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198章 议事(第二更)

铁血宏图 第198章 议事(第二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您的每一个定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晨曦在黄埔江远处大地地平线上渐渐露出,划破了笼罩上海的夜色。

此时,租界马路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甚至就连那黄埔江上商船以及各国的军舰这会还亮着桅灯。相比于过去租界冷清,现在的租界却是越发的热闹起来——就在六天前,一群广东来的码头苦力组成的“小刀会”夺了上海县,不过只是短短几个时辰,便打下了上海县,在上海县建起了“大明国”,而那小刀会的头领刘丽川攻占上海当天就去了租界,他向各国领事承诺:小刀会只针对清政府,不针对洋人,外面杀声震天,租界安如泰山,决不让一兵一卒进租界捣蛋。这个承诺使洋人暂时保持了中立,也让租界成了战争中仅存的和平孤岛。

在小刀会与清军撕杀的当天,英租界里就涌进了两万名国人。为了求得栖身之处难民只得向洋房东租房住。房子供不应求,难民不惜千金,一时人如潮涌,房租陡涨,家有大屋的洋人都发了。头脑精明的洋人趁机搭建简易房,再高价租给华人,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不过,对于东洋洋行的刘逸轩来说,这似乎是件好事——其非但坐拥有二十余亩好地,且那些地上还建有大片的简易房。自然是获利颇丰。

但这租房对于洋行而言却只是副业。其于数月前开办的“东亚银行”才是洋行真正的主业,尽管这东亚银行现在不过只是勉强维持经营,但对于刘逸轩来说,他所需要仅只是维持好这个“生意”。

天将放明,妻子还在熟睡的时候,刘逸轩就悄悄的起身,走出卧室,来到书房之中,他先看了一下今日刚送来的英文报纸,报纸上似乎没有什么新闻,突然,角落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新闻,让他不由一愣。

“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神奈川,向日本幕府将军提出开港要求……”

虽说只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新闻,但是却看得刘逸轩心脏砰砰乱跳,或许对于外人来说,这只是个不起眼的新闻,但他却一直等着这一天,甚至这东亚银行的创办,就是为了这一天!

“要开港了,要开港了!”

嘴里这般念叨着,刘逸轩整个人显得极为激动,他之所以会这般激动,全是因为早在数月前——佩里舰队抵达上海的时候,身在武昌的朱宜锋就曾于信中告诉他,美国人会向日本提出开港的要求,他的理由很简单,美国的捕鲸船队需要补给港口。这正是佩里航行到上海的目的所在。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在他的要求下洋行才出资10万两银子成立了东亚银行。

“现在办银行不是为了吸纳存款,而是为了将来进入日本做生意,做白银生意!”

做什么样的白银生意?

自然是利用日本金银汇价与上海的差距从事倒卖工作,那可是近三倍的暴利,银行只是一块敲门砖!

最初刘逸轩对于此事甚至还有些怀疑,在几经打听之后,还是从那有资格进入日本贸易的商人那里确认了此事。

“日本开港、上海……”

看着今日才刊于报纸上的两个月前新闻,这是因为佩里舰队是在返回美国的路上“访问”了日本,至于这个新闻甚至极有可能是从美国传回的。

可想到数月前,此事就已经为朱宜锋所料,甚至还有上海的小刀会一事,也曾在其意料之中,想到其鬼神莫测的能力,刘逸轩的心神倒是随之一乱,对其的敬畏又加重了几分。

“也不知道对上海的这件事,他到底有何打算?”

想到已经寄出的信,刘逸轩暗自思量起来,作为一个代理商人,他所需要的只是做好生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去思考。

“难道大都督准备收降小刀会?”

在心下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刘逸轩随之又是一阵紧张,这小刀会远离武昌,纵是收降了又能如何?况且,其又怎么可能归顺武昌,毕竟两者中间还隔着个太平天国!

大都督总该不会当真准备收降这小刀会吧!

当刘逸轩这般想着的时候,远在武昌的朱宜锋却还压根就不知道小刀会业已起义之事,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刚一进入大堂,便得到了从大冶来的好消息。

“那弗雷森倒也算是有真本事,而且又舍得干。这不过才到大治几天,便已经在胡家湾探得了煤矿,其初步估计,胡家湾煤埋于花荆山一带,其有煤苗外露,初步估计蕴藏量为二百万吨。”

“三百万吨,何为吨?”

