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二百二十九章.分道扬镳

明末乞活 第二百二十九章.分道扬镳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谁都没有攻打太原的决心,农民军之间也没有那么多朝廷的扯皮与虚伪,象征性派了三百多骑兵向太原进攻,带着残余的大军,其他各营则是迅速转移开,出系舟山,先后攻打原平,醇县,毕竟快二十万人口都是奔着活命来的,没有粮食吃不饱饭,不用官军过来进攻,自己就散了。

同时王嘉胤的死讯也被证实确立下来,因为王嘉胤的人头是是实实在在的挂在了太原府的城楼上,人皆口口相传,做不了假。

他一死,弊端顿时显露了出来,王嘉胤活着时候,不论他多么自私,多么不讲义气,皇帝排场,毕竟是起义军共认的领袖,起义军各部之间的矛盾都可以交给他去调解,他这一死,将近三十多万人山西农民军,人心顿时散了。

直接表现就是打完醇县之后,高迎祥李自成的闯军直接拔营北上,要翻阅恒山,去从来没打过的大同盆地一带看看,罗汝才这厮虽然为人自私自利,脑袋倒也不蠢,脸皮也很厚,他率部是跟着张献忠的八大王营向东转,打算再回陕西晃悠一下。

虽然在山西活动的各部都派来信使,表示支持紫金梁王自用继续为农民军魁首,史上声名赫赫的三十六营也就此形成,可这人心,照比王嘉胤在时候,是涣散了许多。

至于宋青书自己,也是告别了紫金梁,却是一路沿着太行山一带活动,劫掠附近州县。

之所以来找王嘉胤的大队伍,就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这大树倒了,当然是树倒猢狲散,各自谋求生路去了。

巍巍太行山无比茂密的丛林古道旁,两支大军拉成了长长的队伍,却是分道扬镳,大路朝天的走向了两个方向,尽管都是陕北黄头高原上起来争命的汉子,如今却是后背相对,各自去迎战不可预料的明天。

一面是乞活大旗,一面是八大王大纛,三骑将领亦是并肩而骑,张献忠显得沉默寡言,白文选这货还没心没肺的打着哈欠,宋青书则是淡然的摇晃在马背上。

过了许久,眼看着两支大军都分开了一半多,轮到了中军了,实在忍不住的张献忠这才开口,无奈的挽留道:“老三,你真不跟哥哥们一块走了?”

“是啊!想当年咱们哥仨驰骋西安府,那是何等的威风?少了你,这一年多差不点没让王嘉胤那死鬼王八蛋给欺负死!你就跟着我们一块走呗!遇到官狗子,你在后头出主意,老子跟着大哥在前面砍人,咱三兄弟一块儿纵横天下,岂不快哉?”白文选立马在旁边应和着。

虽然最初真是对张献忠很是不满,毕竟自己满腹艰辛杀到黄河边,看到的却是一副大河绝路,插翅难飞,换了谁,都得有些想法,不过这连续半个多月运动,宋青书倒也想开了,不那么耿耿于怀了。

谁都是身不由己啊!

并且在黄河边,那么多人兵变的时候,始终是张献忠给自己的二十来个清涧死士死死跟着自己,这份恩情,也是不能忘的。

不过,这不代表宋青书会跟着张献忠继续走,他要走的道路太坎坷,手里的血腥气太重,与自己的路背道而驰。

很是歉意的摇了摇头,宋青书倒是也很真诚的抱拳说道:“大哥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小弟则是懒散了许多,这一次来山西,也是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带着大家伙躲进深山里,能存活一命就满足了,不然小弟也不能打旗号乞活!”

“小弟,只是想过些安生日子啊!”

听着宋青书一声长叹,张献忠与白文选亦是无奈,谁不想过安生日子,还不是被这鬼世道逼得,不起来拼命,就得饿死!

“是啊!人各有志,也是大哥对不起你,这儿就不勉强了!不过大哥还有一事相求,兄弟你谋生本领比大哥强不少,军中还有些妇孺,随军实在不方便,跟着俺老张,不知道那天,也许就死在了官军刀下,大哥希望你能收下他们!”

