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817章 谁是猴儿?

明贼 第817章 谁是猴儿?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巍峨的城墙下,天色渐渐开始黑下来,低沉的暮色开始笼罩整个大地。

后金军的营地已经扎下来,各处,都燃起了不少篝火,‘噼里啪啦’的直响。

诸多后金军奴才、士兵、杂役,三五成群,聚集在篝火旁,烤着羊腿,烤着猪排,烤着鸡鸭,谈笑着这些天在辽西的收获。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欢喜的笑容。

此役辽西之行到现在,就算是最卑微的汉军旗杂役,至少,也能收获两三只羊,几只鸡鸭了。

若是再幸运些的,说不定还能搞上几个娘们儿。

甚至,自己还能霸占一两个。

这小日子~,真是给个神仙都不换那。

皇太极的王帐附近,也燃起了一堆旺盛的篝火,皇太极正跟他的小兄弟济尔哈朗围坐在篝火旁,说笑着什么。

已经是四月末的天气,北风虽还稍微有些冷,但已经伤不了人了。

皇太极并没有选择在他的大帐内用餐,而是选择了外面。他想尽情的呼吸这自由自在的畅快空气,找寻那种失去已久的天下纵横之感。

哪怕,这是在宁远城下、袁督师的眼皮子底下呢。

“八哥,咱们这样,是不是,是不是有些太过托大了?二哥五哥他们,此时都在咱们百里之外,咱们此时只有不足四千人的勇士,若是,若是明军来出城偷营,咱们很危险啊。”

济尔哈朗虽然还年轻,但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谨慎。

此时,即便后金军已经掌控了完全的战事主动权,但~,因为之前有李元庆给他留下的阴影,他的性子比以前还要更加谨慎,生怕出现任何的纰漏。

皇太极淡淡品了一口酒,笑着看向济尔哈朗道:“是不是心里还有些无法释怀?”

济尔哈朗也喝了一口酒,用力点了点头:“八哥,明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咱们切不可怠慢半分。咱们大金,再也经不起安州那样的失误了啊。”

皇太极哈哈大笑:“小六儿,你可知,此时,八哥为何不让你去打那些小屯堡,积累些功绩和人气,而是始终把你带在身边?”

济尔哈朗忙道:“八哥这样考虑,自然有八哥的用意,小弟不敢揣摩。”

皇太极哈哈大笑:“小六儿啊,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事情,太过小心了。当然,汉人有句老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之所以带你来,而不是让他们来,就是为了让你看看,咱们大金勇士们的威势!就算咱们在这些明人的眼皮子底下作乐,他们~~,也绝不敢出城半步!”

“呃?这……”

济尔哈朗这时也已经明白了皇太极的用意,忙道:“八哥,袁崇焕此人,也算是一个极有机心之辈,以前,八哥你不是评价他,说他像是曹操么?怎的还……”

“曹操?”

皇太极忽然一笑,“或许吧。或许以前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小六儿,现在,我收回这句话。是我看走眼了啊。袁崇焕此人,呵呵。阿斗也。”

但济尔哈朗还是有些不放心,忙又道:“八哥,根据咱们之前的消息,宁远城此时怕是有不下万余精骑。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不要提,是袁崇焕这种机心之辈。八哥,这些事情,咱们还是不要做的太过分,点到为止便可啊。”

皇太极笑着喝了一口酒,点了点头,“小六儿,你说的不错。这也是此次,我并未将后面的俘虏女营带到这边的原因。吓唬吓唬宁远,让咱们的主力走远些,便够了。自然不用再多生事端。”

“八哥,那,那明日咱们还攻不攻城?出征已经快十天了,勇士们都已经有些疲惫了。”

“呵呵。不攻城?”

皇太极一笑:“咱们为什么不攻城?若是咱们不攻城,袁崇焕怕才是不会放咱们离去啊!”

济尔哈朗已经隐隐抓到了什么,但还是稍稍有些模糊,忙问道:“八哥,您,您是说……”

“呵呵。咱们若不给袁崇焕留下些功绩,让他对明廷交差,他又怎的肯轻易放过咱们?”

“这……”

济尔哈朗此时也想明白了事情的核心,却还是有些不解皇太极的用意,忍不住又道:“八哥,宁远城城高强厚,守卫严密,若是咱们攻城,勇士们,难免,难免要付出很大的损伤啊。”

皇太极看了济尔哈朗一眼,忽然微微一笑:“你麾下那两个牛录,不是还有不少忠于阿敏的刺头儿么?”

“呃……”

济尔哈朗忽然完全贯穿起来,一瞬间,背后的冷汗止不住的开始翻涌出来……

…………

次日清晨一大早,后金军便开始了推土攻势。

宁远城头上,袁督师正严密的观察着整个战局,眼眶里,已经布满了许多血丝儿。

昨夜,他几乎是一夜未眠,已经将城内的各项事务,基本都收拾的利索。

在此时,袁督师几乎有十成的把握,就算是皇太极亲临,就算后金军的营帐规模,怕不下两万人,也绝别想威胁到宁远城半分。

这时,赵率教快步小跑着过来,小心对袁督师禀报道:“抚台大人,鞑子的推土攻势已经逼近一里了,炮手们都已经准备妥当,咱们要不要先来一轮,给这些狗鞑子一个下马威?”

