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2151章 2151 编剧功底

巨星 第2151章 2151 编剧功底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8:18 来源:笔趣阁

尼古拉斯为“美丽心灵”所撰写的影评清晰明确,显然一下就读懂了雨果当初创作这个剧本的用意,进行了最为透彻的解读。在影评的末尾,尼古拉斯如此说到。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雨果对约翰-纳什传记的改编,他希望讲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约翰-纳什,而是一个真实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使得整部电影散发着温暖的人文关怀,让灵魂轻轻颤栗的感动更是贯彻始终。

不同于‘死囚漫步’的冰冷、‘辛德勒的名单’的残酷,‘美丽心灵’带来的是温暖。

雨果和查理兹的合作让电影发生了浓烈的化学反应,这两位当今最具话题性、最具影响力演员,自宣布了情侣关系之后,第一次合作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两个人精湛而深刻的演技,更是迸发出了惊人的火花,以不可思议的默契让贯彻始终的情感展现出了动人心魄的神采,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场对戏都宛若艺术品一般,令人惊叹连连。

很难说,到底是约翰和艾丽西亚的爱情成就了这一段经典合作,还是雨果和查理兹的爱情成就了电影的精彩绝伦。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位演员的合作超越了‘日出之前’,让人想起了‘当哈利遇上莎莉’。”

即使在影评的最后,尼古拉斯也不忘调侃一下雨果和查理兹,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洛杉矶时报”对于这部作品的推崇是毋庸置疑的,一百分满分的评价足以令人侧目,这着实是一个超高的赞赏。

这一次,“纽约客”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对“洛杉矶时报”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他们同样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并且在影评之中对作品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于雨果的改编工作。

“雨果-兰开斯特再一次奉献了令人惊叹的改编工作,展现出他出色的编剧才华。

整部电影的构架紧凑完整,没有任何多余的情节,更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几乎每一个细微的部分都可以形成先后呼应,整体节奏的控制更是堪称大师,从前面四分之一的博弈论快速进入主题,到中间二分之一的情感层层推进,再到最后四分之一的升华和沉淀,以缜密而细腻、生动而真实的笔触讲述了这样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真实传记。

雨果并没有遵循约翰-纳什的真实人生,而是对故事进行了二次创作,这不是‘改编’,而是‘创作’,这也许是许多人诟病的一点——不尊重真实,但却恰恰是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雨果对约翰的三个幻觉人物进行了精心设定,对整个故事、对约翰-纳什进行了完善和补充,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无法看到的一部分,却让整部电影更加贴近真实的同时,也更加精彩!

查尔斯的出现是约翰为了缓解内在对失败的焦虑而制造出来的人物,他是在约翰遭遇到了长期瓶颈、连续失败和深刻绝望之后出现的,查尔斯的个性几乎与约翰截然相反,可是他却不断肯定约翰、鼓励约翰,承认约翰是一个天才。这对于孤单寂寞、无依无靠的约翰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肯定。

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约翰无意识的自我治疗,他所有的情绪——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通过性格外放开朗的查尔斯宣泄出来。所以,查尔斯一直都是约翰最好的朋友,甚至是唯一的朋友,在约翰成功的道路上,查尔斯功不可没。

第二个出现的人格是威廉,这是约翰对于功成名就的渴望所凝结的人格,同时也是约翰内心对于事业、对于英雄、对于成功的定义,还是约翰内心负面情绪所孕育出来的生命。所以,威廉野蛮、粗暴、专横、强势、贪婪、冷静、果决、狡猾……几乎可以说是准确地把握住了约翰内心的所有想法,牢牢地控制住约翰的一举一动。

威廉的出现是具备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条件中,约翰作为一个数学家,始终郁郁不得志,他发表了博弈论,但却没有办法真正地名扬天下,他渴望着成为一名拥有改变战争格局走向的英雄,于是他成为了破译苏联密码的秘密间谍。

最后一个出现的人格是小女孩玛西,其实她就是约翰内心的自我投射——首先是一个女孩,他对于外界的暴力和残酷不具备反抗能力,他仅仅只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数学家而已,就像是女孩一般;其次玛西身世凄惨、孤单无助、楚楚可怜,渴望着别人的关怀和爱护。脱离数学领域的天才之名,约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脆弱的孩子,始终在寻找着一个心灵的港湾,却不得不四处颠沛流离。

