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2150章 2150 温暖泪光

巨星 第2150章 2150 温暖泪光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8:18 来源:笔趣阁

电影结束了,几乎是第一时间,“啪啪啪”的热烈掌声再一次潮起云涌,这一次不再是电影里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现场的掌声,而是整个电影院现场所有观众的掌声,那雷鸣般的声响在全场不断回响着,久久无法平息。

这是内部试映会,不是首映式,也不是点映,只是内部的试映而已,到场的都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只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用客套的掌声表示赞扬。可是此时那汹涌的掌声却连绵不绝,几乎可以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看到相似的感动和赞许,那激动的神情在大屏幕昏暗的字幕灯光之中熠熠生辉。

雨果率先站立了起来,却发现查理兹依旧坐在原地,一动不动,他不由弯下腰,低头看向了查理兹,然后这才发现查理兹此时泪流满面,这把雨果吓了一跳,他连忙蹲了下来,让自己的视线和查理兹持平,扬声说到,“怎么了?”

查理兹看到雨果那担忧的表情,却是扑哧一下笑了出来,眼泪和鼻涕让她看起来好不狼狈,然后她摇了摇头,“没有,只是发现,能够拥有你的我,是多么幸运。”这话让雨果不由就愣住了,查理兹看到雨果那呆呆的表情,嘴角的笑容彻底绽放了开来,然后低头就在雨果的唇瓣深深地印下了一个吻。

只有真正在电影院里观看了“美丽心灵”,才知道雨果的表演有多么出色,他几乎将约翰-纳什的一举一动都诠释到了灵魂里,那孤僻古怪的数学天才,那精神分裂的痛苦病患,那孤单无助的呼救灵魂……通过大屏幕扑面而来。

查理兹曾经以为“死囚漫步”应该是雨果的表演巅峰之作,后来的“洛城机密”和“楚门的世界”虽然毫不逊色,但受制于角色和主题的关系,整体完成度还是比不上“死囚漫步”。可是今天,查理兹却知道,雨果再一次实现了自我超越,在“美丽心灵”这部作品里,将表演的魅力、角色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查理兹很庆幸,当初在电影拍摄时,她没有阻止雨果,而是陪伴着他一直前,否则,她就将错过这个男人绽放出万丈光芒的时刻了。此刻,查理兹是如此庆幸,前所未有地庆幸,幸福就这样缓缓满溢了出来。

雨果唇瓣上的温度缓缓离开,他睁开眼睛就看到了查理兹那布满灿烂的眼睛,嘴角的弧度就跟随着一起上扬了起来,抬起右手,用大拇指的指腹轻轻将查理兹脸颊上的泪痕擦拭干净,“你可不会希望现在的模样被大家看到的,虽然我不介意。”一句话就幸福的气氛刹那间被打破,查理兹抬手就给了雨果胸口一拳,咬牙切齿、恨恨不已。

电影院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透露出一层朦胧的光晕,将黑暗完全驱散开来。雨果扶着查理兹站了起来,两个人被四面八方热烈的掌声牢牢包围着,那一双双炙热而欣喜的眼睛让整个电影院的气氛都在不断上升着。

尼古拉斯走了上来,手里还在不断鼓掌着,凑到了雨果的耳边说道,“你确定这不是‘日出之前’的续集?”这个调侃让雨果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美丽心灵”严格来说,和约翰-纳什的传记相去甚远,这更像是一部爱情电影,整个故事主线都是围绕着约翰如何战胜精神分裂症而展开的,而约翰和艾丽西亚的爱情贯彻始终,成为了电影真正的主题。

这也使得雨果和查理兹之间浓烈的化学反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只是简单的眼神交换都让人热血沸腾。

不久之后,“洛杉矶时报”就以“陪伴彼此走向生命终点的美丽”为标题,撰写了影评。

“‘灵异第六感’围绕着母子亲情讲述了一个动人心扉的美好故事;而‘美丽心灵’则以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中心,讲述了一段伟大的人生!

