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三十五章:日本要找小伙伴(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烟俊六显然是小瞧了八路军的实力,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意识中地老鼠一般的支那土八路竟然敢围攻皇军重兵驻守的聊城,更重要的是还被他们攻破了,这简直就是在打脸,**裸的打脸。

作为华中派遣军曾经的最高指挥官,烟俊六一直觉得自己对于中国国防力量极为了解,但是这次却被土拔鼠一般的八路军打了脸,这让烟俊六大将极为愤怒。

感觉权威受到挑战的烟俊六大将,一边命令聊城周围的日军立即向聊城外围靠拢,同时命令济宁附近的日军第109师团以及驻扎在菏泽的混成第十旅团立即增援聊城,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观察团五六十个中高级军官移师济宁指挥战斗。

聊城突然陷落令前线的日军很是担忧,前线部队的情况根本博很清楚,要是给养不能及时送到的话,不要说歼灭包围圈里的支那军队了,能不能自保都是一个问题。原本按照日军一贯的行军原则,任何部队外出作战必须要携带一个星期的给养和弹药。

但是由于这次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根本博这次命令部队只携带三天的给养作战,现在给养库存已经到了警戒线以下,按照眼下的消耗速度,库存的那点给养最多只能支撑20个小时。

食物还好说,毕竟附近有这么多的支那村庄,大日本皇军完全可以轻松筹集到大量的食物。但是弹药却是一个大问题,那些支那农夫手里可没有弹药。要是没有弹药的话。打仗不过是个笑话而已。无奈之下,根本博只好向烟俊六大将求援。

这个问题烟俊六大将也意识到了,聊城这个后勤基地的丢失确实令孤军深入的根本博所部极为被动,弄不好还有被支那人围歼的危险。现在摆在日军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经所有日伪军立即与山东一纵一旅脱离纠缠,然后向北撤退到德州。另一条路就是围着山东一纵一旅猛攻的同时向日伪军空投弹药。

地面运输就算了,德州和临清虽然距离战场很近,但是这两个城市原本就不是什么军事重镇,里面压根就没有库存多少弹药,另外地面运输的时间太长。除了空投日军别无他法。

4月8日日军集结了三十多架运输机对战场上的根本博所部进行了空投给养。同时抵达聊城外围的日军与八路军聊城守军展开激战。

八路军攻占聊城之后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再加上这次徐向前一下子集结了三万余人,所以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惨烈。一方是为了荣誉而战,一方则是为了生存而战。战斗一开始双方就各自把自己的最强攻击手段亮了出来。

4月9日。在山东一纵二旅、三旅的接应下。一旅残部以及两万多老百姓终于冲破日军的包围圈。但是根本博所部却没有后退。一万五六千人在根本博的指挥下向着聊城合围而来,至此,日军在聊城外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意识到这是一个消灭八路军主力最好的机会。烟俊六大将急忙又从山东其他地方掉调集了一个混成旅团和一个炮兵旅团加入战斗。随着双方越打越勇,聊城周围的部队也越集结越多。

截止4月12日,聊城战场上最少集结了8万人,其中八路军5万多大军据城而守,3万多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次次发动进攻,双方都杀红了眼,所有手段都用上了。

这一次烟俊六大将是彻底看走眼了,他原以为只动用一个混成旅团就足以将八路军鲁西根据地剿灭,但是现在动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师团3个混成旅团外加一个炮兵旅团依然没能拿下八路军,更不要说还有2个伪军步兵师在一旁协助了。

日军日子不好过,八路军的日子同样不轻松。尽管他们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在火力上他们却远远落后于日军,尤其是在火炮方面,当日军的那个野战重炮旅团加入战场之后,前线的八路军压力陡增。

坚持到4月16日,将大部分老百姓转移之后,徐向前命令部队向西突围。经过一番苦战,山东一纵终于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顺利转移到了鲁西山区。而日军也没有追击,围剿与反围剿战役结束。

