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五十三章:钢铁洪流的碰撞(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苏联红军在空中遭到北方空军的虐杀的同时,地面的伊索夫等人也遇到了麻烦。苏军北撤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向南突围根本就不用考虑, 那里是陈锋所部重点进攻方向。西面同样不行,往西走全是荒漠戈壁,向西突围即便能够成功也会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消灭。东面同样不行,往东走就会进入日本人控制的呼伦贝尔草原,现在苏日之间刚刚签订中立条约,要是苏联红军这个时候突然闯入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很容易引起外交纠纷,甚至于还会令之前双方的共同努力化为泡影,因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只有北面最适合苏军突围。

有了这样的判断,因此昨天夜里第八战区的主力部队就到了苏军北面修筑阵地,根据陈锋的命令,务必要全歼这支苏蒙联军,给苏联一个下马威。

突围刚刚开始,伊索夫少将就悲哀的发现,在北边至少有中国3个步兵师的兵力,另外那里还有大量的坦克。其实伊索夫少将不知道的是,挡在他们前面的并不是三个步兵师,而是第八战区的一个整编师。不过伊索夫少将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尽管整编师只有一个师的番号,但是其总兵力并不比国民政府的三个步兵师少。

但是事已至此,伊索夫少将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后路了,这次南下他们本身携带的弹药给养就不是很充足,而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指挥部和弹药库是中国炮兵部队打击的重点。一开始就受到了重炮部队的重点照顾,所以等伊索夫少将收拢部队之后才发现,所部所有弹药加起来都不可以坚持两天。正因为如此,伊索夫少将才不得不突围。

为了能够成功突围,伊索夫少将将所部仅有的270辆坦克摆在了部队的最前面,他要坦克部队为步兵开路。

几百辆坦克集体冲锋的阵势极为壮观,如同一条钢铁洪流一般,向着第八战区警卫师的阵地冲去。

苏军阵地以北5公里处,马操坐在一辆t34坦克上,手持望远镜紧紧注视着苏蒙联军的动向。看到苏联红军开始行动了。马操将望远镜放下,然后大声命令道:“苏联红军已经开始向我们所在的方向突围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截住他们,消灭他们!”

“截住他们。消灭他们!”众官兵齐声吼道。

“好!就要这样的气势。按照原计划行事。炮兵部队立即炮击,装甲部队准备冲锋!”

“轰轰轰”

在苏联坦克冲锋的路上到处都是从天而降的炮弹,一百多门大口径野战重炮在苏军突围的路上建立了一道钢铁弹幕。将一辆辆苏联坦克打爆、打飞、打废。

幸好这段路程不是很长,区区不足五公里的路程,在苏军装备的bt快速坦克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苏联红军只用了十分钟就跑出了中国炮兵的炮击禁区。

不过,灾难并没有结束,在苏军装甲部队距离警卫师本部不足一公里的时候,马操命令麾下的装甲旅立即冲锋。

这是属于钢铁巨兽之间的对决,这是属于铁流洪涛之间的碰撞。270辆苏联坦克与400辆中国坦克迅速撞在了一起,这是发生在中国北疆的第二次大规模装甲战争。第一次是苏日之间的内蒙古战役,那一次苏联人赢了,但是这一次苏联的运气可不是很好。

对于这次装甲战伊索夫少将很有信心,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陈锋所部确实拥有大量的坦克,不过都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九四式、九五式轻战车,这两种轻型坦克伊索夫少将在诺门坎战役中见过,性能极其垃圾,根本就比不上苏联的bt7快速坦克。

作为坦克师的师长,伊索夫对于装甲作战还是比较在行的,而且他还参加过几个月前的诺门坎战役,是苏联现在仅有的几个参加过实战历练的高级指挥官之一。他很清楚装甲作战的特点,也许在其他兵种的作战中武器装备虽然重要,但是却不一定能够左右战役的胜负。

但是在装甲作战方面就不一样了,坦克性能是否先进市战斗能否胜利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硬件条件不行,那么即便是最优秀的指挥官来了也是白搭。

而他的坦克第59师原本就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而组建的,所装备的bt7快速坦克是专门为了对付比九四式、九五式轻战车性能更强大的日本九七式中战车,因此这一战伊索夫少将势在必得。

