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学霸终结者 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权顺虞发现妹妹有些不太正常,吃过晚饭后就闷在屋里,一会儿又端着笔记本跑到了阳台上,怎么看都是心事重重让人不省心的样子。

在家里,权顺虞的收入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妹妹宝儿。他们的父亲是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司的一名处长,分管外国文化产品与版权的引进审批工作,按照中国人的等级来分,那就属于县处级干部。一共有三个孩子,两子一女。

大哥是70末的人,安静沉稳,业余爱好做个钢琴手,本职则安安分分跟着老爹混公务员。权顺虞是80初,比小妹宝儿大了六岁,心思活络,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创业了。利用老爹的关系开了家音像、影视作品的版权引进公司,既管经营又做监制。主要搞国外大片和音乐的引进生意、顺带着捎点儿本土新人,四五年里,竟然也赚出了三四十亿韩币(两千万人民币)

韩国人也有以-权-谋-私——或者说,这是东亚各文明的通病,怎么都治不好的。北棒三世传承,弯弯父死子继,南棒也有前总统的女儿当总统,日本也有前首相的外孙当首相。

只不过,法治稍微好一点的国家,毕竟做事收敛一点。前总统下去后被贪-腐问题挖出来不得善终的例子有好几个,韩国官员们也不敢太出格。

权家没指望靠老爹收人钱给人办事儿,但是近水楼台这点“主观能动性”的好处也足够吃用了。别人要审批好久才能拿下来的版权引进,通过权家的公司代理就特别流畅。一来二去各大外国片商和音乐公司自然知道门道,遇到生意就照顾权家,代理费中介费这些合法收入自然源源而来。

作为圈里人,权顺虞知道小妹昨天摊上事儿了,今天回国之前,还在东京开了简短的发布会澄清情况。一开始他自然是对那个让小妹惹上事儿了的男人很是愤慨,可是听说了对方身份之后,又有些不敢愤慨。

权家的家业,刨除宝儿这些年的私房收入,往大了说也就一亿多人民币的规模,在人家初音集团眼里啥都不是——宝儿只能算是一个出身家教都还不错的富家女,谈不上豪门女。

在权顺虞看来,如果那个顾莫杰肯明媒正娶,那家里肯定不会反对妹妹和他交往的,怕就怕……

如此想着,权顺虞不由自主就隔着窗帘凑到了阳台门边,透过门缝探听,很想看看两人的友谊是不是真如妹妹公开宣布的那么纯洁。

……

宝儿开着摄像头,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身边,屏幕对着星空。她本人则大腿并拢、小腿外分,安安静静地用公主坐的姿势,跪坐在一旁的软垫上,手里拿了一罐啤酒。一边喝,一边问:

“你为什么要在给我准备的说辞里面,加上‘可昭日月’这四个字。我看过中国的武侠小说,那似乎是杨过对程英说的。我和你的友情还没熟到那种程度——别用什么‘我自以为和你是一类人’这样的理由搪塞。”

屏幕上的视频窗口里,倒是可以看到顾莫杰的脸,他显然是在书房里,跷着腿坐在转椅上,一幅以手支颐的思想者状。

“原先确实交情不太熟,但是这几个月我听了你不少歌,觉得越来越喜欢那种风格,也越来越理解你了。倒不是区区那几次见面导致的。听一个人的歌,也是能了解一个人的。我能够听出许多种多变的创作风格,听出不甘于卖唱片的桀骜。”

“这么说,你现在是我的粉丝了咯?”宝儿抿了一口,淡淡的说,“我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就个人的恋爱观问题接受媒体采访。当时我只说了两句:想要尝试谈一个,但是不希望对方是我的粉丝。你现在已经是我的粉丝,我倒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把你变成‘友达’了。”

权宝儿身边会缺少男人追么?显然不可能,但是她确实有一种“型男终成友达”的技能,一个个切得很帅很炫的男生凑上去,都被轻易地太极推开,变成了好兄弟。

圈外人实在看不懂她的品味。

“人是会变的,后来呢?你一直都是坚持这种标准和恋爱观的么。”电脑另一头的顾莫杰问得很平静,既没有窥探的急切,也听不出失落或者庆幸。

“后来半年里,陆陆续续接触了两个男生——其实也算不上谈,只能说是接触。对方条件不错,也有诚意,直接拒绝太伤人,我就电话短信地聊了个把月——最后觉得不合适,就没答应。从那以后,我给自己的恋爱观加了两条新的要求:

