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六十一章:6.8大空战(上)(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1940年6月6日,北方空军轰炸机第四旅的152架b10中程轰炸机在40架歼5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赛音山达的苏蒙联军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不间断轰炸,给苏蒙联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虽然苏蒙联军的防空部队击落了4架轰炸机,但是相对于巨大的损失而言,这点战果简直不值得一提。为了对付陈锋所部的空袭,朱可夫冒险命令空军第九集团军残余的一百多架战斗机紧急起飞,对北方空军展开空中拦截。

但是结果依如之前的悲催,117架伊16战机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被击落97架,其余的全部带伤而逃,真正安全返回宗莫德的就仅仅只有8架战机,损失不可谓不惨。

6月7日,根据预警雷达捕捉到的画面,乌兰巴托机场以及宗莫德机场来了大批的战机,陈锋判断是苏联空军的援兵到了,于是他决定就在今天要好好给苏联一个难忘的教训。很快一道全歼苏联远东空军的命令下达到了北方空军司令部。

刘倪佳等人接到电报之后紧急进行了磋商,认为对付苏联新来的这支空中力量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经过空中推演,这个战术成功率在80%以上,上报前敌总指挥部之后,陈锋迅速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6月8日上午,北方空军再次以轰炸机群对赛音山达苏蒙联军的阵地展开猛烈轰炸,不过这次护航的战斗机变成了20架。

上午8点第八战区120架b10轰炸机从二连机场起飞。8:40飞机抵达赛音山达上空,并进行低空投弹。

但是这一次苏蒙军的反击比较猛烈,尽管轰炸机群铺天盖地而来,但是地面上的苏蒙联军依然激烈的进行还击,激战半小时苏蒙联军固然损失惨重,但是北方空军也有9架轰炸机被击落。

然而就在北方空军准备返航之时,大约200架苏联新式战机突然出现在战场,对北方空军的轰炸机群展开了围杀。

不过此时北方空军已经做好了返航的准备,苏军战机一出现在战场上,带队的李云山上校立即命令那20架护航战斗机编队殿后拦截苏联战机。其余战机立即返航。然而苏联战机却穷追不舍。死死咬着b10机群的尾巴!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北方空军司令部大惊失色,只见苏联空军只分出一个战斗机编队与北方空军的护航战斗机纠缠,其它一百五十多架战机竟然很快就追上了返航的轰炸机群。

此时空军作战指挥部里的气氛极为紧张,按照刘倪佳等人制定的作战方案。先是用轰炸机群将苏联空军的援兵引诱出来。然后再将他们引到北方空军事先设好的埋伏圈里。最后聚而歼之。

但是他们千算万算就没有没有算到这次苏联红军出动的并不是伊16机群,而是一个新式战机集群。这种新式战机的性能远远强于之前的伊16战机,很快就追上了南撤的中国轰炸机群。众所周知。轰炸机是专门负责轰炸的机种,轰炸机要是同战斗机对上的话,那结果可就悲剧了,更不要说是与战斗机群对上。

“李云山,李云山,我是刘倪佳,我是刘倪佳,听到请回话,听到请回话!”

“李云山,李云山,我是刘倪佳,我是刘倪佳,听到请回话,听到请回话!”

一阵刺耳的沙沙声过后,安置在指挥大厅里的音箱里传来了李云山的声音:“司令,我是李云山,我是李云山!”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根据雷达显示的结果,你们是不是被苏联战斗机群给咬上了?”

“司令,老毛子的战机有问题,不是我们之前遇到的伊16,而是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新式战机,这种战机的速度很快,我们刚飞出不到20公里就被他们追上了,现在他们正在围歼我们!”音箱里可以清晰地听到空中传来激烈的枪声炮声,偶尔还能传来剧烈的爆炸声。

刘倪佳用力地握了握手中的话筒,然后继续问道:“苏联新式战机的数量有多少,是什么型号,你们损失如何,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苏联这次出动的都是新式战机,大约二百二十多架,具体型号不清楚,外形和伊16战斗机差别很大,可以肯定不是伊16的改进型。我们的损失很大,具体无法统计,至少被击落20架,情况不容乐观,照这样下去我们最多坚持半个小时。”李云山道。

“砰”“轰”

音箱里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刺耳的声音直接将指挥室里的军官们震的一阵头晕目眩,过了老大一会才反应过来。

“李云山!李云山!”

