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816章 吃鱼刺,不啃骨头?

明贼 第816章 吃鱼刺,不啃骨头?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锦州‘大捷’的消息传到宁远时,已经是次日晌午。

袁督师本来正在午睡。

这些时日,李元庆和毛文龙在朝~鲜的胜利,着实给了袁督师极大的压力。

正如那句老话,‘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

若是没有对比,一切都还有理由搪塞,但~~,有李元庆和毛文龙活生生的功绩摆在眼前,他们辽西这边,就显得相当尴尬了。

要知道,李元庆长生岛部、毛文龙东江部、陈忠广鹿岛部,三部加起来,一年的粮饷,还不到八十万两,简直还不到他们辽西的一个零头啊。

以往,还可以拿山海关、辽西走廊的重要性,来跟朝廷扯嘴皮子。

但此时,李元庆的防线已经推到了盖州一线,毛文龙的防线也推到了宽甸的深山老林子,怎么就不见后金军主力去攻略他们?

朝廷的大佬们虽各有利益,但~~,谁都不是傻子啊。

这就让辽西关于地利位置的重要性上,也开始站不稳脚了。

尤其是皇太极这厮。

明明在年初的谈判时说的好好的,要‘维护双方和平,保持共同利益’,却哪知,这个卑贱的狗蛮夷,这才几天啊,竟然出尔反尔,把他的屠刀举向了辽西。

辽西这些年,虽然花费了朝廷大量大量的粮饷,简直恨不得掏干了国库,号称是练就了十几万强力新军,修建了几百个坚固堡垒。

但~~,别人不知道其中猫腻,他袁督师心中又怎的能没有数?

辽西此时真正有战力的,怕只有宁远一城,可用之兵,也就两三万人。

原本,还有满桂这厮,勉强可以与鞑子一战,可以用来周旋,但满桂这厮简直就是个大刺头儿,经常不听招呼,他袁督师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这厮弄到了山海关总兵的位子上。

冤有头,债有主。

在此时这般事态,满桂这厮,也是绝别想指望上了。

袁督师简直不敢想象啊。

万一,若是万一,锦州城被鞑子攻克,那,那他到底该如何向各方交代啊。

好在,好在他还有宁远城。

宁远城是他亲自督阵建造的军城,粮饷充裕,城内有近三万精锐,几十门红衣大炮,而且,麾下将领,皆为他袁督师马首是瞻,这也成了袁督师最后的底牌和最大的底气。

只要宁远城不失,他就还有机会,他就还有余地,继续与朝廷讨价还价。

不过,就算有宁远城的底牌在,但如此多的纠结,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也快要将袁督师压的喘不过气来,导致他肝火极其旺盛,这些时日,他简直是夜夜失眠。

好不容易,待到中午忙完了,袁督师正准备小憩一会儿,养养精神,却突然听到外面欢呼雷动。

袁督师本来正要发作,好好教训下这帮不开眼的卑贱下人,却骤然听到了锦州大捷的消息,登时不由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

片刻,他的心腹老仆也顾不得礼数了,满眼热泪的冲进来:“老爷,大捷,大捷啊!祖将军在锦州城,成功击溃了鞑子的攻势,缴获鞑子首级七十三颗啊!”

“捷报在哪里?快拿来我看看!”

就像一个天天被银行催债、已经快要潦倒到破产的小老板,就在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中了彩~票……

袁督师简直像是瞬时吃了一剂强心剂,要飞上天,跟太阳肩并肩……连他最在意的规矩礼数也顾不得了。

老仆不敢怠慢,赶忙将捷报递到了袁督师手里。

袁督师快速扫视一遍,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但片刻,他的眉头便紧紧皱起来。

但他袁督师是何人?

没有关系、没有后~台、没有地位,就凭着一个末流功名,一股子热血冲天的劲头,独自一人,跑到辽西扎根十几年,独自默默忍受辽西凛冽的风霜,简直餐风露宿。

对所谓的‘规矩’,还能有人别他玩的更溜儿?

“传本官军令,即刻召集各部文官、游击以上军官,来官厅议事!另~,将捷报通传全城!”

“是。老爷。”

老仆不敢怠慢,慌忙出去忙活。

看着老仆远去,袁督师紧紧握着手中祖大寿的报捷文书,又仔细查阅了几遍,眉头登时皱的更紧了。

虽然这报捷文书,辞藻极尽华丽,让人看了简直热血沸腾,但袁督师又怎能看不出其中猫腻?

祖大寿底气不足啊。

堂堂‘大捷’,却才只有七十余级首级,真奴才二十几级,这……

要知道,锦州城可以有精锐战兵一万五千余啊。还不算上周边的屯堡呢。

但袁督师也明了,祖大寿虽是号称‘宿将’,但实际上,这厮这么多年了,远远没有拿得出的功绩,要不是辽西这么多人力挺他,又怎的可能轮到他坐到锦州副将的宝座上?

