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367章 师生(第二更)

铁血宏图 第367章 师生(第二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大年初三的南昌城显得还有些冷清,虽说冷清,可是于街上却依然可以看到挎刀巡视的湘勇,说是湘勇,实际上现在却是“赣勇”,毕竟现在湖南早就为义军所控,即便是江西巡抚曾国藩是湖南人,也不会有多少普通的湖南百姓会不远说百里来此投军。

普通的湖南人不会来,但是却有不少湖南士子来此投奔曾国藩,毕竟这大清国上下办团练的不少,可能像曾国藩一般将团练办起来的,却是屈指可数。不断有湖南的士子前来投奔,还有他曾经的学生也会来些投奔,而家在庐州的李鸿章正是其中之一。

“只靠着名教学问是不行了!”

晚饭后,李鸿章和过去一样陪着大哥李瀚章说话,他之所以前来投奔曾国藩,是因为其擅长办团练,想与其习得创办团练之法。以备他日可以重办团练。

“确实如此!”

李瀚章点点头。

“武昌的朱宜锋,靠的不是名教学问,今日汉军之强全赖以其于湖广、广东大办洋务,洋务强,其兵自然强,汉贼所用洋枪快炮可谓是数不胜数,其非但自用无虑,还能售予发匪。”

听大哥提及发匪的洋枪,李鸿章的眉头一皱,他立即想到当初于老家就是败在洋枪上。而发匪都洋枪却大都购至于武昌。

“发匪洋枪已经是如此犀利!那汉贼火器,岂不是更为犀利?”

一直以来对于占据着三省,驱使数千万人丁的“汉贼”李鸿章可以说是颇为好奇,毕竟他恩师曾兵败于汉贼之手。

“汉贼之强并非全靠火器。”

李瀚章放下手中的茶杯慢声说道。

“当世人观其,有如发匪一般,短短月余,卷席湖北全省,后又卷席湖南,大家只以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可随后他却步步为营,经营三省,意欲以三省为他日夺取天下之根基,若是换成一般人,其又今日之兵强马壮,又岂会甘于发匪之下,可其却依然甘于发匪之下,其心思可见一般”。

“大哥,难道,以你之见,他朱贼有夺天下之势?”

面对李鸿章的问题,李瀚章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

“若是十数万汉军挥师东征北伐,当今的,天下谁人能挡?”

大哥的问题,让李鸿章的心思一沉,确实如此,到时候谁人能挡得了汉逆?

朝廷那边练的洋枪队是什么,他不清楚,可恩师这边面对发匪不过只是勉强维持,若是汉贼攻伐,又岂能抵挡。

“只可惜恩师这边洋枪太少,若是能如朝廷一般,练以洋枪队,纵是汉贼打来,亦能撕杀一番!”

这一声感叹之后,李鸿章看着大哥说道。

“看来这洋务是非办不可啊!”

只有办了洋务才有洋枪,若不然,就靠着那些鸟铳、土炮又岂会洋枪洋炮的对手?

“问题是曾大人这边愿不愿意办啊……”

大哥的话让李鸿章的心思不由乱了起来,这办不办洋务可不是由他说的算。就在这时,有曾国藩派来亲兵来传李鸿章,令其到府中。李鸿章急忙赶到巡抚衙门。

在灯下,曾国藩把江西全省地图铺在桌面上,用手指着江口说道:

“我已连续想了好几日,凭江口的地形,只要我们能以江口修以炮台,纵是长毛有通天之能,恐怕也再难威胁我江西?渐甫,你可有什么想法,你说说看。”

李鸿章凑到桌前看了看地图,断然说道。

“恩师,这大概是我朝康熙年间由户部绘制的分省地图吧?”

曾国藩答道:

“渐甫(1)糊涂了。除了康熙年间绘过一次地图外,我朝何曾两次绘过省图?各省现在不都在用这些老图吗?”

李鸿章点头说道:

“恩师说得不错,从圣祖爷至今,户部的确未再绘过省图。但这张图错讹太多,有时依据此图还要误事。听人传说,恩师统军以来,在湖广与长毛交战屡战屡胜,出境之后,却就有胜有负。门生大胆以为,恩师在湖广能屡战屡胜,全因地形熟悉之故。”

曾国藩点头赞许之余又叹息一句:

“这两年与发匪激战,有胜有负,大概就是误在这张图上。我在兵部当差的时候,就上奏过朝廷,请求准绘新图,朝廷已经应允,可不久就起了长毛,朝廷再也无暇顾及此事。咳!”

曾国藩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渐甫,依你看,我湘军大营还有哪些不足?”

