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四百四十九章.议和之言

明末乞活 第四百四十九章.议和之言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哪怕到了深夜,隐隐约约的炮声依旧从北方传开,那是清军的大炮,不断从香河北岸轰击香河南岸明军的阵地,袁崇焕花了大价钱,花了大心血所经营的红夷大炮,如今反倒是强化清人。

野战本来就是强项,再得到了不善于野战却利于攻城的红夷大炮,几乎没有多少城池可以抵御清军进攻,上个月多尔衮破墙子岭,仅仅一个月,河北大片州县已经纷纷沦陷,趁着京师防备空虚,多尔衮还妄图染指京师,还好,宣大总督卢象升及时率领边兵赶到京师。

就算是敌军打到了眼皮子底下,却依旧没有让城里的权贵富人停止享受,着名的八大胡同一个个大门关的严严的,窗户似乎都封了上,可透过缝隙,依旧能看到彩色的光芒透露出来,还有一些子个大家大户豢养的家妓,唱腔已经压低到了极低,咿咿呀呀的妙音飘到外面却好像一个个亡灵的轻声呜咽,给这夜色下的京师又增添了些许末世般的凄凉。

城头上,还有衣着破烂的京营兵士以及民壮打着灯笼紧张的来回巡视着,的确是衣着破烂,目前京营穿的军服盔甲兵器还是万年间置办下的,国家穷的连宫里战殿武士都换不起新装甲,只能把穿的好的靠近朝堂,穿的破烂的打发到远处当差,甚至在朝臣中都被当成了个笑话。

就算才是八月多,夜晚寒风一吹,巡城的壮丁兵士依旧冻得瑟瑟发抖,一个个懒洋洋的缩在女墙后头打着瞌睡,京营当年是于谦为了抵御瓦剌的进攻而重组的,可惜,随着于谦的死,似乎这支英勇的军队跟着一起死了,成了京师市井中流氓少爷用钱买进来的铁饭碗,这打起仗来战斗力就可想而知。

如今跟着宋青书混饭吃的周遇吉就曾很中肯的评价过,公等皆纨绔子!

说是军队,胆儿还没有民壮大,忽然一阵马蹄声从城北传了过来,冷不丁眯瞪醒,几个京营士兵居然是撒腿就跑,还是几个组织的协防民壮壮着胆子挑着灯笼探出了头,探寻道。

“汝等和人?”

“速速开门,此乃宣大总督卢大人!奉旨进京!”

听着底下亲兵的叫喊声,可算让剑拔弩张的城头松了口气,不过巡逻的兵士商量了好半天,还是没有开城门的胆,最后在等的不耐烦的亲兵叫骂中,降了一个大土篮子。

城墙底下,被几十个亲兵围拢在中间的,是个三四十岁,身材魁梧,浓眉大脸,健壮的不像个读书人一样的中年汉子,健壮的身体上还套着一套半新不旧的盔甲,不过盔甲底下,却是露出了耀眼的白色丧服,汉子额头并没有戴官帽或者头盔,梳理的整齐的的头发下面还系着一根白色的孝道。

看着土篮子,汉子是毫不犹豫的跨上去,想要被拽进城去,可是刚踏出一步,却不防身后另一个穿着儒士服,颇为年轻的书生士子伸手扯住了他的衣袖。

“伯祥,陛下急着招某入宫,这是?”

“都督,莫忘了当年的袁督师,也是这么一挺草篮进了城,却被锒铛入狱,最后磔死在市漕?”

听着同来的翰林官杨廷鳞略带些气愤的话语,卢象升忍不住一愣,旋即却是有些无奈的扯开他的手,感慨的说道:“伯祥多虑了,东虏兵临城下失态紧急,某家自问光明磊落,有何惧之?”

“当年岳武穆同样的光明磊落,最后还不是风波亭,忠魂归西?”

这句话没劝动这个名扬乡里的大才子,面色凝重,他又是重重一鞠躬,听的卢象升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干脆是一把挽住了杨廷鳞的手。

“伯祥,你我一见如故,这一路过来,就看你有些欲言又止,究竟什么事,你就明说了吧!”

这杨廷鳞颇为俊秀的脸上还是浮现出了些许犹豫,最后却是狠狠一咬牙。

“都督忙于丧事,恐怕还没听说,朝廷有风声,欲与东虏议和!”

这话听的卢象升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片刻后,脸上流露出了一股子前所未有的愤怒。

大明朝积贫积弱,天灾连连,内部还不断陷入**中,可它还是有一点最值得后世赞叹的,气节!