还好。

还好啊。

祖大寿和他们祖家一门,总算是没有让他失望,把锦州给守住了。

守住了锦州,他袁督师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宁远这边,有他的心腹爱将赵率教亲自坐镇,可远非祖大寿这种‘二把刀’可比,只要鞑子敢来宁远,他袁督师将祖家拿不到的首级,补回来便是!

而现在,他必须要把这股‘风势’发挥到最大!

…………

有了锦州‘大捷’的风潮,再加之他袁督师炉火纯青的运筹帷幄,宁远城一时士气高涨,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斗志,就等着皇太极的后金主力送上门来找死了。

可惜啊。

让袁督师大跌眼镜的是,他足足等了五天,黄花菜都快要凉了,他都以为皇太极和后金主力可能不会来了,在四月二十七日傍晚,皇太极的后金主力这才姗姗来迟,抵达了宁远城下。

而与此同时,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甚至包括宁远周边,数不尽的屯堡失守的消息,却像是黑白无常的催命符一般,止不住的纷飞到他袁督师的手中。

此时,宁远城北城墙。

袁督师正在关宁新贵、宁远城新任总兵官赵率教的陪同下,查看着不远处后金鞑子的阵营。

其他一众文官、军官,都知道袁督师此时心情不太好,都隔开了两人十几步的距离,一起小心查看着底下后金军的阵营。

一处挂着厚实悬户的垛口边,赵率教小心对袁督师汇报道:“抚台大人,此时,咱们接到消息的屯堡,就已经有五十余个,仅是这些屯堡,怕,怕就不下三万余人。若是再算上那些没有消息的屯堡,怕,怕至少得四五万人啊。大人,这些卑贱的狗鞑子,他们的目标,恐怕……”

赵率教还要说些什么,袁督师却冷冷的扫了他一眼。

赵率教登时便闭住了嘴巴,大气儿也不敢再喘。

此时,赵率教虽然是关宁军的第一号红人、关宁军集团实际上的构造人、辽西最大的地主,可以说在辽西一手遮天了。

但赵率教非常明白,他的底子,并不太干净。

尤其是孙承宗去职之后,朝中隐隐有不少人,对他已经非常不满,将辽饷的主要矛头,都推到他赵率教身上,想让他赵率教来背这个黑锅,当这个替罪羊。

他赵率教又不傻,怎的肯让这些人如愿?

庆幸的是,这几年,他与袁督师的关系一直非常不错,而袁督师自五年宁远大捷之后,气势正猛,简直要一飞冲天,他赵率教又怎的可能会放过这根‘金大腿’?

与底层武将、或者说基层、中下层的武将不同。

赵率教早在当年收复前屯时,便已经在朝中挂上了号。

正如那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名声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但与此同时,却也隐藏着非常大的危险。

但此时毕竟不是显皇帝年间,边关很太平,有一战的闪光点,就足够人吃一辈子。

就像是后世的明星,哪怕你是八十年代就出道呢,就唱红了一首歌,却足够你吃一辈子了,还美名其曰------‘怀旧经典’。

此时的九边,因为后金鞑虏的威胁,辽地首当其冲。

再直白点说,你名声大,升官容易,却也是要直接负责任的。

失土之责,可不像是唱歌跑调那么简单啊。

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此时毕竟不是崇祯中期以后,武官集团已经做大,朝廷已经对武官们没有实际的限制办法,崇祯皇帝只能是拿文官的首级来撒气。

此时,一旦出现了问题,十有八~九,是要用武官的首级,来做这替罪羔羊啊。

值此时节,赵率教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是牢牢抱紧了袁督师的‘金大腿’啊。

赵率教虽然没有说完,但袁督师又怎的能不明白赵率教的话音?

很明显。

鞑子并不是冲着锦州和宁远来的啊,而是,周边这无数的小屯堡啊。

袁督师虽是自傲,但他可绝不傻,否则,也不可能一路走到今天,在大局观上,他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片刻间,他便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因由。

恐怕,朝~鲜毛文龙、李元庆两部的捷报,并非是空穴来风啊。

若是皇太极还有余力,又岂能会像是这叫花子一般,只挑这些小鱼刺儿,而不啃锦州和宁远这大骨头?

一瞬间,袁督师忽然愈发恨极了李元庆。

这个泥腿子,简直就是个丧门星啊!

不过,此时,箭已经搭在了弦上,大局还等着要收拾,袁督师也没有心思再去想李元庆,冷冰冰对赵率教道:“鞑子来者不善,想来,不日便会攻城。尔等务必要做好完全的防御准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