宁远城此时差不多有四十多门红衣大炮,北门这边,因为是主要防区,更是有十五门之多,这也是袁督师最大的底气所在。

与大明其他的文臣,只知耍嘴皮子喷人、晚上逗女人之外,就没有啥精通的了不同。

袁督师是东莞人。东莞毗邻澳门。

从幼时起,袁督师便得到了不少与澳门的葡萄牙人接触的机会,对于葡萄牙人这些西方人的犀利火器,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当然,以袁督师的脾气,肯定是看不起这些白毛猴子的。

但袁督师就算只是纸上谈兵,在这个时代,在整个大明的文人精英集团,都普遍堕落腐化、简直是一无是处的状况下,袁督师已经算是极为能干的有才能之士了。

否则,孙承宗也绝不会花了这么大力气,要力挺他袁督师上位。

说来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啊。

孙承宗虽是堂堂的三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出身,自幼又游历遍大明的山川大河、九边各地。

可惜啊!

孙承宗空有一身才华,但在兵事上,他却是真的没有天分啊。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一个地方一二三把手,一把手大权一把抓,二把手行政一把抓,而老孙,却只适合做个三把手,管管党群,考察一下人事儿,平复一下各方的关系,却绝不能让他来做出决断,让他来拍板!!!

是。

辽西的确是孙承宗从辽阳救下了赵率教,而后,由赵率教收复前屯后,聚拢前方辽民,打下的根基。

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孙最大的功绩。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身为当朝帝师、阁老的孙承宗,是个真正的忠义爱国者,真正的民族英雄。

但在兵事上,在手腕上,莫说与于谦、张居正相比了,便是与熊廷弼、王在晋相比,他也是差之千里。

孙承宗在辽西的策略,基本就是一位的笼络为主,却鲜有狠厉手段严惩。

但要知道的是,这是军队,这是部队啊!

慈母多败儿啊!

没有规矩,没有军法,又哪里能成方圆?

更不要提。

所谓的辽西将门、或者说辽地将门集团,在沈阳、辽阳、广宁接连三役大败中,早已经被打断了脊梁,怕是骨髓和大筋,都已经被鞑子抽走了。

因为--------

敢战的将门,敢战的将门子弟,几乎都已经在这三役中尽数力战身亡……

老孙把辽西大势,甚至把大明的国运,交付到这么一帮超级‘马拉松冠军’选手手里,这还能有了好……

可恨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而历史,就这样,轻飘飘的跟华夏民族、跟华夏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跟华夏民族数百年的国运,开了一个让人根本不好笑的玩笑……

此时,听到赵率教的小心询问,袁督师却是缓缓摇了摇头:“不着急,再等一会儿。鞑子的主力还没有上来。杀这些猴子没什么用。赵帅,炮营你亲自盯着,随时等候本官的命令!”

“是!”

赵率教不敢怠慢,忙匆匆赶去红衣大炮区域,准备再仔细检查一遍,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前方,后金军的杂役像是蝼蚁一般,差不多能有个三四千人,正在缓步的往前推进。

只不过,在他们的身后,却只有寥寥的真奴在督阵,仿似并不着急。

如果换做李元庆在这里,怕只一眼就能看出来,狗鞑子的战意并不强烈,这明显不是要下死力攻城的节奏。

此时,袁督师的确也看出了一些不对劲儿,可惜啊,他的眼力,他的经验,又怎能跟身经百战的李元庆相比?

即便鞑子只是杂役在推土,却已经给了袁督师极大的心理压力。

仿似,一个不小心,鞑子就会冲到城头上来,将他的美梦,将他的小命儿,全都收走。

不过,袁督师毕竟不是凡人。

此时,紧紧是凭着本能的感觉,他便已经意识到,此时绝不是开炮的好时机,过早的暴露宁远城犀利的火力,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攻城中,让鞑子有足够的防备。

他必须要再耐心忍耐一会儿。

可袁督师并不知道的是,后金军主力常年与李元庆和长生营对战,对火力,尤其是对火炮的防备,早已经相当完善。

若不是为了给他袁督师留一点薄面儿,给他袁督师一个台阶下,能让他这种选手,继续留在辽西,而不是换上一个像是李元庆这般的强势人物,皇太极怕是连这点杂役,也绝不会留给他。

后金军的推土攻势并不快,很是稳当。

一直到午时中刻,不过才推进到城下八百米左右的位置,筑起了几道简易的土墙。

要知道,此时,土地刚刚经过初春太阳的炙烤,早已经完全化冻,表面看似有些坚硬,但实际上挖起来,根本就不用费力气。

若是后金军主力想攻城,只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后金大兵怕是已经冲上城头了。

但此时,袁督师却浑然不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