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四百五十章.慷慨陈词

明末乞活 第四百五十章.慷慨陈词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这儿还真和袁崇焕有些像,这个办公用的御书房,位于云台门,是隔离内廷与外廷的交通所在,当初袁崇焕,亦是在这儿被崇祯皇帝召见,吹下了五年了平辽的牛,可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因为信任破灭,被下狱,最后被千刀万剐。

如今卢象升也是在这儿被接见,而皇帝同样的满腹热情,坐在盘龙宝座上向下端望,看着卢象升高耸的剑眉颧骨,宽阔的前额透露出那一股子沉着刚毅的气息,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方才开口道。

“国事多艰,东虏大兵临于京师,卿不辞辛苦,丧期未满又千里勤王,为朕总督天下援军,抵御东虏,忠心可嘉,朕心中甚是慰藉!”

这话评价可相当高了,听的本来就忠心耿耿的卢象升亦是激动的无以复加,再一次叩首在地,谦道:“臣本一介书生,未行过金鼓,走过军阵,平日里只能小心谨慎而已,方才未铸成大错,如今臣更是丧父未归,心神混乱,乃不孝之人,统领全军,更是怕无以服众,辜负陛下圣恩,臣有愧啊!”

“大忠即大孝,大臣为国夺情,朝皆有,卿也不必太过伤心,来人,传金花银,莽缎,赐以卢大人,以壮声势!”

金花银就是内廷铸造一种带精美图案的银锭,而蟒袍却是缺了一指的蟒龙袍,仅次于皇帝的龙袍了,乃是极其高的礼遇,更激动的卢象升直哆嗦。

好处给完了,也该谈正事了,等卢象升磕头谢恩过后,崇祯皇帝斟酌的问道:“如今辽寇来势汹汹,昌平,通州保定等城纷纷失守,诸军不利,依卿之见,当如何决策?”

勐地抬起头,卢象升无比激动的说道:“陛下以臣为督师,督天下兵马,臣自当率领将士与鞑子决一死战,就算臣肝脑涂地,也为陛下将东虏打出我大明!”

这话说的绝对慷慨激昂,听的崇祯皇帝脸却是一白,下意识的瞄了一眼杨嗣昌。

不得不说,杨家两父子的政策倒是一脉相承的,杨鹤当年纪就曾提出修养元气之说,国家经动乱,内部遭遇天灾,外部连战连败,士大夫又经了阉党之祸,国家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不宜大动干戈,应轻徭薄赋,养小民之元气,编练军队,养边关之元气,整顿吏治,养士大夫之元气,而杨嗣昌对此又提出了进一步的策略,对内,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一面剿灭农民军,一面招抚,对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与后金议和!

听起来挺憋屈,实际上这确实是个良策,明朝是大国,人口快两亿,后金就算占据草原,人口也不过几百万,如今大明朝的一切混乱,其根源还是朝廷本身的**与分配的不合理,这种情况下与辽东的后金再战火连天,只能是让溃烂愈演愈烈,激起更多活不下去的农民站起来反抗,两面作战,内外作战,再大的国家都得被拖垮。

这和宋朝对辽,金的岁币还不同,依照明人的风骨,修养个十几年,估计就会再度开战,到时候有新编练的军队,熬过灾荒,有充足的军饷,以大明朝如此众多的人口,就算十个换一个,都能把后金换垮了。

奈何,也就是因为明朝的士大夫太有风骨了,这事儿才刚露出点风声,已经是数不清的大臣上书反对了,崇祯皇帝招卢象升过来,一方面京师需要宣大援军,另一方面,如果这事儿得到了卢象升这个极其重要的督抚支持,那么就还有可行的希望。

可卢象升上来就拍着胸脯要和鞑子拼了,不仅崇祯皇帝,就连杨嗣昌也是变了脸色。

沉吟了好一会,杨嗣昌方才阴沉的说道:“卢大人,如今内外交困,通州,蓟镇兵马纷纷溃败,东虏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朝廷处处被动,何以轻易言战?”

“阁部,此次宣大山西三镇来援兵就由五万之多,京师三大营更是有三十万之重,而中原督臣洪承畴,陕西巡抚郑崇俭等部手中更是有百战精锐不下十五万,抽调部分,在配合关宁铁军,未尝没有一战的实力,况且东虏远来,深入我大明过境,粮饷全部劫掠于我朝!”

脑门上青筋都鼓起来了,卢象升无比激动的说道:“众志成城,只要陛下下定决心,严令畿辅各州县坚壁清野,使敌无从就食,官员守土有责,敢退后半寸者,斩!授予各地乡绅命令,命其连接乡党,袭扰贼军,让贼不得安生,朝廷再辅以正兵,给予雷霆一击,虏兵必败!”

“陛下,臣来这一路,京畿河北,尽在东虏铁蹄蹂躏之下,士民百姓,早已经对东虏恨之入骨,只待陛下振臂一唿啊!”

