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三百一十四章.崇祯七年

明末乞活 第三百一十四章.崇祯七年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大雪漫天飘落,强劲的北风中才刚刚在代县的城头上铺上一层的白霜,可旋即又被凌乱的脚步给踩踏的七零八落,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叫嚷声,沉重的大炮被抬上垛口,守城的官兵,乡勇紧张的向下眺望着。

趴在城垛上,宋青书自己亦是死死拧着拳头,咬着嘴唇。

今天已经是崇祯七年的正月十五,然而这一年,对于大明朝来说,却是个沉重的打击,首先,好不容易堵在黄河边上的农民军大军跑了,而且这一跑还一发而不可收拾,仅仅一个月时间,二十万农民军分成了五六股横扫了大半个河南,中原的藩王之祸甚至比山西,陕西的天灾还要严重,有了这群带头的,短短时间内,河南亦是起了五六十股起义军,来归附的饥民更是数不胜数,一下子又将农民军扩充到了五十万至七十万,甚至更多,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去计算。

最终,崇祯皇帝的选择还是追杀农民军,把北方宣大山西北直隶大片领土直接扔到了女真铁骑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兵部传来严令,死守城池,不得出战,丢城者,斩!这等于直接将乡野的居民丢给了满洲八旗。

姜镶果然说话算话,说不扼守关卡,就不扼守关卡,大年初五后金毁边墙而入,今天,就是数之不清的塞外铁骑弥漫在了代县城下,一支从东面宁武关入,直奔南下太原,另一支则穿越太行山,再一次杀逼北直隶京畿,一时间天下震动。

代县准备的倒是比较提前,直到这帮强盗要来,宋青书将代县乡下十一万多百姓一小部分安置在县城,大部分全都收拢到了五台山中避难,财物也是提前转移,南面原平县的傅山大体也是如此,至于一些舍命不舍财的地主,也不管他去死了,乞活军的大本营内倒是无虞。

可看着滚滚铁骑从自己城市底下川流而过,宋青书心头依旧如同刀割一般,多少次幻想着自己也回到抵御外族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不管一切的大战一场,可真事到临头,他却也只能趴在城头上站着看着。

而且曹三喜的声音还格外的刺激他。

“大家伙放心,咱们大帅已经和外面这些爷合作了,鞑子是不会打咱们代县的!大帅,您也跟乡亲们说两句吧?”

对着聚拢在城墙附近提心吊胆的代县百姓,曹三喜是尽力安抚着民心,似乎真当成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儿,曹三喜这厮还扭头对着城头督战的宋青书喊着,听的清晰入耳,宋青书却根本不敢回头,耻于回头!

碰了个钉子,曹三喜无奈悻悻然的扭过头,继续着他的演讲:“我跟你们说,就在咱们加多宝总号的铺子里,还藏着那鞑子大汗送给咱们大帅的红顶子!”

这年头,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还真是淡漠的很,听的宋青书阵阵羞耻的话,这些代县的不论世家豪族还是斗升小民,居然都安心了下来,居然还有人在城墙根对着宋青书高喊着大帅威武。

“大帅!您看,有鞑子军官向您打咋唿呢!”城头上,不少守军也听到了曹三喜的咋唿,一个雁门关过来协防的官军还颇为兴奋的向下指着。

那厮是豪格,似乎宋青书的一席话让他对汉人的感官也好了点,不过看着他在城墙外一百多米对自己招了招手,宋青书却是狠狠把拳头举了起来。

早晚有一天,老子会和你们算算总账!

…………

这一次清军入关,主要战略目的却是在蒙古,这个年代的蒙古部落真的是狼群,只有能带着他们狩猎劫掠的头狼,才能获得蒙古部落的承认,林丹汗失败就在于,他把矛头对准了蒙古部落内部,靠着撕咬自己人来巩固地位,皇太极则是需要证明,自己是个能带着蒙古部落发大财的人,所以这一次入关,重点就在于劫掠。

山西北部,北直隶东部一直蔓延到京畿,乡野间几乎一片哀嚎,年初毁关而入,后金军一度直逼太原,后再转代县向东而去,经宣府,破万全卫返回沈阳,这次入关持续了两个多月,共破七县,劫掠人口十多万,财货金银不下三四百万两,那些追着农民军打时候如狼似虎的官军却怂了,后金军撤了七八天,各路明军却依旧死死缩在各自据点内,丝毫不敢出来。

虽然很值得嘲讽,不过这倒是给了宋青书最好的出发机会。

二月初八,后金军再次经过代县后撤,这天夜里,五台山下,密密麻麻的火把照亮了几乎方圆几里,三千火枪队,一千精悍义军骑兵,刘宗敏的大刀队还有五百多宋青书先后收拢的蒙古从骑,全都列阵在了山下,顶着飘飘大雪,宋青书自己也是顶盔贯甲,亲自检阅着自己的大军。

