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九十三章 通牒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九十三章 通牒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张文谦等人费尽气力,筹谋了算计大宋四川制置使吴邵刚的办法,可惜主管此事的蒙古亲王末哥,对于他们的方案压根就不满意,一直都没有同意,得到忽必烈授权的末哥不同意张文谦等人的方案,就没有钱去实施,张文谦等人也是无可奈何,他们按照末哥亲王的意思,数次的修改方案,可惜没有等到他们的方案彻底修改完毕,朝廷的局势突然出现了变化。

七月,走投无路的阿不里哥,向大汗忽必烈投降了。

阿不里哥的投降,意味着忽必烈真正成为了蒙古大汗,意味着草原得到了彻底的统一。

阿不里哥是被合丹与塔察儿两位亲王押解回到开平城的。

早就得到奏报的蒙古大汗忽必烈,高兴之情溢于颜表,亲率满朝的文武大臣,到开平城外迎接。

阿不里哥已经变得很是苍老,虽说年岁比忽必烈小了不少,可看上去比忽必烈的年纪要大,而且阿不里哥的脸色是青中带白,眼看着身体就不是很好了。

这也难怪,足足六年的征伐,阿不里哥从开始的力量无比的雄厚,到后来的逐渐衰败,最后更是遭遇到众叛亲离的局面,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忽必烈倒是没有严惩阿不里哥,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这方面,忽必烈看上去的确比大宋的某些皇上要大度很多的。

诸多的蒙古亲王,以及蒙古文武大臣,看向阿不里哥的神色是复杂的,要说他们也不是特别反对阿不里哥。

阿不里哥与忽必烈最大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施政不同之处,就是如何面对汉化的问题,阿不里哥是强烈反对汉化的,可忽必烈不一样,采纳了兼容的政策,只要是好的就吸收,所以阿不里哥与忽必烈两人,多年前就成为了对手。

事实证明,阿不里哥完全排斥汉化的政策,是失败的,但是这种政策,也代表了不少蒙古部落首领的心思,在这些人的眼里,蒙古人是世界上最为高贵的人。

阿不里哥投降之后,忽必烈随即宣布了旨意,废除和林都城之地位,在这里设置宣慰司和都元帅府,用以管辖和林等地。

自此,忽必烈完全统一草原,稳定了内部。

一个月时间过去,草原到了秋高气爽的八月。

漠北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草原所有部落名义上都拥戴忽必烈这个大汗。

雄心勃勃的忽必烈,准备要行动了。

忽必烈的第一个目标以及最终的目标,就是大宋朝廷,南方的富庶一直都让忽必烈眼红,一统天下也是忽必烈必须要完成的事业。

进攻大宋已经不是第一次,天庆元年,当时忽必烈还是蒙古亲王的时候,蒙古大汗蒙哥,就率领大军分几路征伐大宋,可惜功亏一篑。

这一次,忽必烈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灭掉大宋。

首先的讨论在蒙古亲王以及部落首领之间进行,名义上是讨论,其实是忽必烈告知诸位蒙古权贵,可是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在蒙古权贵之中,就遭遇到障碍。

不是说诸多的蒙古权贵不想灭掉大宋王朝,这一点他们与忽必烈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他们认为,目前漠北一片荒凉,长期的征伐厮杀刚刚结束,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若是此刻就开始对大宋王朝的征伐,刚刚平定下来的漠北局势,可能再次出现变故。

诸多亲王的这个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漠北诸多的部落,之前都是倾向于阿不里哥的,现如今阿不里哥虽说已经被擒获,幽禁在开平城内,但谁也保不准哪个部落首领会再次的起兵造反,此刻蒙古朝廷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漠北以及中原地区。

忽必烈发了脾气,有了受挫的感觉,依照他的性格,出任大汗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能够开疆拓土,还失去了一些地方,本就烦恼了,不过忽必烈毕竟是不一般的人,在听从了诸多蒙古权贵的建议之后,仔细思考也是有道理的。

大规模的征伐,特别是开疆拓土,必定要做好一切的准备,粮草需要充足,内部需要完全的稳定,将士需要一条心,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取得作战的胜利。

商议的层面没有拓展开,忽必烈已经打定注意,稳定内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不过在稳定的过程之中,还是要有所动作,蒙古大军至少需要开始蚕食大宋王朝的地域,譬如说四川,譬如说两淮,甚至是襄阳和随州等地。