第一,可以是娱乐圈内的人,但是不能是歌手和舞者,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剧作家什么的。因为我自问在歌舞方面的才艺和创造力已经算是顶尖的了,我觉得这世上没有男人可以在这些方面打动我,让我惊艳。第二,要会喝点酒,有点深度,有自己的特立独行。那些模板化的‘量产型’男生我看不上。

至于‘不能是我的粉丝’这一点,我始终坚持着。一个男人如果成为了我的脑残粉,我还能指望他为我的生活带来什么亮色?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自尊,才能谈爱别人,敬人。这世上不该有任何一个人,因为崇拜他人而在对方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也许是我太严苛了吧,执行这个新标准之后,一年半里都没有再遇到可以入眼的男人。”

“帅气!敬自尊!有想法。”

顾莫杰拿过一杯红酒,对着电脑屏幕磕了一下,宝儿这边都可以听到耳机里传来的响动。她跟着拿易拉罐在电脑上碰一碰,把罐子里剩下的残酒一口闷,再重新拉开一罐。

脑袋有些昏沉起来,不过宝儿并不担心。反正是在自己家里一个人独处,喝醉了怕毛线,顾莫杰也不可能从屏幕里跳出来。迷迷糊糊之间,她听到顾莫杰又在电脑那头自言自语。

“提到粉丝的自尊,我一直觉得,中韩这些国家的娱乐文化实在不太健康,和欧美没法比。欧美人里,巨星的脑残粉要少得多。或许有些粉丝依然很愿意为偶像花钱,但那也是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的。极少出现和东亚国家这般为了偶像不管不顾的脑残行为。

而且他们的娱乐产品流行度方面也更加理性,热门的歌手和演员明星都各擅胜场,有自己独门的特色。绝少出现几个超级巨星短期内垄断绝大多数粉丝、然后一两年后又流星一样陨落不红的局面。”

顾莫杰说的绝对是事实,如果历史继续演进下去,证明他观点的例子就会越来越多,从东方神奇,到这个那个组合,再到后来的exx,甚至拍韩剧的‘都教授’、宋终基,很多极火的韩星,乃至后来的网红,在火的时候火得让所有同行甚至前辈牛人窒息,但是一旦过了这一波,马上人们就去改火别的了,那些火人简直是在用一生铸造那么一两年的火。

这就是韩式工业化造星的恶果,批量化,套路化,缺乏个性,缺乏用户黏性。就和那些某点上的仿写准大神,火了一本书之后重开,泯然众人矣——因为他们都做了资本的零件。甘心做零件,自然可以一时爽地获得足够的宣传包装资源,但是做了零件,就要有“零件是可以被标准化替换的”觉悟。

宝儿有点晕乎,干脆直接躺倒在垫子上,看着星空说:“你又要推销你那个‘韩国人只会向中国推销传奇、奇迹、外加导致‘仙-后’这种脑残粉的‘东-方-神-奇’组合’的理论了?拜托,东方神奇好歹是我一家公司的同事,留点面子呗。再说了,吐槽谁不会。吐槽商业片一百遍,也不见得就能卖出去一部艺术片,一点建设性都没有。”

“我当然不仅仅是吐槽了,我觉得这是有深层原因的,而且到了我这种地位,穷尽数年精力,略微改变一下这种现状,也不是不可能。”

好大的口气!宝儿听得酒都醒了几分。难道顾莫杰真以为有了几百亿资产,就能改变中国人或者日韩人民审美不成?如此想着,宝儿的语气不免有些揶揄。

“那倒要聆听高论了。”

“我觉得,在美国或许不会流行起类似于‘月亮之上’这样的‘神曲’,也不会流行起‘传奇’这样的游戏。究其原因,欧美人是先富起来、先建立了差异化的精神消费需求,然后才通了网。而东亚除了日本之外的国家,则是还没来得及富起来,就先通了网。”

“然后呢?”

“然后当然是为各种以传唱难度低著称的乡土风音乐和以练级枯燥著称的网游,提供了病毒式扩散的土壤。”

“我没太明白。”

“就像在中国,刚富起来的人还以穿‘驴’牌为荣,但是过几年,等到驴牌被菲佣级别的人穿滥之后,有钱人就不会满足于用驴牌装逼了。或许10年之后的中国,会和10年之前的台弯那样,以‘追求小众品牌、追求设计感、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为目标,体现自己的品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首先要有满足生存(生理、安全)需求,那叫温饱;而后才是社会尊重需求,那叫小康;最后才轮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多数中国人,还停留在把80%的钱用在生存需求上、把20%的钱花在文化与社交尊重上的层面。所以文化娱乐的消费只停留在‘有容易唱的歌可以听’、‘有容易看懂画面又绚丽的电影可以看’、‘有简单上手画面也不错的网游可以玩’,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但是在美国——我不知道你去过几次美国,对那里熟不熟——我看到的是人们只把20~30%的钱花在生存上,虽然他们也天天欠债、还贷款,可是那些钱都是用在自己的发烧爱好、个性追求上面。只有一个国家的人民普遍到了这个层次,这个国家的小众文化定制产业才会发达起来——就像穿驴都穿不出个人个性了,别人看到你穿驴也丝毫不尊重你甚至鄙视你了,你才会追求高档裁缝的私人定制。