戚继光调任蓟阵总兵,曾有一次阅兵,几万蓟镇人马汇聚在一起列阵,三个时辰,戚继光都没来,忽然天降大雨,所有的兵丁都去躲雨了,也只有戚继光的三千义乌子弟没有动,顶雨而阵。

如今,宋青书最得意的兵马训练上已经不逊色于戚家军了,顶着寒风刺骨的冰雪,如今也有两个时辰,脑袋上都蒙了一层,连一个拂去的都没有,眺望着这一幕,宋青书凉了两个月的心脏终于也迸发出了无比的炽热来。

这就是他来实现将来梦想的全部资本!能不能依靠自己守住这华夏文明,就看他们了。

“上饷银!”

随着宋青书的怒吼,数百的乞活军抬着沉重的箱子急促的跑上来,各个队已经职业了许多的队正,百长掀开箱子,里头都是沉甸甸的大银子,从前往后发去,每个人怀里都多出来热乎乎的百两纹银。

从阎思印那儿弄来的五十万两官军饷银,如今却是全都被宋青书给自己士兵发下去了。

一面发着,一面站在点将台上,宋青书始终在不断的怒吼着。

“不是老子热爱征战,也不是老子愿意看到你们父母妻儿离别,老子也不舍的代县这儿的安宁!可你们看到了,一个皇帝身边的狗太监,就差不点夺走了大家伙的衣食饭碗,还有狗鞑子,官府已经守不住自己的江山了,鞑子入关抢掠跟回自己家一样容易!”

“代县这儿已经不安全了,乞活军也已经蛰伏太久了,是时候亮出你们的爪牙,为大家伙再找一片安宁之地,而且让不论官府,还是关外的狗鞑子都看清楚,谁要敢来谋夺大家伙的衣食生活,就得先做好身上被戳出几个血窟窿眼的准备!”

“老子不敢保证能把你们一个个都活着带回来,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子敢言你们的子子孙孙,一定会有个天下太平!”

这年头什么国家大义,其实说服力并不大,更何况乞活军还是些活不下去起来造反的叛贼,可是实实在在下来为了自己打拼,就足以激励起无穷的战斗力,就如当年戚继光目睹义乌矿民争矿之战后曾言,余大战小战七十多场,无此战之凶的!为了子孙后代能活得好点,那些义乌矿工甚至拼尽了最后一口气,这道理拿到乞活军也是一样的。

虽然不明白宋青书为什么一定要走,可凭着对宋青书一贯的信任,听着宋青书来回在队伍里奔走,唿喝着,拿着银子的乞活军精兵,亦是开始了热血沸腾,跟着宋青书的语气,高高举起了武器。

“跟着大帅,拼了!”

阅兵场外头,乞活军的家属亦是早就聚拢在了那里,发饷誓师之后,牵着马,乞活军的大队伍直接从人群中穿过,将士们抓紧时间,把手里还没有捂热乎的安家银子,给自己家里人亲手送去。

毕竟也是经过血雨腥风活下来的农民军,乞活军家属的告别也没了那么多依依不舍,惺惺作态,反倒是父母拍着儿子的肩膀,叮嘱着跟着大帅要好好打仗,女人们红着眼圈,却是撑出个笑容叮嘱男人们在前线安心,自己无论如何也会把孩子带好。

亲手把银子交到亲人手里,这些军士们亦是安下心来,反正家人们都能吃饱穿暖了,跟着大帅还是去打明天,一条命算什么?

“老夏,今天开始你就是宋青书了,这代县的老营,就都交给你了!”

最终留守老家的任务,宋青书还是留给了疤脸,拍着他的肩膀,宋青书很是凝重的叮嘱着。

这一趟宋青书为什么要走,疤脸亦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为了拿下阎思印这个死太监,乞活军已经在太原附近亮了旗子,而阎思印与代县的矛盾更是人尽皆知,如果宋青书不重新把旗号打出去,冲出山西,南面有人会怀疑到老营头上。

至于与商人们约定的票号,还有找一片新的根据地,这些到都是后来才附带的了,经了太多的生生死死,对于分别疤脸亦是表现的十分淡然,头顶上满是雪花,这个辽东杀出来的老军汉没保证什么,仅仅是木着一张脸闷声的哼道。

“照顾好采薇,照顾好自己!”

“嗯!”

男人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表达情感,相互拍了拍肩膀就足够了,答应一声,宋青书亦是翻身上马,这功夫将士们的离别亦是差不多了,在各自营率的号令下,长长的队伍拉着大车,牵着骏马,迎着雪夜亦是踏上了漫漫征途。

谁都不会想到,几年之后左右天下的征程,就这么在一场大雪中开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