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六十二章:6.8大空战(中)(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其实二战爆发前德国人早已经知道雷达的存在了他们的一名情报人员成功混入英国陆军,并且还成了陆军参谋。那名名叫格伦的情报人员向德国输送了大量情报,其中就有雷达的情报,他甚至将制造“林德曼雷达”的大量图纸一古脑儿送到了德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的先进技术中,雷达的作用可能怎么评价也不为过。英国与美国是这一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其实德国与日本在二战之前也都可以获得这一技术,然而被它们的政体给毁掉了。

当时的德国,是“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国家,决定什么武器能够上马,尤其是费钱较多的武器上马,必须得元首说了算。尽管德**方对雷达无限神往,但因为这只是一种防御性武器,与元首希特勒“闪电战”那唯进攻是取的思想严重背离,因此没有人敢就研制雷达一事与希特勒据理力争。直到1940年,德国才开始根据格伦的情报研制“林德曼雷达”,但为时已晚,因为雷达从研制到生产、到应用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直到目前为止,除了陈锋这个穿越男之外,二战中首次使用雷达的国家依然是英国,具体战役为大不列颠空战。

虽然德国人在整个北欧、西欧的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强悍,尤其是他们精良的武器装备让英法等国吃尽了苦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发展和运用这种电子装置方面远远落在英国人后面。正如德国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后来说的那样:“我们意识到皇家战斗机中队一定受地面某种新装置的控制,因为我们听到指挥喷火式和飓风式飞机同德国机群作战的命令是非常熟练和准确的。这种雷达及其对战斗机的控制使我们感到意外,而且是非常惨痛的意外。可是我们却拿它没有办法,怎么也炸不烂它。”可以说希特勒寄予厚望的大不列颠空战,可以说完败于英军的秘密武器——雷达。

连强大的德国都在雷达这种神器面前吃了大亏,更不要说是一向就不是很看重武器装备更新的苏联,因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陈锋所部早就装备了先进的预警雷达,他们所有自以为隐秘的行动在陈锋所部面前洞若明火。

这次原本北方空军并没有打算要伏击苏联空军第九集团军的残部,但是当战斗机第二旅升空准备空袭乌兰巴托的时候,飞机起飞不到半个小时。预警雷达上便有了异常反应。得到消息的刘倪佳等人立即就判断出来是苏联空军准备南下轰炸警卫师。看数量战机应该在两百架以上。

为此刘倪佳立即命令战斗机二旅分出一半的护航战机前往额尔根方向设伏,务必要全歼那些苏联战机。

此时前往额尔根执行轰炸任务的是苏联空军第九集团军仅存的一个重轰炸机旅以及72架伊16战机,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内,苏联空军第九集团军遭到了中国北方空军的毁灭性打击。整个集团军原本一千二百余架战机现在只剩下不到三百架了。其七百余架主战伊16战机只剩下不到一百架。主战轰炸机更是损伤殆尽,只剩下唯一一个不轻易动用的tb-3重轰炸机旅,至于那些侦察机和运输机也只剩下区区百十余架。

为了完成这次空袭任务。朱可夫将手中仅有的这个轰炸机旅也派了出去,没想到战机还没抵达额尔根就遭到了北方空军的伏击。

北方空军组建时间有限,所以空军兵种并不齐全,就拿轰炸机来说,全军所有的轰炸机只有两种一种是美国产的b10中程轰炸机,另外一种就是47战略轰炸机,而战略轰炸机是整个北方空军最重要的军事秘密之一,所以平时和战斗机并不是停在同一机场,而且彼此之间也没有相互配合过,所以当战斗机二旅的飞行员们看到苏联的重轰炸机时都彻底惊呆了。

