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农业霸主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筑路难,新考量

超级农业霸主 第二百七十六章 筑路难,新考量

作者:贪狼独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琼岛正午的闷热中,在树荫的溪水潭里畅游无疑是一件美事。至少陈松伶他们现在感觉很是痛快,美美的洗了个澡吃过午饭他们便选择了休息一下。

山里人自然有自己的驱虫办法,比如阿武他们在树林里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手上多了几把草,却见他们将这些草拧出汁水来叫梁三平他们涂抹上。

果然,抹上了山上的蚊虫再也没有骚扰梁三平他们。午后小憩了一会儿,大家再次踏上了考察的路途。既然已经确认了材料运输方面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对路途的测量了。

宝亭到鹿城的山路,的确是弯弯曲曲。一座又一座的山头,走的陈松伶等人气喘吁吁。阿武等人则是不时要停下来等着这几位。

毕竟年纪大了,而且这些年多是呆在办公室里。陈松伶等人的体力方面,肯定是跟不上经常性跋山涉水的阿武他们。大家伙儿走走停停,傍晚时分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好在山下不远处便有村子,阿武他们讲着黎话很快的便找到了村委。打了个招呼,大家便在村委找到了电话,不过对于找车子来接自己等人先回到县里陈松伶并不同意。

“我们这才考察到哪儿啊?!这个时候回去做什么?!”陈松伶摇着头,对梁三平道:“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享受来的,是考察来的。将就几晚,不是很正常吗?!”

陈松伶的话,叫梁三平肃然起敬。无怪乎这个时候的夷洲能够崛起,看着陈松伶身上就能够看出他们这辈人那种艰苦肯干,完全跟后来的夷洲年轻人不一样。

这个时候的夷洲人,还是保持着身上的那种勤劳肯干。肯吃苦,不看重身份。有着极好的职业道德。跟后来那些娇生惯养的夷洲小年轻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时候的他们更愿意努力,更注重职业道德。小山村里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迎来这些人物,陈松伶他们不认识但梁三平却是大名鼎鼎的。

甚至之前梁三平来过他们这里考察种植点,也给他们做了稻田鳖的试验性养殖。村里不少人家因着这个,小挣了一笔。过年都好过了不少。

“唉……您看看,您要来也不早说!我们好准备准备啊……”村支书搓着手。笑呵呵的对着梁道:“现在村里啥都没准备,您看这闹的……”

“哈哈哈……我们就是考察来了,给我们随便准备点儿吃的就成了不用什么招待。”梁三平笑呵呵的用琼岛话给村支书打招呼:“我们也没啥金贵的,你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村支书还想要说两句,就被阿武等人笑呵呵的拉下去了。梁三平出来他们跟着,自然是有准备的。随身的绿色军挎包打开来,用干荷叶细细包裹的腌猪肉就拿出来了。

还有腌好的鸭蛋,村支书看了不由得喜上眉梢。刚才他还在叹气,梁三平难得来一次如果没招待好。人家回去了。挑自己理儿。有什么好处不给村里咋办?!

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天擦黑你还能在市场上买到些菜肴。甚至村里的小店你也能买到些罐头什么的。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除非提前打招呼。

不然的话,天还没有黑你就啥都买不到了。好多东西你还得是用票来买,没票还买不成。黑市上倒是有,但那价格让人看了就肉疼半天没几个人舍得。

有了这些腌猪肉和咸鸭蛋,村支书便笑呵呵的下去准备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让自家的婆娘给拾叨一下饭菜。从鸡窝里面掏几个笨鸡蛋。

混点儿葱花,直接摊个鸡蛋然后腌猪肉和芹菜炒一下。腌鸭蛋直接切开便好。自家田里的糙米饭用井水淘好米,煮上。顿时一股喷香在村委附近弥漫开来。

众人待得米饭端上来,也没有什么客气直接开动了。哪怕是陈启荣此时也顾不得什么风仪,直接甩开腮帮子拼命的朝嘴里塞饭菜。

他这也算是第一次觉得这糙米饭是那么多好吃,肥腻的猪肉平时他绝对是不碰的。但今天却是大口大口的开吃了,甚至觉得那肥脆的腌肉是那么的喷香。

阿武他们很快的便吃完了。随后从另一个军用挎包里拿出些药草来笑着对陈松伶等人道:“陈先生,您还请快吃。一会儿我们点药草熏蚊子,这味儿大呢!”