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年就算皇帝被俘虏,滚滚铁骑打到了北京城下,大明都没有屈服,甚至连割地换皇帝都没有答应,如今也是,就算和东虏连战连败,可还是没有人想过要与东虏议和,大明和谈不是不可以,可绝不可能建立在如今这耻辱的城下之盟,只能是彻底打垮后金,让皇太极这些东虏奴酋跪在金銮殿上时候才可以!

震惊了片刻,卢象升是愤怒的狠狠一拳头砸在坚硬的城墙上,愤怒的呵斥道:“乱搞!”

“不,不可能,陛下一定不会同意的!”片刻之后,卢象升又是不可置信的摇了摇头,听的杨廷鳞赶紧又拉住他的衣袖。

“都督,我的大督公,空穴来风,未必是假,况且虽然陛下没有表态,可这事儿据说是杨嗣昌提出来的,还有高公公亦是同意,如今陛下如此信任奸佞,大督公您一向刚直,这贸然入城,恐怕……”

“还是等天亮了开城门,与将士们一块儿入城吧!”

杨廷鳞的话没说全,可是其中味道却是一清二楚,谁知道这反倒听的卢象升愤怒起来,伸手推开了杨廷鳞。

“伯祥,好意某自知,可如今陛下为奸佞所蒙蔽,某又怎么能为了保全自身而耽搁?况且某问心无愧,何惧那些魑魅魍魉?”

说着,卢象升已然大步夸上了土篮,对着上面就大吼道:“拉!”

“大督公!唉~”

劝之不及,眼看着卢象升上去了,杨廷鳞忍不住重重一跺脚。

还好他是有些多虑了,就算是要议和,杨嗣昌也需要些能人撑住战场局面,至少也得个不胜不败,入了城,卢象升倒是迅速得到宫里来的太监招待,又给弄了匹马,引领着就像紫禁城赶去。

这一道上,通州,昌平,蓟州,密云一带逃难的人群塞满了街道,一个个衣衫褴褛的难民瑟瑟发抖的堆萎在高门大户的墙边,不乏有饿死者,尸体甚至堆成了一个个小堆,看的卢象升更是忧心忡忡。

崇祯皇帝一向是以勤政着称,卢象升抵达紫禁城时候,朱由检还在御书房召开着会议,但听到一个平稳流利的声音正在汇报着。

“天津卫的存粮已经全部运达京畿,山东那头也从德州转运了鲁豫来的粮饷,其中福蕃献银二十万两,粮食二十万担,周王献银十万,粮十万,暂时可以撑一段日子了。”

“不过那宋逆依旧霸着运河,湖广过来的粮饷只能抵达一半,长此以往,还是难以支撑!”

杨嗣昌这话还没说完,一个精致的景德镇茶杯已经狠狠地被摔在了地上,旋即就听到皇帝愤怒的喝骂声。

“不识大体!”

的确,前方吃紧,后方不说全力支持,哪怕保证后勤供应也是应该的,奈何,崇祯皇帝是最善于捏软柿子,识大体的不是被他杀了,就是关起来了,再就瞎指挥弄的败亡了,宋青书可不愿意把希望压在他身上,皇帝的愤怒听的杨嗣昌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旋即开口劝说道。

“陛下,宋某本就流贼,飞扬跋扈,指望他如同朝中大臣,各路总兵那样忠心事君,是有些困难,如今他能保证两淮平稳,还能给朝廷供应点粮饷,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况且这一次的确是复社那帮子书生惹事在先,两淮巡察御史陈彦又曲解君意,对地方横征暴敛在后,兔子逼急了还要咬人,况且宋某也不是兔子。”

这杨嗣昌还真是善于为君者讳,责任全推到复社还有死鬼陈彦身上,浑然忽略了崇祯皇帝自己的杀气腾腾,要不是他偏听偏信派人要置宋青书于死地,又怎么闹出这么个难收拾的摊子?

“陛下,庐凤总督上书,复社张溥,结党营社,每每春闱秋闱之际,组织数千计士子,招摇过市,聚拢一处,谤议朝政,江南诸官,多出自东林复社,士子书生,多以出自张溥门下为荣,而不知陛下,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他宋某不过是个流贼,他手里能有何大才,既然他愿意与复社争斗,何不……”

杨嗣昌这话还没说完,门外头,宦官那尖细的声音已然响了起来。

“宣大总督,左都督衔,兵部右侍郎卢象升觐见!”

正在进行的御前会议戛然而止,崇祯皇帝自己居然是略带激动的站了起来,旋即才醒过神来坐了回去,甩了甩袖子喊道:“招!”

小碎步跟着宦官走进御书房,卢象升恭谨的把眼睛压的低低的,余光扫着地砖快步走到了距离桌脚十步左右的距离,旋即轰然跪拜而下。

“臣卢象升,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