约翰-纳什,博弈论的提出者,彻底改变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架构,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这是一段伟大的人生,他几乎达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点,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了史册之中,永恒不灭。就像亚当-史密斯一样。

但是想要讲述这段伟大的人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伟大的‘博弈论’仅仅只是约翰的一篇博士论文而已,不过二十七页。想要把如此成就拍摄成为一部电影,太过困难。现在,雨果却做到了。

电影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细腻而简练却又不失激昂地讲述了博弈论的诞生,慷慨激昂、欢欣鼓舞之余,却三言两语之间就将约翰-纳什这个角色塑造了起来,令人感叹雨果-兰开斯特对剧本的纯熟掌控力;而更为惊叹的是,剩下的三分之二,电影为我们讲述了约翰-纳什那精彩却又波折的人生,同时也揭示了电影最深刻最重要的主题:精神分裂症。

正如许多偏执的科学家一般,约翰也有着自己的怪癖和坚持,还有自己的追求和恐惧,他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和外部世界沟通——又或者说他不知道应该如何沟通,于是他不幸的罹患了精神分裂症。

对于许多人来说,精神分裂症就等于神经病,就等于疯子。

在约翰生活的五十、六十年代,更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把他当做一个疯子,把他当做一个异类,用排斥而恐惧的眼神上下打量着他、嘲笑着他,彷佛他的与众不同就是生活里最大的笑料,成为他们日常生活里的调剂品。即使他是一名天才,在数学领域有着常人所无法企及的聪慧和睿智;即使他提出了博弈论,对过去一百五十年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即使他成为了最顶尖研究所里的成员,过上了人们羡慕的生活……但他依旧是一个异类,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存在感。

其实何止是约翰,在现实生活里,无数罹患精神分裂症——乃至任何和精神、心理有关疾病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疯子。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词汇,就定义了这个人群,甚至比女人、黑人、同性恋这样的词汇更加具有攻击性,将他们逼迫到了一个毫无退路的角落里,用眼神、用表情、用话语对他们进行审判。

人们对于未知事物总是恐惧的,因为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因为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总是习惯性地去排斥,甚至是去围剿、消灭。对于精神分裂症,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治疗——至少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之下,依旧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治’这种疾病,只能由心理医生来慢慢引导,所以,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躲避、排斥、抗拒,彷佛这是一种传染病一般,又彷佛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一般,亦彷佛自己可以凌驾于对方之上,鄙视、嘲笑、戏弄着对方。

可是电影却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隐藏在精神分裂症背后的痛苦和挣扎——他们其实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一个生病的普通人,而这种病症却让他们饱受折磨,几乎是不堪重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活支离破碎,却无能为力。

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的痛苦,也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们的病情,简单粗暴的胰岛素注射只是在扼杀他们的灵魂和精神,就好像‘飞越疯人院’一样,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压抑着他脑海里的天性——也许今天扼杀的是一种‘疾病’,那么明天‘向往自由’也被认为是一种疾病,那么是不是也应该被扼杀呢?那么,约翰-纳什是否将会成为另外一个麦克墨菲呢?

幸运的是,约翰的身边有艾丽西亚。

这不是一部典型的约翰-纳什传记,雨果对故事进行了润色、甚至是改编,并没有真实呈现约翰的人生,除了艾丽西亚之外,其他角色都是虚构的;但这却是一部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传记,雨果用他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艾丽西亚和约翰坠入了爱河,面对约翰的病情,她动摇过,后悔过,愤怒过,甚至崩溃过,她也曾经想过离开,生活的重压让她数次想要放弃,但爱情的力量却让她选择了留下,从始至终站在了约翰的身边,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伙伴。

这是这一份爱情,真实而深刻的爱情,宛若黑夜之中的一盏灯火一般,帮助约翰在黑暗之中缓缓摩挲、蹒跚前行,一点一点走出了困境。约翰需要的从来都不是‘药片’,而是信任,一份没有条件限制、没有怀疑背叛、没有异样眼光的信任,而这一份来自于爱情的信任,成为了那混沌模糊的世界里一道最耀眼的阳光,照亮了他的整个世界。

这是真实故事吗?不是,现实永远比电影残酷,即使是传记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艾丽西亚选择了和约翰离婚,只是坚守在他的身边,以朋友的身份,电影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个美好得不真实的童话。

但正是这个童话,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能够疗伤的,不仅仅只有药剂,还有情感和信任。艾丽西亚成为约翰走上诺贝尔舞台的同行伙伴,不离不弃,这一份美好,令人动容。

精神分裂症,不是疯子,只是疾病,那一缕阳光将成为黑暗之中的指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