在所有的飞行员眼里,翼展22.6米、机长16.4米、机高3.4米、机翼面积 56.7平方米的tb-3重轰炸机实在太庞大了。所有飞行员都向打了鸡血一样冲向这些庞然大物,对于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来说,没有什么比遇到轰炸机以及运输机更令人欣喜的事情,而击落一架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是何等风光的荣耀,所有人都疯狂了。

tb-3重型轰炸机确实庞大,但是其性能并不是很强悍,它是一种1930年开始研制的老式飞机,直机翼,固定式起落架,机翼蒙皮为漆布,机身蒙皮为波纹铝板。虽然老旧,但是在苏联空军历史上有重要作用。1932年3月23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过《关于工农红军空军组织原则》,强调必需建立强大的重型轰炸兵团。1933年,苏联开始组建远程航空兵军,到1935年已拥有400架tb-3。1938年5月已建立三个特种使命航空兵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中编有2个重型轰炸航空兵旅,每旅有tb-3飞机150-170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但是这些庞然大物在北方空军两大空中神器面前简直弱爆了,就像是待宰的的肥羊一样。

伏击战进行了近一个小时,来犯的230多架苏联战机被击落160多架,其余的全部紧急逃离了战场。不得不佩服tb-3战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其庞大的身躯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歼系列战机作战能力虽然很强,但是由于携带的弹药有限,同时飞行员也都是参战不足5次的新手,对于这种新式战机不是极为了解,所以战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搞笑画面:一架庞大的tb-3重型轰炸机负着庞大的躯体仓皇逃窜,身后一架灵巧的歼系列战斗机四处拦截,歼系列战机碰射出的弹药虽然尽数落在了tb-3重型轰炸机的机身上,但是这种庞大的战机依然像没事似得继续向前飞行。

想要击落这样一架庞然大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一下子就能击中战机的要害部位。因此尽管这次打了苏联空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却并没有全歼苏联轰炸机群。

就在北方空军伏击苏联重轰炸机群的时候,接到前线汇报的朱可夫大惊失色之余,立即命令手中另一个装备了新式战机的航空师升空,紧急前往额尔根增援重轰炸机群。

然而战机刚刚起飞不久,朱可夫就接到宗莫德守军传来的消息,就在5分钟前,南面的防空观察哨打来电话,说刚刚有大批的战机越过他们的头顶向宗莫德而来,根据他们与前线航空兵联系,并不是他们返航,应该是中国空军前来报复。

朱可夫顿时感觉一个脑袋两个大,额尔根那边的事情还没解决,这边又传来新的敌情,中国人的动作也实在太大了吧。

没办法,朱可夫只得命令前去增援额尔根的第十集团军航空第九师立即前往宗莫德,同时命令宗莫德守军立即做好防空准备,所有防空武器全部进入阵地,惊呆中国空军的袭击。

对于宗莫德方向的防空作战朱可夫很有信心,他的信心来自于对新式战机的强大性能,他不是航空部队出身,也没有在空军任过职,对于战斗机性能的优劣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却知道斯大林同志对于这种被命名为米格3的新式战斗机的信任和喜爱。可以说这种新式战机是目前苏联最高的工业成果,当然了,这也是苏联最强大的战斗机,没有之一。

事实上这款战斗机确实很优秀,虽然今天是这种新式战机第一次对外作战,但是根据一个半小时前传回来的消息看,这种新式战机在赛音山达取得的战果堪称辉煌,至少击落了中国空军80架战机。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1940年6月8日上午10点整,继赛音山达空战以及额尔根空战之后,远东上空最大规模的空战在外蒙中央省首府宗莫德上空打响,280架苏联最新装备的米格3战斗机与340架歼系列战斗机以及340架b10轰炸机在宗莫德上空相遇,双方迅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空中厮杀。

空战激烈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由于有雷达的协助,所以负责宗莫德方向轰炸任务的李海涛上校在苏联空军返航赶往宗莫德之时就收到了消息,李海涛少校立即命令护航战斗机群立即与轰炸机群脱离,紧急前去拦截苏联战斗机群,而轰炸机群则是随后跟进。

不久,机身涂着迷彩,机翼漆着苏联红星标志的航空第9师便出现在了李海涛等人的视线里。这是一款李海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战斗机,流线型设计,下单翼。

显然,苏联飞行员对于他们身下的座机很是信任,在李海涛等人发现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李海涛等人,双方迅速调整队形,然后向着对方冲了过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