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轰”

一辆冲在最前面的bt7坦克开火了,显然这个坦克手是一个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装甲战士,知道先下手为强,而且这个坦克手的反应意识都很强,一炮中靶。看着不远处的那辆中国坦克车身上燃烧的巨大火球,苏联坦克手笑了。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坦克手差一点吓尿了,只见那辆燃烧着的中国坦克在原地停了不到一分钟,竟然不顾车身上的大火再次开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坦克炮塔开始旋转,瞄准了他的座驾。

苏联坦克手迅速一个紧急规避,迫使中国坦克手不得不继续调整视角,继续瞄准。趁着这个空档,苏联坦克手连开两炮。

“轰”“轰”

这一次更为离谱,两发炮弹虽然都打中了中国坦克手的座驾,但是竟然神奇的弹射开了,在空中发生了爆炸,几乎没有给中国坦克造成任何伤害。

苏联坦克手惊讶的不知说什么了,大嘴巴张的大大的,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恐惧,这尼玛还是坦克吗?更令苏联坦克手感到害怕的是,此时中国坦克手已经重新调整好了角度。而且迅速开炮。

“轰”

这位苏联坦克手想躲,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亲眼看着那发炮弹从中国坦克的炮管里射出,然后在他的座驾身上爆炸,随着一整巨响,接着他便失去了意识。

同样的事情在战场上随处可以看到,苏联的bt7坦克打在中国坦克身上最多令中国坦克瘫痪,只有个别打到侧面装甲或者弹药库才会令中国坦克彻底报废。而中国坦克只要打中苏联坦克,那么结果就是车毁人亡。

伊索夫少将惊呆了,抵近之后他才发现这尼玛那是日本猴子产的铁皮盒子。这是一种完全没见过的大型坦克。也不能说完全没见过,伊索夫发现中国.军队使用的坦克与伟大苏联的t26坦克有点神似,但是他可以肯定那不是t26.这个家伙要比他身下的座驾大了整整一圈,那粗大的炮管更是令人胆战心惊。其狂野霸气的姿势震慑了所有苏联坦克手。并且以君临天下的霸气横扫整个战场。

伊索夫少将想不通。中国人到底装备的什么坦克,为何如此先进。而这种先进的坦克又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也难怪伊索夫少将如此纠结,他的坦克第59师装备的bt7快速坦克也算是一款不错的坦克。bt快速坦克是30年代苏联著名的坦克。其原型是美国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当时这些快速坦克达到的时速的确可观,可以达到时速也60km/h。bt-7是bt家族中的最大一个系列,1935年首次登场,主要换装仿制德国bmw发动机的m-17t汽油机,车体也重新进行设计。

bt-7系列也有多种型号,该坦克保持了bt系列卓越的高速性能,使用轮式方式的最大公路时速可达86千米/小时,使用履带方式可达73千米/小时,公路行程超过500千米,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坦克。bt-7采用的45毫米炮,在30年代是威力较大的火炮,500米距离可击穿31毫米装甲。

但是这种强大只是相对而言,与陈锋所部装备的t34坦克相比,bt系列的快速坦克不过是个渣渣,简直弱爆了。

与苏联的bt7相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豪华。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即‘跳弹‘),威力大减。

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即便是强如德国,其陆军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更不要说苏联的bt系列的坦克了。

另外t34的火力也远远超过了bt7,bt7装备的45mm火炮和2挺7.62mm机枪与t34坦克的76毫米l/30.5加农炮相比简直不是一个等级上的。t34坦克不仅仅要比bt系列的坦克强,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款坦克是它的对手。而bt系列坦克又是出了名的皮薄馅大,堪称欧洲的铁皮棺材,其装甲普遍薄弱,甚至于bt-7 1937年型的前装甲只有13毫米,难以抵抗普通反坦克枪的打击,更不要说是抵挡t34坦克的火力打击了。

与空中的屠杀一样,地面的钢铁洪流的对决也是一场残酷的一面倒屠杀,270辆bt7快速坦克被中国炮兵集群消灭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全都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装甲对决中被击毁,仅有不到10辆选择了投降的苏联坦克幸免于难,其中就包括伊索夫少将的座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