一旦社会到了那个层次,大家就会以听‘洗脑魔音’为耻,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不理智的偶像‘脑残粉’。一个有大神的社会,是大神的幸运,但是是社会的悲哀,因为这个社会还不需要个性,人们还在为物质上稍微活好一点奔忙,没空理会自己的‘分别心’本能。”

宝儿听得很认真,全程没有插嘴,但是说实话,这番话她理解起来少许有些困难了。她是个很聪明的妹子,小时候成绩很好。但是作为艺人,因为出道太早,正式读书读到初二就不读了。后来虽然参加了韩国外侨学校的高中毕业考试,但是后面几年都是自己唱歌写歌之余业余自学的,对于社会人文的理解,则几乎全靠个人丰富的阅历支撑。

顾莫杰今天说的这些,显然太务虚了。

“你是说,有我这样的人,或者如你们中国有周洁伦那样的人,红极一时,是我们个人的幸运,但是是国家的不幸么。”

“不是这个意思。”顾莫杰在镜头前把玩着高脚杯,目光虽然看着屏幕,却没有焦距,似乎他的双眸焦距对准的是一个很深邃辽远的所在。

“艺术的创新,当然要契合社会形态的层次。95%以上的人民还在以生存为主要追求的时候,盲目提供阳春白雪的东西当然是不切实际的。能够在媚俗的基础上,稍许微创新一点,让世人在可以看懂的前提下,微微提升一些个性和文化内涵,比创新那些曲高和寡的东西,更值得尊敬。

据我所知,前年中国国内就有一个原本挺孤高的音乐人,高小松,看了方文山的词之后,一时彻悟了不少,写了个通俗的、又微微历史风的《彼得堡遗书》,虽然俚俗了一点,但是至少让更多人愿意去品味历史。去年还有个在论坛上连载的家伙,写了个《明朝那些事儿》,真较真专业性、准确性,不值一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微创新在‘增加受众土壤’方面的成功。没有这种人奠基,某些氛围就只在专业学术的圈子里打转、不能让人民引起兴趣,不也是一种遗憾么。”

“那你究竟想说什么呢?”宝儿的目光有些游离,似乎顾莫杰的话引起了她的思考,又让她抗拒。

“我想说的是,这些东西的存在,包括你的歌,周洁伦的歌,一切‘让高雅更通俗’的东西,都是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的,至少在历史的这个阶段,我们绕不过去。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只追求这些,中国人和韩国人也总有富起来的那一天的,总有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一天的。

我们不可能听二十年‘月亮之上’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民族也不可能停留在‘20年后还有那么多脑残粉’,当大多数人物质生存无忧、还有余力追求自己的个性和分别心;当随着技术的进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变得相对容易得到。到了那一刻,今天的娱乐模式也好,传媒模式也好,互联网社交模式也好,都会被推翻。

马风、马花藤、拉里佩奇,甚至是李休满,这些人已经老了,他们的事业到2020年代就差不多巅峰了,他们可以不用考虑下一个时代、一个人人不愁物质生存时代的社会需求形态。但是我们还年轻,我会在2020年代之后,继续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所以今天马花藤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盗版也好,山寨也好,我不能做,我要珍惜自己的名声。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属于他们,分出巨头、跑马圈地结束之后的精耕细作时代,属于我。”

宝儿哑然失笑:“你还想做世界首富?”

顾莫杰不屑:“世界首富算啥。如果仅仅做一下世界首富,我现在就不用这么拼了,那些下作的手段都可以随便用。巴菲特也做过两年世界首富,墨西哥某电信大亨也做过世界首富,可是这些人后人记得么?连做了十几年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后人都不一定能记住。因为他也没法做一辈子世界首富。互联网时代,‘一代人’是没有20年的。我要做,起码也要追求‘做40年世界首富’,而不是流星一样做一下就满足。”

听了顾莫杰的话,宝儿既没有惊讶,也没有艳羡,更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珍惜名声呢?你会被束缚住手脚的。”

“你觉得,只要你卖过‘驴牌’,当人类的个性化需求觉醒的时候,别人还会去买你的么?哪怕你转型了。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你随随便便改弦更张的。污点会跟着人和企业一生,品牌积淀、个性化口碑是要用一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塑造的。