然而那边却一直没有回应,过了几分钟音箱里传来一个低沉悲恸的声音:“司令,我是轰炸机4旅二团的团副白海云,团长的座机刚刚被老毛子的战机击中,机体凌空解体!”

指挥室里一阵沉闷,刘倪佳长长出了一口气,让心中的悲痛和愤怒稍稍缓和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白云海,我命令你暂时接管二团的指挥权,然后带着轰炸机群向南突围,我会命令作战机群前去接应你们的!”

“是”

“命令战斗机第一旅立即升空,前去接应轰炸机群,战斗机第二旅、轰炸机第五旅北上乌兰巴托,对苏蒙联军乌兰巴托机场进行空袭;同时战斗机第三旅、轰炸机第六旅北上宗莫德,对苏蒙联军宗莫德机场进行空袭。还是之前的空袭原则,只对军用设施以及兵营等设施进行轰炸,严禁对平民区投弹!”刘倪佳大声命令道。

“是!”

宗莫德,苏蒙联军联合指挥部。

前线传来的消息令苏蒙联军联合指挥部一片欢呼声,开战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苏蒙联军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气,这仗打的实在太窝囊了,他们从来都没打过如此憋屈的仗,尤其是面对中国人。

朱可夫也极为高兴,这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空军在空战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判断感到自豪。一直以来他就认为想要击败中国空军,必须从欧洲调集国内最先进的战机参战,他猜对了,所以才会有了今天的胜利。

意气风发的朱可夫命令苏联空军第九集团军残余的轰炸机群立即升空,对额尔根的中国陆军进行报复性轰炸。朱可夫相信,失去了空军保护的陆军,不过是一群等着挨揍的移动靶子而已。

但是就在苏联空军升空不到半个小时,地面指挥中心就接到空军指挥官传来的紧急呼叫声,说他们在4500米的高空遭到中国空军的伏击,损失惨重,请求增援。

朱可夫等人大惊失色,没想到中国空军在自身轰炸机群遭到苏联空军截杀的同时,还会派出作战机群伏击苏联空军。更让朱可夫等人感到惊恐的是,中国人是怎知道他们会派空军前去轰炸额尔根,难道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阴谋?

其实也难怪朱可夫等人感到害怕,完全是因为他们对雷达这种新式装备丝毫不了解所致。雷达对于此事的苏联来说绝对是个新事物,事实上雷达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情。

事实上雷达的研究还要追溯到一战时,第一界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研究电波远距离传送的人们注意到这么一个不可理解的现象:常常有一种像花纹一样的波道,在屏幕上时隐时现。经过深入研究,终于弄明白那是在高空中飞翔的鸟儿的姿态的反映。随后进一步考虑:如果向敌人的方向探射,也应该探出敌方飞机或飞艇飞来的情况,这就是雷达的发现。

当时英国与德国正打得不可开交,伦敦正苦于齐柏林飞艇的空袭,1917年后德国飞机也加入了空袭的行列。因此有人呼吁尽快研制雷达。当时英国决定研究或制造某种军事器材的,并不是英国政府,而是受英国政府委托的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四位著名学者、工程师、企业与军方代表组成,学者之中有两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是否研制雷达的问题上,四名学者有三名一致赞同,一位叫林德曼的反对,他提出金钱与物资应该用到更紧迫的地方如重型飞机的生产上去,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也持这种观点,结果研制雷达一事被搁浅。

到1917年秋,德国飞机的空袭越来越严重,为对付日益沸腾的民意,英国政府建议采用雷达防空,林德曼也一反初衷,同意紧急研制。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到1918年,雷达正式用于战场,在它的指引下,取得了击毁数十架德机的战绩。这种雷达只能向前方发射电波,又名“林德曼雷达”,战后英国对其高度保密,德国及其各国均无从知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