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农业霸主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山中探,开路难

超级农业霸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山中探,开路难

作者:贪狼独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ps:看《超级农业霸主》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梁三平苦笑,这也是琼岛修路最为麻烦的事情。琼岛自己本身可没有多少材料,想要修路那或许就得用外面把很多原材料运进来。成本极高。

“不过……我们或许应该在这里建上几座水泥厂和砖瓦厂。”梁三平若有所思,如果是道路修筑起来,那么所需的水泥等原材料肯定不少。

且宝亭至鹿城的道路修建好之后,只要见到了收益那么白纱至宝亭、凌水至鹿城的道路也会提上日程。到时候水泥的用量可就更多了。

“材料方面,我想办法先把水泥厂扩大起来。”梁三平沉思了一会儿,对着陈松伶等人道:“我们农垦这边一直就有自己的水泥厂,只不过没有扩大……”

梁三平倒是所言不虚,由于琼岛情况特殊所以“自力更生”也很被提倡。自主的化肥厂、农机厂、水泥厂……等等,农垦都是有的。甚至你可以把一个农垦当成一个微缩型的社会。

学校、医院、独立的公安系统,甚至有武装连队和民兵组织。但水泥厂这些很多是仅仅是供应农垦自己使用,多数时候都还产量不足。

如果想要供应上筑路这样的大型项目,那么产能和员工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这时候就需要引进大量的生产设备,同时培训一批员工。

“员工倒是不成问题的,设备的话我可以通过湾宏株式会社从日本进口回来。”却见梁三平笑着对陈松伶道:“产能的话,至少能扩大一倍以上吧。”

农垦毕竟只是十数万人的区域,所配备的生产线自然不会太大。即使是现在农场这边下辖的水泥厂。日产量也不过是一百多吨。

仅仅是满足平时农场各处建设,还有余力。但如果用来支持道路修筑,这肯定就完全不成了。这点产量在道路修筑来说,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所以他们急需要拓展产量、更新设备,毕竟道路修筑的话那是很烧钱的活儿。钢筋水泥的用量也极为巨大,仅仅是日产一百多吨根本就跟不上消耗。

“其他的配套设施也需要跟上。钢筋、炸药、渣土车、筑路机械……等等。”陈松伶苦笑着道:“这些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前期要砸进去的至少两千万。”

“后期的话,我们还得跟进资金。分段投资,我粗略估计最后我们至少得投入四至五千万才能够把这条路彻底修好……”

陈松伶的话并不夸张,从宝亭到鹿城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十余公里。但这一段几乎没有多少是平原地区,一路上需要经过两个山脉。大量的道路是修筑在山峰上的。

路既窄且烂,一到雨季几乎没法走得动。而且黄泥路湿滑,运输车辆在山坡上随时可能遭遇到危险。仅仅是考察了不到二十公里,陈松伶就觉得无比头大。

的确。一路上他们见到了不少的车辆进进出出。从这车流量就可以看出,在这里筑路是可行的。但投入呢?!什么时候收回成本,这巨大的投入让陈松伶很是头疼。

鸡肋,鸡肋啊!陈松伶苦笑,看起来这似乎有肉但又觉得满是骨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着前面云雾中的山脉,陈松伶很是无奈。这砸进去多少钱,才能勉强做起来啊。

而那些工程师则没有陈松伶这般清闲了。他们不断的计算着、讨论着。因为整个工程需要他们做出评估,到底是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够完成。

好在陈松伶当年曾在夷洲的大建设中。负责过不少的项目。所以大致的资金总量,他心里还是有底的。如果需要更加具体的,那么就得专业的工程师们来估算了。

同时他们还得把运输成本计算进去,至少钢筋是宝亭目前没有产出的。尽管琼岛有着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两处铁矿源,但宝亭却没有冶炼企业。

在当年开发琼岛铁矿的时候,随之而建设的便是琼钢公司。琼岛一直以来就有着数量不少的矿藏。其中最为丰富的便是铁、铜。

明至清的几百年间,石碌铜矿多为私采,故几次议开几次禁采。1974年12月21日,铁矿工人在北一主矿体412m层面作业时,从有铜矿处挖出2具留长辫子的干尸和2把三角铁耙。证实是清朝年间工人挖铜矿时塌方被埋没的。

1935年,琼崖实业局派人到石碌岭调查铜矿,意外发现此处铁矿储量颇丰,品位极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采。而随后日军侵华,琼岛的铁矿成为了他们掠夺的对象。

从1939年动工到1945年投降止,日军的总采矿量695274吨,只是他们所规划的第一期掠夺计划的三分之二,掠夺走矿量694945吨。

但他们也给琼岛铁矿业留下了一大批的成品设备,这些包括了 k—120型3立方电铲、k—50型1立方电铲、ob—1型穿孔机……等等。

甚至还有300匹马力卷扬、80匹马力卷扬机及汽油牵引车等设备。在解放后,琼岛的铁矿业,在逐渐的发展起来。而此时长昌煤矿也投入开采,琼岛的煤铁算是自给自足了。

“那钢材倒不是问题,运输呢……”陈松伶苦笑,这里的路算是琼岛比较好的路了。都这样,其他地区的路怎样想想便知道了。

“我们倒是有铁路的……”梁三平没有说话,夏振东就先开口了:“不过我们的铁路并没有通到这里,但鹿城外围倒是有铁矿厂……”

琼岛建设铁路的思考,从晚清时期便已经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开启建设。直到后来抗战时期日本占领琼岛,为了更好的掠夺琼岛资源他们建设了铁路。

