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双剑合璧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双剑合璧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最为轻松的就是吴邵刚了,收到了李庭芝连续两封来信之后,他笑的很是开心,就在李庭芝来信之后的第三天,皇上的圣旨与枢密院的敕书全部抵达成都府城,这几乎就是吴邵刚奏折的翻版,关键地方一个字都没有变化。

这里面有李庭芝巨大的苦心,也有贾似道的妥协。

功名利禄这些东西,吴邵刚的确看的很轻了,毕竟他的目标不一样了,一旦放眼天下,那些所谓眼前利益的东西,就不值得关注了。

宣旨的时候,仅仅是吴邵刚、黄家明以及蔡思伟等人在场,其余人正在各自的地方忙碌,没有时间前往成都府城来听候旨意。

前来宣旨的礼部官员,也是明白其中奥妙的,当然不会多说一个字。

吴邵刚还是按照规矩,给与了礼部宣旨官员多于其他地方一倍的赏赐,这让其非常的高兴,更是觉得这一趟来的很值。

制置使衙门,厢房。

郝经、黄家明与蔡思伟集中在这里,等候吴邵刚的到来。

吴邵刚进入到厢房的时候,手里还拿着文书。

“诸位,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是秋收季节,看今年的气候,乃是风调雨顺,丰收是一定的,只是我们需要注意,防止地方上出现土匪,更是要预防蒙古鞑子趁机侵袭。”

“大人,属下以为,四川与云南两地,都是稳定的,匪患基本不可能出现,至于说蒙古鞑子,怕也不敢轻易的进入到四川了。”

郝经的话语,综合了黄家明与蔡思伟等人的意思。

吴邵刚看了看众人,微微的摇头。

“这是刚刚从蒙古方面获取到的情报,北方以及蒙古都在流传一个消息,阿不里哥已经难以支撑,其叛乱很快就要被忽必烈彻底平息了,你们想想,忽必烈一旦稳定了内部,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吴邵刚的话语,让郝经等人吃惊,他们本以为忽必烈不大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毕竟阿不里哥身边也有不少蒙古部落的支持。

“好了,诸位也不要过于的紧张,我只是感觉到这方面需要引发我们高度的关注,大意失荆州,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吴邵刚将手中的文书轻轻的放在了桌上,接着开口了。

“皇上的圣旨和敕书都来了,我们之前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名正言顺了,再也不会有人在背后呱噪了,诸位都知道,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自身强大起来,若是不符合这个目的,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是不会做的,合州御前诸军已经扩充到十万人的规模,其战斗力也在不断增强,现在看来,将蒙古铁骑的军士吸纳进入到军中,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蔡思伟首先点头。

吴邵刚为投降的蒙古铁骑军士鸣不平的事情,最终还是传开,传进了合州御前诸军之中,这让包括藤格勒尔在内的投降的蒙古军士大为感动,要知道若是在蒙军之中,那些投降的新附军军士,是不可能得到如此程度关注的。

藤格勒尔等人,融入军中的标志,就是将他们掌握的骑射本能施展出来。

骑兵冲锋的时间,弓箭发射的时间,如何形成最大的冲击力等等,这都是有奥妙的,也唯有长时间征伐的蒙古铁骑,明白其中的奥妙,藤格勒尔将这些领悟带进了军中,马上引发了蔡思伟、常明全和马龙等人的注意,他们一方面将这些实战的经验加以总结,在全军之中加强训练,另外一方面提升藤格勒尔为催锋军准备将。

此举大大震撼了诸多投降的蒙军军士。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按照诸多要求训练的骑兵,行动迅速了很多,战斗力也明显得到了提升,要知道这些实战的经验,都是血与火之中累积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吴邵刚专门做了提醒,要求蔡思伟、常明全与马龙等人,思虑如何在实际作战中,抓住蒙古铁骑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与其作战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吴邵刚的提醒,步卒的训练开始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他们以蒙古铁骑为对手,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有些时候的训练,是骑兵与步卒共同展开的,双方相互找到对方的弱点,展开有目的的进攻。