查尔斯代表的是约翰的自卑和自信,威廉代表的是约翰的恐惧和强势,玛西代表的是约翰的脆弱和落寞……这三个虚构人物与约翰的自我不断纠缠,以至于约翰逐渐丧失了社会中的自我。理性和现实原则与精神分裂的约翰渐行渐远,这三个人物的鞭策,让约翰几乎疯狂地陷入了符号学的研究之中,约翰取得的成就与这三个人物息息相关,可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却让约翰逐渐迷失了自我,最终彻底爆发。

在观看电影过程中,观众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蒙蔽的双眼让幻觉彻底失控,就彷佛每一名观众也进入了约翰的世界,渐渐迷失在那虚幻和现实之间的模糊地带之中。

三个虚幻角色影射了约翰的困惑和无助,这也使得艾丽西亚的存在至关重要——继而引出了电影的核心主题:真正的信任才能够让精神疾病不再可怕,爱情所搭建起来的桥梁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钥匙。

正是艾丽西亚一步一步引导着约翰走出了困境,她让纳什意识到,在一片虚无和幻觉之中,至少他们的爱情是真实的,他们的心跳是真实的,这一点真实的情感犹如一颗火种,让狼重新回到了纳什的意识之中,信任和爱情在约翰的无意识和狼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并且最终成为了约翰康复的契机。艾丽西亚给约翰带来的温暖,让他战胜了自我,完成了突破。

这与三个虚构角色形成了呼应,使得整个故事变得完整起来——甚至于雨果还在友情方面用少量的笔墨制造了难以置信的效果。研究室两个伙伴宾达、索尔和竞争对手马丁,故事以约翰和他们的相遇开篇,最后又以约翰和马丁的相知收尾,让情感的酝酿进一步发酵,最终阐述了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信任和关怀,这是唯一的钥匙,也是最好的药物。

在许多电影作品之中,精神疾病总是被逼到角落里,与变态、疯狂、失控挂钩,可是在‘美丽心灵’里,却只是一种疾病,最简单的疾病,能够把生命耗尽的疾病。也许,这就是雨果-兰开斯特UU小说的美丽心灵。

作为一名编剧,雨果正在用他的笔触去改变世界。而这一次,他做到了。”

“纽约客”的评论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对于电影的剧本进行了大篇幅的分析,显然对于雨果的作品赞不绝口。

对于“纽约客”的观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表示了认可,前者甚至认为,雨果赋予了整个剧本惊人的火花和能量,即使被看做是一部原创剧本也没有任何问题。而这部作品,十分有希望为雨果带来他的第二座编剧小金人。这无疑是对雨果的最大肯定之一。

继“灵异第六感”之后,年末闪亮登场的“美丽心灵”,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地占据了影评人的芳心。这是所有人都预料到的一个结果,不甘心的结果。

不同于“楚门的世界”、“灵异第六感”,“美丽心灵”可以说是最符合学院派审美观点的作品,更何况,雨果重新回到了他最熟悉擅长的剧情题材,更是成为了质量保障,这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就被无数影评人看好,认为雨果又将奉献一部佳作。

至于这部佳作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又能否重新“死囚漫步”甚至是“辛德勒的名单”的辉煌,还是需要看成品质量。

不过,由于“反对雨果”浪潮的抬头,人们已经开始排斥不断对雨果歌功颂德,甚至是厌恶如此做法,“灵异第六感”上映时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深深的恶意,这也使得不少人都认为“美丽心灵”的赞誉浪潮会稍微有所收敛一点。即使赞誉,人们也会稍微保留一些态度,甚至可能会忽略这部作品的出色。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美丽心灵”成品质量的出众几乎让影评人们无法拒绝,即使他们“痛恨”雨果,他们也不能睁眼说瞎话,把好的说成坏的——更何况,他们对于雨果的成功早已经习以为常,只能是苦笑着感叹:那讨人厌的家伙又一次做到了,又一次以绝对出色的质量折服了所有人。

所以,“美丽心灵”在十一间院线电影之后,首批评论居然再次迎来了赞誉狂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