这一仗日军和八路军打的都很不爽,尤其是日军,他们原打算是一举消灭鲁西的八路军山东一纵,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损兵折将,还让八路军突围了,中间的过程中还丢了聊城这个后勤基地,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而八路军则是觉得这一仗打得很窝囊,一旅差一点被小鬼子包了饺子,一战损失了近一万多部队不说,根据地五分之一的村庄惨遭日军屠戮,老百姓死伤数万人,可以说是八路军近两年来最大的损失。

战斗结束后烟俊六大将亲自将战斗结果上报日军大本营以及裕仁天皇,他在战斗总结中写道:“.......经卑职实地勘察验证,支那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支那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连一向以装备简陋的支那土八路现在都可以达到了每人一支步枪,甚至还组建了炮兵队。其次变化最大的却是支那人的战斗意志,三年前支那军队与皇军交锋,往往是一触即溃。现在支那人不但敢于同皇军面对面拼刺刀,甚至于敢拉开架势与皇军打阵地战和消耗战......”

关于日军战斗力烟俊六是这样评价的:“......事实证明大日本皇军的战斗力确实有所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皇军的兵员构成和战斗意志上。三年前大日本皇军几乎全部由从军三年以上的老兵组成,那些老兵都是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单兵素质极高,故战斗力也远远超出了同等兵力的支那军队。但是经过三年的战争消耗,皇军各部队老兵伤亡极为惨重,几近消耗殆尽。而新补充到各部队的新兵全都是临时征召入伍的新丁,最多只是经过三个月短暂的军事训练,根本无法与以前的老兵相比......由于亲兵太多,所以皇军的战斗意志大大下降,三年前与支那军队作战,大日本皇军几乎没有投降的士兵,但是现在皇军士兵向支那军队投降并不罕见,没有了那种必死的决心,这也是大日本皇军战斗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烟俊六大将建议大日本帝国暂时不要考虑南下或者是北上,因为如果不把支那人打败,北上或者南下只会自取灭亡。同时烟俊六大将又给裕仁天皇发了一封秘密电报,建议裕仁天皇要继续与中国政府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中国政府进行和谈,即便是放弃一点利益也在所不惜。

不过烟俊六的这份电报虽然引起了日本天皇的重视,但是被德**队惹红了眼睛的日军大本营几乎是一致反对与中国政府和谈。而由军部扶植上台的近卫文磨也公开支持军部继续扩大战争,甚至还提出了大东亚共荣的理念。这一次连原本支持和谈的米内光政等人也都不说话了,虽然没有明着支持军部,但时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米内光政等人是默认了继续扩大侵略。

其实也难怪日本高层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盖因德国人的表现实在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从39年9月1日到现在不过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德国迅速击败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葡萄牙、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截至目前,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从此,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全部大西洋沿岸已被德国控制。

曾经操控国联的不可一世的英法只剩下英国还在苟延残喘,而之前英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虽然撤出了一部分兵力,但是却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2450门火炮、6400支反坦克枪、1.1万挺机枪、7.5万余辆汽车、50万吨军用物资,被击沉224舰船,被击落106架飞机,此时英国已元气大伤,全国只剩下500门火炮和200辆坦克。空军也受到很大削弱,仅余下1300多架作战飞机。至于海军也因德国海、空军的封锁,失去了与法国舰队合作的条件。

不管是苏联还是日本再或者是其他国家都认为英国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本钱,德**队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上英伦三岛,将那个原本就已经没落了的日不落帝国彻底灭亡,然后很潇洒的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德国人能做到的事情,日本人认为自己也能做到。与连续遭到英法等国连续二十年敲骨吸髓的德国相比,日本人自认为国力要比德国强上不少。最主要的是日本人认为自己的对手并没有德国的对手强大,弱小的支那根本无法同英法相比。

之所以德国人能够成功击败英法,而大日本帝国却不死不活地陷入支那战争的泥潭,日本人将这些归结为日本没有盟友。德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一方面是因为德**队确实强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德国有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芬兰和罗马尼亚等盟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盟友的帮助,德国才能集中兵力向英发开战,因此日本政府急切间希望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