商讨结束之后,忽必烈有些沉闷,毕竟他的主张没有得到拥护,内心还是不舒服。

大殿里面,只剩下了末哥、合丹、塔察儿与哈必赤四位亲王。

这四人可谓是忽必烈的左膀右臂,有他们的辅佐,忽必烈要安心很多。

“诸位兄弟,我蒙古朝廷已经稳定下来,尽管说平复漠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也不能够让大宋安稳下来,我考虑从三个方向发动小规模的进攻,一个是四川的利州西路和利州东路,第二个是两淮,第三个是襄阳以及随州,分为三路出击明显不合适,我们必须有一个进攻的重点,你们认为从哪个方向发动进攻合适。”

几位亲王都沉默了。

其实按照蒙古王朝的规矩,肯定是从四川方向发动进攻,其余不管是两淮还是襄阳和随州等地,湖泊和沼泽居多,这些地方不利于蒙古铁骑大规模的行动,唯有四川的地形,稍稍有利于蒙古大军的进攻,再说蒙古朝廷一直都认为,四川是大宋王朝的门户,易守难攻,一旦拿下了四川,东向进攻,灭掉大宋朝廷,将变得异常的顺利。

这些年以来,蒙古朝廷也一直都将四川作为进攻的重点。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四川有大宋的制置使吴邵刚,有骁勇的合州御前诸军,若是不能够调遣大军大规模的进攻,小范围的进攻,恐怕会遭遇到失败。

再说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等地,悉数被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所占领,这些地方已经连成一片,蒙古大军在这里缺乏了可以驻扎的据点,若是调遣军队进攻,很快就会被对方知晓,且做好一切的准备。

可这样的话,包括末哥都不会说。

因为这样的话语,有长他人志气的意思,加之前面诸多亲王和部落首领,已经不同意马上大规模进攻以及灭掉大宋王朝的提议,让忽必烈很是不高兴。

看见众人没有开口说话,忽必烈皱着眉头,脸色更加的不好看。

“怎么,有什么不敢说的吗,难不成一个吴邵刚,就让诸位如此的为难的,我倒是不信了,难不成这个吴邵刚有三头六臂。”

末哥看了看众人,抬头开口了,这个时候也只有他首先开口说话。

“大汗,臣认为,可以从四川方向展开进攻,不过进攻的规模不要太大,可以试探性的进攻,若是进攻受挫,则要快速的收缩,臣还有一个建议,可以考虑从两淮地方发动进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末哥的身上。

末哥倒是没有慌张,继续慢吞吞的开口了。

“大汗,臣以为,两淮关乎到大宋朝廷的京城,一旦两淮出现变故,则大宋朝廷根本无法稳定下来,若是大宋的京城乱了,其余地方跟着会出现乱局,尽管说两淮地方湖泊居多,不利于我蒙古铁骑的冲锋厮杀,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攻打城池为主,以此来让大宋朝廷不得安宁,等到漠北完全稳定之后,我大军就可以挥师南方了。”

忽必烈微微点头。

末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进攻方向,这个进攻的方向,以前几乎就没有人想过。

其余的王爷依旧没有开口。

略微思索了一会,忽必烈终于再次点头。

“末哥兄弟说的有道理,我们打算佯攻,并非是真正大规模的进攻,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大宋朝廷不得安宁,进攻两淮,的确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我看可行,不过对四川的进攻,也不能够忽视,我们失去了成都府路,失去了云南,已经是巨大的耻辱,这口气,今后我们一定要找回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忽必烈突然想到了什么。

“我们突然发起对大宋朝廷的进攻,总得有理由啊。”

这个提问,让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倒不是说没有理由不能够进攻大宋朝廷,而是无名之师,会遭遇天谴,难以取得作战的胜利,蒙古朝廷包括忽必烈在内,对于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忌讳的。

双方决斗必须要有理由,哪怕找一个都是可以的。

还是末哥开口了。

“大汗莫非忘记了一件事情,五年前我们曾经派遣使团,进入到大宋的领域,这么多年过去,大汗数次派人询问,皆无果而终,我们就以这个理由,要求大宋朝廷交出蒙古使团,若是他们交不出来,那我们就派遣大军沿着两淮以及四川等地找寻啊。”

忽必烈轻轻拍了拍额头,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可以提出来,那就是被大宋擒获的兀良合台,蒙古朝廷可以找回兀良合台为理由,展开对大宋朝廷的进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