作为督府参军的张亮基打断陈端的话。在督府之中,总有许多东西需要学,在这一点上,他倒是与骆秉章有所区别,现在那骆秉章虽说还未入府,却是成日翻看从文山义熟中借得已经经译成汉字的西洋书籍。

“吨是洋人的叫法。”

陈端连忙解释道。

“一吨差不多接近为二千斤,一万吨为二千万斤,三百万吨则是六十万万斤!”

听着这个数字,张亮基更是惊讶的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

“怎么这般多!”

多吗?

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恐怕三百万吨确实是个大数字,但对于朱宜锋来说,这三百万吨的储量,在后世甚至连小煤矿都算不上。

“而且煤质好,可以和同英国的上等烟煤相媲美,虽不是火轮船所需的上等无烟煤,但却足以用于炼制焦炭,以供炼铁之用,而据习主事所言,其在大冶已经征得数千斤铁矿石。显然当地确实如地志所载,非但有外露矿苗,且储量亦颇为丰富,而经过初步化验可知其矿质也很好,含铁成分也很高,一千斤铁矿石里含铁六百斤左右,可以炼出上等好铁。”

这一次与先前不同,陈端在解释的时候,特意将单位从吨换成了更容易理解的斤,不过他的这一变化落在张亮基的耳中,却让其的眉头微挑,似有些不快。

“大冶应该是有好铁。”

这么快便确定了大冶一带煤铁的朱宜锋自然颇为高兴,

“好几部书,比如《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要》都记载过大冶附近有铁山。从三国吴王孙权起便在此地设炉炼铁,一直到明代都不断地有人采矿炼铁。岳飞在此地锻造了一批极锋利的剑,被称之为大冶之剑。大冶之剑,是当时的宝剑。我看,在孙权之前肯定有人做过这种事。大冶之名从何而来?当然是源于此地曾有过大规模冶铁之事嘛!”

这不过只是借口,对于朱宜锋来说,他之所以选择大冶是因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阳铁厂”,只不过在这个时空之中,汉阳铁厂恐怕再也不会存在了,未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铁厂将会设于大冶的江边高地,而不是汉阳,至于汉阳……嗯,将来也许会建上一座兵工厂。

“大都督所言极是。大冶大冶,必与冶炼有关。若非大都督先前指点,臣等又岂会知道此事?。”

陈端连忙点头恭维道。

“既然是现在煤矿和铁矿都已经于大冶找到,以臣之见,当应立即征地组织开采,毕竟现在督府每月用铁岂止十万斤,需煤又岂止百万斤,虽说现在自外洋定购的炼铁设备尚未运抵,但以臣看来,可效法兵工厂制以洋式铁炉炼铁!”

作为工部都事的陈端,之所以会提议现在开采大冶的煤铁矿,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督府需要大量的煤铁,另一方面则也有其一番私心,在习之墨未任工部主事的情况下,现在工部主事便空出来,在这一情况下,工部中的数位都事也都有了晋升的空间,凭着主持盐矿入大都督眼中的陈端自然希望能够通过主持煤铁矿开采获得晋身。正因如此,他才会抓住眼前机会!

人皆有私心,有时候私心与公心总会重叠在一起。

“再则,无论是筑以洋式炼铁炉,亦或是以洋法炼铁,皆可培养技工,他日待到洋机运抵时,既无须为筑炉工员不足而忧,又没有炼铁工员不足之扰,如此岂不有利于将来兴办铁厂!”

陈端的话说的到是极有道理,张亮基则于一旁点头赞同道。

“陈都事所言极是,大都督,以臣之见,既然此矿系由习都事勘得,且其又精通西洋炼铁之法,这工厂铁炉亦由其所建,不妨便把铁厂之事一并交予习都事……”

看似颇为公道的个建议从张亮基的口中道出时,只使得陈端毛遂自荐之言生生憋回腹中,甚至暗自思量着自己到底如何得罪了他张亮基,居然让其如此待自己。

“嗯,我看此议亦可!”

对于臣下之间的勾心斗角,朱宜锋倒是不觉得有异,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他倒也乐得如此,权术本身就在于平衡,若是臣下铁板一块,反倒会对他勾成威胁。

待议完了煤铁矿之事后,朱宜锋又拿出一份公函,看着众人说道。

“这还有一件事,要大家来议上一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