卢象升说的策略其实相当有用,后世战术用语中,就叫战略纵深,后世一百年,战无不胜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亲率六十万大军,一举打进沙皇俄国,当时俄军不过二十多万,采用的就是这种避实就虚的战法,先后从米尔,萨尔塔,斯摩棱斯克,博罗季诺等一系列地区撤军,博罗季诺战役之后,这些北极熊甚至连莫斯科都让了出来。

可拿破仑也没好过,过于漫长的战线分摊了他的优势兵力,俄罗斯人坚壁清野政策让法军没有得到一块面包的补给,俄罗斯人甚至自己纵火焚毁了莫斯科,让拿破仑大军依靠城市过冬的计划破灭,不得不忍饥挨饿在广袤的领土上严冬撤军,最后被集结部分优势兵力的俄军各个击破。

这一战葬送了六十万法军,葬送了拿破仑帝国。

就算做不到沙皇俄国这般拼命,依照大明的国力,坚壁清野再主力缠斗,真是未尝没有一战的可能。

可惜,卢象升有些高估了那些个子老爷们的觉悟。

而且卢象升高估了不要紧,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听进去了!听着卢象升形容的战法战况,明显他露出了意动的表情,朱由检本来就好大喜功,要不是觉得实在没办法,他也不愿意以这种屈辱的方式向东虏低头。

本来就就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眼看着崇祯皇帝的神色,杨嗣昌赶紧又是厉声说了起来。

“粮饷困难,卢大人有所不知,运河最近很是变乱,乞活贼煽动漕工罢工,运抵京师的粮饷不足三成,难以支撑卢大人如此大规模战事!”

这事儿卢象升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也是愕然了片刻,然而,就在崇祯皇帝暗自摇头,杨嗣昌心头略微浮现出得意的时候,卢象升却又是慷慨激昂的一叩首。

“陛下,京师与畿辅,富户甚多,河北一带更是繁茂平原,官绅致仕之家不计其数,藏米不计其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招之以陛下之威,百万粮饷,九牛一毛,况且宋某其人臣在山西亦曾有所了解,他尚且流贼之时,就数次帮助官军抵御其他流贼,守土一方,其人还是有着那么几分忠义的,朝中诸公对待降臣一向是白眼想加,攻讦勒索不断,如若派遣使节,以礼相待,晓之以大义,相信宋某亦会早日回复漕运!”

“并且陛下!”

说到这儿,卢象升还激动起来,双手向外一横,兴奋的说道:“臣在代县商人之口得知,两淮宋乞活建有海船场,仿当年三宝太监之宝船,水耕于东海之上,每船每季可捕一千多担鱼米,倘若命宋某捐粮于京师,海船托运,只要两个月,至少能汇聚二十万担,加上山东,河北之粮饷,足够支撑大军鏖战一年有余!”

估计宋青书要在这儿,估计他的哭了,乞活军中他做不愿意暴露的,就是他的大海船,不论开拓还是是不可为逃命,都得靠它们,而听着卢象升所言,崇祯皇帝似乎更加的心动了。

不过杨嗣昌就更加难受了,和卢象升这理想主义者不同,他掌管兵部,下面军队如何养家丁,吃空饷,盔甲装备陈旧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杨嗣昌还属于保守派,他父亲杨鹤的覆辙可是在目,他可不敢用手头这点兵马来一次豪赌。

“陛下,李闯逆贼尚且在山中顽抗,八大王,闯榻天过天星等贼才降不久,亦是需要重兵看守,督臣与辅臣的大军不能动啊!辽东精锐已抽调入关太多,吴三桂祖大寿等部抽不出几万兵马来,况且陛下在京畿就有这么一副家当,万一有个闪失,可就国本动荡了!”

“依臣之见,还是守为上啊!”

“陛下!”卢象升也急了,急切的喊道:“就算不用三大营,抽调辽东精锐,凭借宣大援军,臣也可一战啊!”

“够了!”

桌子勐地一拍,崇祯皇帝居然站了起来,阴沉的看了争执不下的两位大臣一眼,终于自己定下了基调。

“卿年征讨流贼,积功甚大,然东虏非流贼可比,况我军新集,远道疲累,而贼墨尔根代青锐气逼人,应以持重为主,不可浪战!”

一个不可浪战听的卢象升就迷煳了,中间俩字可以省略,直接叫不战就行,次东虏入侵,几乎都是以这个结果告终,鞑子抢够可了,自己就退回去了,脑门上青筋直跳,卢象升一肚子愤懑就要据理力争,可惜,崇祯皇帝又是摆了摆手,冷漠的说道。

“卢督师鞍马劳顿,先行下去休息去吧!此时甚大,还要从长计议!”

打发无奈的卢象升一步一回头的下了去,崇祯皇帝又是一屁股坐到了九龙椅之上,沉默不语,一时间杨嗣昌也是一肚子事,摸不清皇帝所想,他也没敢说话。

死寂一直持续了差不多几分钟,阴影中,朱由检的手这才轻轻敲了敲桌子。

“文弱先生。”

“臣在。”

“着副御史王瑶之晋右都御史,兼江南总裁,即日南下,属理江南科举舞弊之案,主持重考!”

杨嗣昌心头咯噔一下,皇帝居然对这宋青书妥协了!

虽然刚刚他也有劝皇帝妥协的意思,可经卢象升一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