陈松伶对于阿武他们精通这些很能接受,当时他们在夷洲考察的时候。山里那些高杉族的带路人,也都精通这些门道。一路上他们甚至还露宿过。

村委的长条会议桌上铺上了席子。棉被也被抱来了好几床。陈启荣倒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情况,从前他顶多是在工地里。但工地也是很舒适的。

房间里空调还是有的,甚至还有些娱乐设施。哪里是像现在这样,几乎就是荒郊野地了。即使这里是村子,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户人家。

一到了晚上,这里寂静一片。大家早早的便休息了,这个时候电视都还没有普及开来。偶尔来个电影队,这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

平时村里就放个广播,多数也都是一些老歌曲和评书、戏曲什么的。平静的小山村里,除去蝉鸣之外也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在鸣叫着。

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很快的便睡去。几个工程师还在统合今天的考察成果,并开始计算这段路程所需的工本是多少。忙到十点左右才去休息。

考察进行了总计三天,一路从宝亭县城直到鹿城。根据计算此时的路程有近七十公里,主要是盘山公路太多,需要盘过两处山岭。

但工程师们计算后认为,在修缮并铺设了水泥道路后从宝亭到鹿城的距离可以缩短到五十一公里,很多盘山公路可以直接推平。甚至一些盘道可以打直。

但这样的话,花销是极大的。在回到了宝亭之后,考察的几位夷洲工程师便开始了忙碌的核算。一摞摞的资料被人抱进办公室里,不时的还有工程师需要外出。

他们需要核对之前考察的价格点是否如同资料上所述,并且综合计算筑路成本。此时的陈松伶他们算是暂时轻松下来了,但他们并没有闲着。

却是让梁三平带着,向白纱出发去考察白纱的茶叶去了。按照陈松伶他的想法,虽然白纱的茶叶运输不便,但可以不用做成量产而是转作高端茶品。

在陈松伶看来,白纱的茶叶具备了一定的高端茶叶的元素。味道不差,回甘很好。同时陨石撞击坑是一个很好的买点,而产自山中运输不便也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

一年多产量不需太多,但需要精心伺候。这样出来的茶价值才会高,同时在市场上也才能走俏。没有人比陈松伶更知道,现在这类的高端产品在夷洲的走俏程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夷洲的人们对于生活高端化的产品追求度更高了。在饮食、生活娱乐方面的投入更大。尤其是从各项工程中获取了利益的那批人,更是对此有着自己的追求。

法国的红酒,日本的和牛。欧洲的车子和化妆品……等等,都是他们所追逐的对象。陈松伶等人也对此做过研究,发现这些多是年轻人的追求。

而老一辈的,也就是各家中掌控的老人们更为接受和欣赏的。还是那些老派的、有内涵的东西。比如一些古玩,一些翡翠玉石雕件。还有就是茶,白酒……等等。

“琼岛的黄花梨自古闻名天下,明清时期则是家具之主流。当年因为过度砍伐,濒临灭绝。但现在多年未曾砍伐,我估计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在白纱县委,陈松伶笑呵呵的和梁三平喝着茶轻声道:“我觉得,除去白纱的茶叶之外。你们倒是可以在这一块儿动动脑筋,我知道江浙地区还是有很多木料处理好手。”

梁三平笑着点了点头。的确,琼岛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在江浙地区,这方面的老师傅却是不少。且很多在改革后,变得有些无所适从。

改革的冲击让中式家具暂时黯然离开了市场,取而代之的则是欧式、美式的沙发、桌椅和书柜。中式的家具,被看作是老旧的、陈腐的装饰了。

不过梁三平知道,数年之后当人们开始疲惫了那些欧美风格的家具。中式家具将会再次的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到时候紫檀、黄花梨……等中式家具将会再次流行起来。

但现在人们还没有接受这种审美之前,这些老师傅们的生活怎么办?!很多人被迫放下了手里的本事,用其他方式挣钱糊口。甚至一部分老师傅,从此离开了这个行当。

勉强留下来的,也是朝不保夕。这个时候去收编他们,无疑是最好的时机。如果太迟了,等这个风潮起来之后,想要他们帮忙干活儿那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既然要弄,那就干脆弄大点儿!”梁三平若有所思:“不如趁着现在黄花梨便宜,直接先弄一个黄花梨展馆。然后……先种一批黄花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