这些铁路的修筑并非是温情脉脉的。“一寸路堤一寸血。几方枕木一条命,石八筑成万骨坑”,这便是日本人的建筑方式。高达上万的虚弱劳工被日方屠杀。

而在建国后,琼岛的铁路再次得到了发展。但这种发展却有限,一直都没有脱离琼岛。

“我们的铁路路线可以让我们从冶炼厂直接把钢筋运到鹿城,然后再通过汽车运输到筑路现场。”却见夏振东笑着道:“所以运输方面倒是不成问题的。”

说着。夏振东更是拿出地图来。这上面标注了一些路线图,冶炼厂到鹿城的路线和路程。当然,这份地区是经过修改的。一些特别的地标,不会出现。

陈松伶点了点头,看来对方是做了功课的。也说明他们很有心想要建设这条公路,这很不错。至少自己等人可以放心的进行下一步的考察。

中午大家随便找了个野地,泡了会儿山泉。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琼岛环境非常之好。山泉里甚至能抓到不少肥鱼,只需炭火烤上一会儿就能吃了。

几位村里出来帮忙的向导。笑呵呵的拿出腌好的山猪肉在火上烤了起来。而剩下几个人则是穿着短裤,就直接跳到水里抓鱼去了。

要不是陈松伶等夷洲来的投资人在,他们现在肯定扒光了直接奔水里畅游一番。琼岛的村子里一直以来都保存着骨子里的一种传统,那就是对老人的尊重。

在他们出门的时候,老人们千叮万嘱的让他们必须要照顾好远道而来的客人。那可是财神爷三平的客人,人家来了说不准就会砸钱到宝亭。到时候大家都有肉吃、有酒喝。

年轻人们虽然有些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老人们的话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听着的。所以一路上这些个年轻人都谦谨有礼,除非陈松伶他们动问否则只是闷头带路。

而这时候。才他们才得以释放一下。一路上梁三平和陈松伶的谈话,他们听不懂却又听得胆战心惊的。现在他们一个月能拿两百多块。比农场里的职工只多不少。

这已经让他们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但梁三平和陈松伶开口就是几百万、数千万。各种大车、钢筋,直让他们头晕目眩。

作为山里的年轻人,他们根本无法想像这到底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那些钱要是运来,能把整个山寨都铺满了吧?!两千万,能把整个宝亭都买下来了吧?!

几个小青年不由得晕乎乎的。今天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冲击太大了。甚至一时之间他们都接受不了这里面的信息量,那些数字直接让他们眩晕。

“三平哥!您喝水……”村里的年轻人们一直都把梁三平当作是偶像看待,是这位年纪不大的青年带着整个宝亭的乡亲们过上了从前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只要是村里的青年,哪怕是年纪比梁三平大一轮的都管梁三平叫“三平哥”。这是一种尊重,尊重的是梁三平带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阿武哥。你就别叫我三平哥了。你叫我三平就好了,不然我这都不好意思了啊!”梁三平笑呵呵的对着这位叫做阿武的年轻人道。

阿武嘿嘿的笑了笑,道:“三平哥,我问下次你出门办事儿的时候可以带着我去么?!”

梁三平听得阿武这么一说,不由得愣住了。阿武还以为梁三平误会了什么,赶紧说:“车费我自己出,一路上我帮三平哥拎包叠被扫屋子。不为别的,就是想跟三平哥出去见识一下!”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感叹,随着年龄的渐长、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年轻人们也开始思考外面的世界了,这个状态是梁三平希望见到的。

只有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自己与外面的差距。也才有前进的动力。阿武颇有些紧张的看着梁三平,至今为止梁三平还没有带过哪个村里的年轻人离开琼岛。

能随着他出去的,都是几个农场子弟。阿武他们虽然羡慕,但却不嫉妒。那是人家有这缘分,很早就认识梁三平了。而且确实人家本事比自己的等人更大。

“其实也是我的错,我早就应该带着你们出去外面见识见识了。”梁三平笑着对阿武道:“但这段时间,我总是忙来忙去忽略了这点。”

“嘿嘿嘿……我们都知道,三平哥你是在为我们、为了宝亭在忙。所以我们都不敢问你这个事情,今天也是见到了这些老板……”

阿武很老实,带着琼岛这个时候年轻人特有的淳朴。心里想什么,嘴里就直接说什么。要是其他人,恐怕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怎么这样啊!看到老板羡慕,拿我做垫脚石是吧?!

但梁三平知道,阿武肯定没有这个想法。这位年轻人更多的是想着能够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眼睛已经睁开了,正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外面的世界。

“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多多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更希望你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再美你的根还是在这里、在琼岛、在宝亭。”

梁三平看着阿武哥,轻声叹气道:“任何时候、到了哪里、做什么,咱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里的父老、这里的槟榔园和田。才是我们的根本。”

“嗯!三平哥!我知道了!”却见阿武拍着胸部道:“我阿武不是那种忘本的人,就算是外面再好,这里才是我的家。我阿爸、阿妈都还在琼岛呢,我不回来还能去哪里?!”

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还没有后来人的那种迫切想要逃离这里、混成个城里人的想法。他们更多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故土难离的感情,这点从阿武能够毫不犹豫的说出这番话便可以探知一二。但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

梁三平现在只是希望,阿武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够不忘本。将来出去后,哪怕是真的想要在外面发展了也能够顾念乡邻之情,多多帮帮琼岛其他出去的年轻人。

“噗通~”此时的陈松伶他们安耐不住了,琼岛本来天气就热。在山上摸爬滚打了半天,他们早就热的不行了。此时见到了水潭,他们自然也想畅游一番。(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