“这大哥放心,有兄弟一口吃的,就饿不到他们!”对此宋青书倒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郑重的饱了抱拳,一口允诺下来。

“好,如此,咱们兄弟就此别过,日后一担有用的到大哥的时候,支应一声,哪怕千里万里,大哥也会奋力赶来,与兄弟并肩作战!”

“好,那天大哥打累了,也尽管来兄弟这儿安歇,兄弟也定当三十里相迎,扫塔以待!”

“保重!”

互相到了一句珍重,三人亦是就此分道扬镳,目送着张献忠白文选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宋青书真是颇为感慨的叹了口气,人生的际会还真是犹如浮萍一般漂浮不定,谁能想到最开始横行跋扈的黄虎捕头,最后会和自己拜了把子,成了兄弟,谁又能想到,当初一起逃出西安城,生死与共的兄弟,最后又如此大道朝天,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聚会的机会。

就在宋青书想得出神时候,一声颇为兴奋的声音却是勐地在背后响起:“小侄拜见三叔!”

宋青书还真是惊愕的瞪圆了眼睛回过头去,惊讶的问道:“老四?你,你怎么没跟着你义父走?”

难怪宋青书惊愕,身后那个勐窜过来,穿着一身黑布衣,在肩膀上挂了俩不知道哪个官军将军肩兽,还显得有些腼腆的十四五岁少年,居然是张献忠四太保最后一个,史上曾经支撑起南明朝廷最后一线生计的李定国!

“义父让小侄带着些老弱跟着三叔一起,日后,还请三叔收留!”

看着这少年腼腆的模样,宋青书还真是大喜,别看这小子不起眼,绝对是天赋惊人,未来的一员大将,张献忠这可真是送给自己一份大礼!大笑着,宋青书赶紧一弯腰跳下战马,搂着李定国的肩膀一副怪蜀黍诱骗小萝莉模样猥琐的说道。

“好,日后叔就照着你了,有叔一口吃的,绝对饿不到你小子,对了,有对象没?意中人有吗?没有?叔给你介绍一个啊!左军统领赵和尚他侄女儿就不错,模样俏胸大!绝对适合你!”

李定国:“…………”

~~~

从陕西一路逃出来,宋青书一直思虑着将来何去何从,首先像史上的农民军一样流亡天下,是绝对不可取的,史证明,想要成长起来,必须有一块根据地,否则的话,如高迎祥极盛时期拥兵几十万,从南到北纵横了大半个中国,可一遭兵败,一切化作井中月,水中花,烟消云散。

必须有一块根据地!圣人云有恒产者有恒心!一路抢下去终究不是正道,只有安定下来,有一块稳定的领土不断从事生产,出兵出粮,这才是持续战斗之道,并且有了产业,就能极大增强自己麾下的凝聚力,不至于官府抛来一个棒棒糖,麾下就散了,这一次就是血的教训,就算王嘉胤如此风光,他的妻弟,族人亲信,还有左右手,终究背叛了他,还要了他的命!

可先后两次,自己建立根据地,却都已一个悲剧收场,来的路上,宋青书一直在反思,究竟败在了哪里?倒是拜杜文焕死后留下的兵书,让宋青书找到些原因。

就如同当年明末群雄争霸一样,最强的小明王韩林儿距离元军主战场太近了,偌大的红巾军主力几乎都耗费在了与元军的消耗战中,反倒是让躲在后头乘凉的朱元璋成了气候。

另一方面,南方比朱元璋势力强悍的反王亦是有好多,可从来没有像朱元璋一样的放低身段,由原来的农民军起义者,慢慢融于占据社会主流的读书人地主精英阶层,有了刘伯温,李善长等一系列文人名士的支持,他方才先后打败方明珍,陈友谅,张士诚等一方豪士,最后统一了整个江南,并积蓄力量一举推垮了摇摇欲坠的大元。

距离官军主力保持一段距离,还要打造一个支持自己的阶层!宋青书的目光,就落在了山西,自己脚底下的太行山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