李鸿章想了想答道:

“回恩师的话,湘军水陆兼备,人强马壮,又勤加操练,门生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足。”

曾国藩见李鸿章讲起话来,吞吞吐吐,不由苦笑道:

“渐甫哪,看不出,你倒是长历练了,变得谨慎了。你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为师不习惯。”

曾国藩的训示让李鸿章脸一红:

“恩师教训得是,但门生也不是不想说话,只是怕说得不对,惹您老生气。”

一直以来都有心栽培李鸿章的曾国藩笑道。

“说吧,我喜欢听你讲真话。”

李鸿章连忙恭敬的答道:

“恩师容禀,门生大胆以为,用兵贵精不贵多,贵器不贵人。如武昌之汉贼,其起兵之初,兵不过千余人,俱操以洋操,持以枪械,数年间横扫各地锐不可挡。其兵至今不满二十万,可试问天下,谁人能敌?反观长毛发匪,其动辄数十万又有何用?其以三十万大军攻伐我江西,两年而不成,其中既有恩师之功,亦有其兵不精之由。”

曾国藩听到这里猛然一愣,李鸿章见状急忙打住话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这不是变相的说其不如朱逆汉贼嘛。

恰在这时曾国藩击案称赞道:

“渐甫,你说到了点子上!我湘军赣勇现在看似兵强马状,可却空中数万大军,手里的洋枪洋炮不足正是一大弱点!你接着讲!”

见恩师并未生气,李鸿章便连忙接口道:

“门生一直在想,若我几万湘军,每人都能拥有一枝洋枪,长毛也好、汉贼也罢焉能纵横数省?”

若是说这一年多以来,李鸿章学会了什么,恐怕就是学会了在战场上非得洋枪洋炮不可,若是没有洋枪洋炮,再多的兵也是白搭。

看着李鸿章,曾国藩应声点头赞同道:

“说得好啊!但洋枪需配洋弹子,才能发挥功效,难哪!你可能还不知道,我湘军赣勇五十几营,无一不拖欠饷银。你大哥总理报销局,每日都愁眉苦脸。勇好练,饷难出。渐甫,你也办过团练,你应该深知其中的滋味啊!”

曾国藩话毕,复又唉声叹气起来。以客军来到江西之后曾国藩曾经为粮饷发愁,当时他只以为是江西巡抚暗自牵绊,可在他出任江西巡抚之后,却发现这粮饷确实难酬。为了筹措粮独饷,他早就设立厘金局开征厘金,尽管如此,用度依然不足。

“再者既便是筹措了到了银钱,又从什么地方买洋枪?”

曾国藩显得有些无奈。

“虽说上海那边的小刀会已经被官军剿平,可是发匪控制江苏、安徽,长江为其所屏,即便是我想要购以洋枪又从何处购买?”

见恩师提及安徽,李鸿章的心思便是一沉,从去年起长毛便席卷苏皖两省,甚至学着汉贼一般委任地方官,征以粮草以解决其用度,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兵败之后,不得不远赴江西投奔曾国藩。

看着若有所思的李鸿章,曾国藩又继续说道。

“甚至就连那武昌的朱逆,其之所以至今不与长毛决裂,恐怕也是有此顾虑,恐其切断长江吧!长毛可以放朱逆之船,其又岂会放过官府之船?这洋枪啊……”

摇着头,曾国藩再次叹道。

“非是我不想,而是不能啊!”

“其实不一定非得到上海向洋枪去买!”

见座师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李鸿章突然开口说道。

“以学生之见,若是可以的话,理应设厂立局制造洋枪洋炮,若是不能设厂立局,亦可外购,现在外购之途为长毛所断,设厂立局亦不可能,那就只有另辟蹊径了……”

“另辟蹊径?”

曾国藩诧异的看着李鸿章,似乎不明白他的想法。

“渐甫,你可有何良策?”

“良策倒也谈不上,以学生看,既然咱们能向武昌买盐,那为何不能向其买洋枪、洋炮!”

向武昌买洋枪、洋炮!

曾国藩被李鸿章的建议吓了一跳,向武昌买盐那不过只是私盐贩所为,因为江西不产盐,淮盐断绝之下,只得从周边买盐,因朱逆于湖北办有盐矿,自然有人向其购盐。

“他怎么可能会把洋枪洋炮卖给咱们?”

面对座师的诧异,李鸿章连忙说道。

“怎么不可能?咱们可是替他挡着长毛哪!若是没有恩师坐镇江西,恐怕他早就和长毛翻脸了。”

当夜回到住处,李鸿章久久不能入眠。对于座师他可以说非常了解,曾国藩城府太深,以至于自己怎么也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鸿章自忖已经把话同他讲清楚,曾国藩还有什么顾虑呢?

(1)渐甫,李鸿章字,少荃为其号。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