如果转型那么容易,就不会有拿破仑说‘当你某一场战斗失败了,不是因为你昨天疏懒了,而是很久之前你疏懒了’,就不会有马风说‘中国企业,想今天做事情、明天就赚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你只有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做什么会赚钱,然后提前五年十年就挖坑布局起来,等到人类五年十年之后跳到你的坑里来’。

光是和人比聪明,这个世界的聪明人太多,你的成功率,充其量也就是股市里那些短线高手。唉,不说了,前面的话你都听不懂,这儿估计你就更不懂了。真不好意思,除夕夜还耽误你这么多时间,和我这么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瞎聊。”

可惜,顾莫杰又料错了。

宝儿望着星空,呢喃道:“不,我完全懂。努力一下就看得到进步、看得到成果的事情,谁都能做。世上最难的,当然是那些哪怕你努力了,也不一定看得到进步和奖赏的事情。这种进步和反馈的奖赏延迟越久,毅力崩溃的人就越多——我在s-m公司看到无数人,因为练了一两年,一点被选中乃至火的趋势都没有,就放弃了。我只是在这方面比较迟钝,哪怕吃着苦,一点前途都没看见,照样能拼下去,所以我红了五六年——否则,说不定在我拿到日本唱片销量榜冠军后的第三年,我就疲惫了,松懈了。”

多少一夜成名之人,又流星般陨落?给人做零件,被资本替换,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则是很多人登顶之后迷茫了,没追求了。从这一点看,宝儿能够原地踏步三四年都没有产生“独孤求败”的寂寞感,继续努力,继续创新,继续以自我为对手,突破自我,实在是一个毅力非凡的人。

在国内,其实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周洁伦已经当了华语乐坛教父,其实后面这些年的拼杀,他是在以谁为对手呢?他在希望超过谁呢?没有人可以超过,除了自己,没有目标。这就是为什么长跑里面,领跑的人最累的原因,领跑者,完全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体力分配,不知道还该更拼多少。

“帅气!敬毅力!”耳机里传来潺潺的水声,是顾莫杰倒酒的声音。他觉得宝儿更加可敬了,实在是人生的诤友和明镜——要是哪一天,他也没有对手了,至少他还可以拿自己当对手。

宝儿躺着懒得动,又扯开一罐啤酒,就这么仰躺着灌下去,倒有一小半顺着衣领流了下去,冰冰地让人阵阵刺痛。

喝完打个酒嗝,宝儿迷茫地问:“那你觉得,当你说的那个时代来临的时候,我这样的人该去干啥呢?难道转型做‘小众定制歌手’么?那太无聊了吧。李叔倒是说,过几年如果觉得唱歌写歌累了,就给公司做理事,提点提点后辈,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反正我已经在日本拿了五年唱片销量冠军了,该得到的都有了,也不图啥名利。”

“当然不错,你不可能唱歌唱到40岁的。提携指点晚辈当然很好,但是也不排除更好的出路。”

“能说说么?”

“比如,为新媒体和音乐自媒体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一个让所有音乐消费者、乃至影视和其他娱乐产品消费者找到自己最爱的筛选渠道。”

“视频拍摄技术的门槛降低之后,拍电影就没有原来拿16毫米胶片时代那么高门槛了,随便一个数码dv都能入门。这时候,我们发现‘有东西可看’不再是影视消费者的瓶颈,而因为视频数量的爆炸、在茫茫视频海中找到自己个性化想要的那个东西,才变成了瓶颈。

音乐录制技术降低、配乐编曲的合成成本降低之后,音乐mv的制作门槛一样会被冲垮,或许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可以靠着灵感哼唱创作那么一两段成熟音乐了,专业歌手更有可能达到数百万人——这里面有绝大多数原本因为实体唱片录制的成本,没法让自己的作品传播开,但是网络技术会砍掉这个障碍。到时候的消费者需求,也会从‘有音乐可听’,上升到‘有符合自己个性喜好的新音乐可听’。

精准的‘个性喜好大数据分析’,就会为用户形成一个‘视频推荐表’、‘推荐歌单’。或许届时,音乐本身会变得免费,但是个性化的书单、视频单、歌单会变成一种量身定做的收费业务——前提是我的大数据有足够高的人工智能程度,而不是通过如今小说和音乐网站的关键词匹配那样生搬硬套,随便点击过一本都市文,然后就无脑地给你推荐‘霸道总裁’或者‘热血兵王’。”

宝儿不由自主地低声惊呼了一句:“作品本身真的会免费?那创作者靠什么生活?版权的概念难道就不存在了么?”

