的集装箱房,即便如此,在搬到新家后,他和妻子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都觉得像做梦似的。无论是自来水亦或是狭窄的卫生间以及厨房,在他看来都如同天堂一般。

而现在,公司却拿出了了在建的新房作为奖励,尽管,那些新房子同样需要花钱购买,但是……此时,卡尔采夫的脑海中浮现出在图片上看到的房屋,宽敞明亮的客厅,温馨的卧室,车库,漂亮的花园……

我的孩子,应该在那样的房子里成长!

不经意间,卡尔采夫的心思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实际上,不单是他的心里产生些许微妙的变化,他的同志们的心中,也同样发生了变化,毕竟,人总渴望着更好的生活条件,尤其是那些生活条件恶劣的人们。

“车辆应该更省油!”

在并不算宽敞的房间中,佐腾轻声嘀咕道,作为前三菱动机的工程师,现在他是下塔吉尔工厂的工程师,和不少人一样,他是“被迫”来到了北方,尽管是根据军管局的命令,来到了这里,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有些庆幸和家人来了中国。

现在的日本还有什么呢?

除去满目疮痍的变成废墟的城市,还有一座座被拆空的工厂之外,日本几乎什么都没有剩下,不,还剩下了饥饿与贫穷,许多留在日本的亲朋好友,无不在饥饿的边缘苦苦挣扎着。

而反观这里,尽管初抵下塔吉尔时零下三十余度的低温让人很难适应,但是相比日本,这里无疑就像是天堂一般。

虽说做为敌国公民为中国企业服务,但他依然享有良好的待遇,就像这座供技术人员居住集装箱房屋,不到三十平方,但却足够一家四口人生活,在市场上还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妻子再也不需要为食物忧愁。甚至,丰厚的工资使得他可以每月向亲友寄去数百元流通券,以解家人的燃眉之急。

对于现在生活极为满意的佐腾,甚至忘记了身为敌国公民的身份,正是良好的生活,使得他更加珍惜当下的工作,同样也明白,他必须要通过努力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让目前的生活保持下去。

“应该重新设计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应该更省油……”

在工作薄上写下一系列的设计要求后,佐腾的脑海中的灵感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诸如减轻车体,以降落成本和耗油量之类的初步构想慢慢的成熟了。

对于此时的佐腾而言,他和很多人一样,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着,偶尔得,他会把视线投向粘在墙上的那张报纸上的海报——**的花园,四间卧室,宽敞的客厅、厨房,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丽,这就是他所期待的生活,或者说,所期待的家,而想要得到这一切,总需要人们付出汗水与努力,尽管此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是佐腾依然趴在书桌上,继续工作着,为他自己以及家人的未来而努力着……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