藤格勒尔也参加了几次与步卒对攻的战斗,让其大为吃惊的是,有些时候的厮杀,并非是骑兵占据绝对的优势。

当然,这样的训练都是绝密的,无关人等一律回避,训练的场景外人也是看不见的。

这样的场景,蔡思伟等人当然是满意的。

“京城暂时可以安稳下来,有岳父大人在京城支撑,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还是要预防出现突发事件。”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站起身来,看着郝经等人,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我们的力量已经开始壮大,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总兵力达到了十四万人,比殿前司掌控的军队人数还要多数万人,战斗力更是远远强于他们,到了现在,我们不必刻意的委屈自身了,我们也需要展现自身的抱负,一定成都上面影响皇上和朝廷做出的诸多决定了。”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这是亘古不变的规矩,我们不断的强大起来,皇上和朝廷都是要侧目的,按照我的预计,最多还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就将成为一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力量,包括蒙古大汗忽必烈。”

“我已经打算给岳父大人回信了,请岳父大人放心,我们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崛起,到时候不要说贾似道,就算是皇上,也不敢随意的对付我们了。”

制置使衙门,后院。

李润、李辰孙、曹文刚以及吴绍尊等人,都在忙碌。

吴绍尊来到成都府城也快一个月时间了,同样是在制置使衙门做事情。

吴邵刚与郝经两人,走进屋子看了看,众人都在埋头处理文书。

这是吴邵刚的要求,凡是重要的文书,分门别类,几个人都要过目,首先提出自身的见解,接着几个人可以商议,看看如何处置或者是回复最好,接下来由其中一人拟出处理的办法意见,呈奏给郝经。

这样的署理政务的办法,闻所未闻。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办法,让李润等人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基本熟悉了政务,也知晓了该如何以最好的办法来处理问题。

这样的锻炼,一直要持续到年底。

年底的时候,李润、李辰孙以及吴绍尊,就要离开制置使衙门,或者到下面去做知县,或者进入合州御前诸军,至于说曹文刚,很有可能留在制置使衙门,继续做事情。

吴邵刚与郝经没有打扰众人,两人走出了房间。

“郝先生,评价一个对四人的看法。”

郝经也没有客气,跟着就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四人之中最为沉稳的是曹文刚,最为聪明的是吴绍尊,最有耐性的是李润,表现最为活泼的是李辰孙。。。”

郝经还没有说完,吴邵刚哑然失笑。

“郝先生这是高度的概括啊,几个字就对四人做出了最为精准的评价。”

“不敢,其实大人对他们更加的了解。”

“现如今的了解,不代表今后的了解,一旦他们各地有了决策的机会,那个时候的表现,才算是本性之表现,能力的高低强弱,就完全能够展现出来了,人无完人,我不会苛责他们,但我对他们的要求,的确要严格很多,还请郝先生明白我之心意,对他们倾囊相授。”

“大人之严厉,其实是对他们寄予厚望,这一点属下是明白的,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会尽心尽力教授。”

说到这里,吴邵刚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郝先生,贾右相已经知晓你到我身边来做事情了,也没有说什么,不过恐怕蒙古朝廷不长时间,也有可能知晓此事了,毕竟岳父大人已经不是两淮制置使,这个消息很有可能泄漏出去的,不知道郝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担心的事情。”

“没有什么担心的,都这些年过去了,以往的事情,改过去的都过去。”

“好,郝先生也请放心,就算是蒙古朝廷想着加害郝先生,那也是做不到的。”

说这话,吴邵刚的眼睛看向了北方。

“郝先生,原来我以为,蒙古朝廷是无比强悍的,几乎就是不可战胜的,现在看来未必,蒙古朝廷的确是强大,的确是难以战胜,不过只要我们努力,总有彻底战胜他们的那一天,我想,只要机会合适,这一天不会等的太久。”

“蒙古朝廷的优点是明显的,他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他们还不懂得如何经营民生,用我的话说,他们具备了马背上打天下的能力,但他们严重缺乏治理天下的能力,要知道马背上是不能够治理天下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