顾莫杰若无其事地回答:“这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吧,或许到时候创作方会从歌单、书单制作者以及大数据提供方的收入里面再分成一大半,相当于是多找了一层中介——但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在这些精准推送出现之前,作者给站、音乐网站的推广分成绝对更高、效率还不如将来的大数据推送那么精确。

任何一个时代,知识产权都是有分享方的。在手抄书时代,抄写资源与创作资源相比,几乎同样匮乏,所以人类从来不收版权费,你要书就借来自己抄。到了雕版印刷的时代,印刷资源仍然不够丰富,古代文人还有攒一辈子钱,自费刻一部稿子出自己的诗集的,也没见多少人收稿费。只有古登堡印刷术成熟、翻印成本远远低于原创、原创速度成为制约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瓶颈时,稿费或者说版税的概念才出现了。

既然如此,当简单创作的门槛极度降低、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之后呢?或许到时候检索到你所要看的作品,比那个创作者创作出来付出的成本更高。那么智能化、定制化的精确检索服务收费,收得比稿费更高些,也没什么不合理吧。

其实这个定律不仅存在在文化传媒和无形资产上,对实体经济一样适用——这些年来,任何实体货物经营者花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成本比例正在越来越高,广告本质不也是一种让别人找到你的手段么?而且广告至少比需求的智能化检索匹配更低效呢,作家、歌手们还不是愿意去花广告费?淘宝店还不是愿意给刷榜费?”

包装广告费……宝儿怎么可能对这一切陌生?她这些年来的经历,已经让她深谙宣传战的残酷了,看似每年上亿的进账,其实绝大多数是在给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赚走了,或者打点了媒体。

如果欧巴说的那个时代真的来临,或许娱乐圈就不用经纪公司了吧?只要一堆solo的自媒体歌手,直接为一家智能检索与推送的平台打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作品、等着被同好者推送到手上、形成同好属性者的个性化小圈子?

如今这个时代的成千上万家经纪公司、包装公司,就相当于旧时代的shoppingmall,顾莫杰口中的智能化数据推送平台,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淘宝,而且更智能。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大数据,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从技术上实现。

“听起来好像挺美好,我会陪着你看到那一天么。”

“你如今正如日中天呢,还是再唱几年歌、卖几年唱片吧。等你哪天拿日韩唱片销量榜冠军拿到空虚寂寞了,想改行了,再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份让你觉得人生更有意义的活儿干的。技术的问题你解决不了,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做理事,帮我引领一下创作指导的方向——不要去试图理解这个岗位,因为这个岗位目前地球上还不存在。它只会随着新技术氛围的形成而产生。或许五年之后,它就出现了呢。”

“好,如果五年后我唱累了,就去投奔你。”

宝儿说着,露出了一丝很欢欣的微笑,似乎和五年前第一次拿唱片销量榜第一时那样。

除夕的钟声敲响了,宝儿心中一惊,对着耳麦最后说了句:“晚安,都过了守岁的点了。我去收拾一下,一会儿要祭祖呢。”

“好,确实聊得太久了些。”顾莫杰那边,说罢也关掉了qq聊天窗口。

宝儿心中微感空虚,拖着被啤酒弄得湿漉漉的衣服,去淋浴间冲了个澡,然后自去祭祖不提。

……

权顺虞没有全程听墙角,仅仅最初十几分钟,就足够让他断定:妹妹绝对和那个顾莫杰没有半点私情,两人从头到尾,充其量只能算风月谈。

那个顾莫杰的眼界,真是深不可测!很多话语,听上去只是荒诞不经地对未来的胡乱展望,但是仔细想想,每一点都丝丝入扣。甚至在现代人觉得某种推论不可思议的时候,顾莫杰就能举出一个“这就和xxx事情在19世纪的古人看来同样不可思议”的例子,把人驳斥得哑口无言。

“这个顾莫杰,不会是和那些穿越小说里的主角那般,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吧?难道是2020年、甚至2030年之后的世界穿越回来的?否则怎么能如此神预言?

不可能!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穿越者,缄口不言还差不多,哪里还敢显摆自己的‘先知’?何况那些穿越者最多记得‘历史结论’,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过程分析?一定是这个顾莫杰本身洞察力太过惊人,一叶知秋,不,简直是一叶知冬了。”

权顺虞想着,心里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开始他多少还有一些富家子的自矜,看到顾莫杰有欺负妹妹的可能性时就要冲上去阻止。现如今,他觉得完全可以放弃抵抗了,甚至应该给老父亲打打预防针,让他也在事到临头的情况下放弃抵抗。

那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奇人,肯定不屑于伤害妹妹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