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章 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案(上)

铁十字 第一章 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案(上)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11月26日,施佩尔在柏林主持召开了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会议,早在会议开始前一周,所有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都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特别是在第一次军备重整案中被砍掉he-111,he-177等多个型号、受容克斯公司挤兑而积压了一肚子气的亨克尔公司事先已放出话来,要好好打一次翻身仗,因为这次他们手里有好东西——受梅塞施密特公司抢夺零式战斗机的启发,亨克尔和容克斯公司对日本海军方面提供的彗星、天山两款舰载攻击机下了大力气,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特别是彗星这款日本在亨克尔公司早年竞标落选的he-118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俯冲轰炸机性能出众,谁都没料到这个日本私生子居然能大放异彩,不但远远超过了当初亨克尔出售时的设计指标与发展期望,甚至比该公司目前开发的新设计还要好。大喜过望的亨克尔公司立即将其当作支柱项目开发,拿到图纸以三班倒的拼命精神进行复原与完善,经过结构补强(日本飞机到德国设计师手上第一件事就是这些)、发动机马力提升后(日本山寨水平到底不如db601的原版),同时再根据新的重量和重心对翼展和机身进行了微调,亨克尔拿出了代号he-218的新型号俯冲轰炸机。

最新款比起斯图卡的数据优越性可就太强了,发动机采用非常成熟的db601e(1450匹马力)发动机。虽然标称数据看上去只比日本版爱知“热田”32型发动机高50马力,但日本人自己都承认热田32型的马力数据很不稳定,最大马力下的无故障时间很短。远不及db601e可靠,在结构与机体补强后重量略有增加,因为该缘故最高时速降到572公里/小时,全重2.78吨,升限1万米,可挂载1枚5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机翼下还可挂载30公斤重的小炸弹2颗。最大航程1200公里,如果将小炸弹位置换成小型副油箱,则最大航程将增加到1350公里以上。

斯图卡与之相比除载弹量有一定优势以外。无论速度、航程、升限均不是he-218的对手,特别是在速度这个领域远远落于下风,在战斗机飞行员眼里,斯图卡笨拙得像头大狗熊。而he-218快得几乎不像一架轰炸机。投弹后轻巧得如同一只天鹅,一个不留神就让他溜走了(历史上马里亚纳海战时,彗星经常冲在零战前面),暴露在防空火力中的时间还不到斯图卡的35%,虽然斯图卡的机体结构和抗打击能力比he-218更坚固,但实在架不住人家跑得快啊。

用亨克尔公司代表的话来说,300公里以上的轰炸作战,斯图卡飞一趟的时间够he-218飞两趟了。但事情通常具有两面性,这种快速特性使he-218在低速状态下操作性能依然很差。除技术娴熟的老手之外根本没法安全可靠的上舰(比日版的操作性能略好一些),不过亨克尔公司目光并没局限在舰载机上,而是投向了东线、挪威和北非战场,意图挤压斯图卡的生存空间,上次会议被ju-88挤压了大批he-111和he-177订单的亨克尔这次决心狠狠打脸回来。

在事实和试飞员评价面前,容克斯公司任何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可怜的ju-87在1943年的生产任务一下子被砍掉了85%,剩余那些订单还是陆军认为ju-87可以合理改装为对地攻击机的前提下力争保留的,亨克尔公司则拿到了2000架订单,施佩尔要求他们在12月31日前冻结技术指标,2月份正式开始量产;倘若他们解决了舰载化问题,则订单可以继续追加1000架。

亨克尔公司的代表长出了一口气,奔驰公司代表也松了口气,无论是否舰载化,至少3000台db601发动机终于有了去处,不至于出现生产后积压在库房的尴尬局面(总动员后奔驰公司的生产能力也上得很快)

低速状态下难以操纵的飞机远不止he-218一种,沃尔夫公司代表沮丧地宣布fw-190a系列舰载机化再次宣告失败,不但起飞时需要的距离超过了招标书要求,降落操作也很困难,几乎不可能在齐柏林号航母上完成,施佩尔对此失去了耐心,当场宣布砍掉了这个项目,沃尔夫公司的代表也没太多失望,因为他的目标本就不在于此,但让他诧异的是,他刚刚拿出有关战斗轰炸型、对地攻击型改进计划而准备宣讲时,却被霍夫曼毫不留情地打断了:“fw-190就是重型、中高空战斗机,以夺取制空权、消灭敌主力战斗机与轰炸机为目标,不允许有一公斤多余重量用于轰炸与地面攻击……所有多用途改型计划一律中止,建议你们在降低重量、增加航程上下功夫……”

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可是,元首……”沃尔夫公司首席设计师谭克博士似乎还想为公司争取一下,但霍夫曼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他笑着解释道,“沃尔夫公司不要去干与本行关系不大的东西,战斗机订单会多到你们根本干不完——您的液冷系列战斗机开发得如何了?”

在第一次航空军备会议上,由于霍夫曼的重视与力挺,谭克博士加快了有关fw-190d项目的推进,与历史上抢不到db601系列而被迫改用jumo213系列发动机不同,由于bf-109系列地位弱化与db601系列发动机产量出现剩余,现在的谭克博士可谓春风得意,无论尤莫公司还是奔驰公司都竞相讨好他,纷纷推出最新款发动机任其选择,甚至还把刚刚设计成功,远未成功定型的新发动机也提供给他,只希望能够在这个新改型上使用自家的发动机,为忽悠谭克博士,尤莫公司拿出了jumo-213e(试验型),奔驰则更加夸张,分别拿出了db603l(试验型)和db603n(设计图纸),在装备了液冷发动机后,新的fw-190机头横截面比采用bmw801风冷发动机更小,但长度突出一块(fw-190d人称长鼻子多拉),同时为了平衡机首重量,飞机加大了垂直尾翼,使整体看上去更加纤细瘦长。

“……换装液冷发动机后,飞机风阻减少,最大速度加快,中高空性能特别突出……”

“停!”霍夫曼打断了谭克博士的介绍,“我不想听万一装上这些新发动机后飞机性能是如何优越这样的宣传——我们是在打仗,大家要现实一点,目前马上能装备的量产型发动机怎么样?”

“jumo-213d和db603a。”

“哪个性能更好?”

“jumo-213d。”

“如果采用试验型发动机呢?”

“db603l优于jumo-213e。”

现在,两家发动机公司代表的脸色都变得很精彩,他们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霍夫曼。

对真实历史上fw-190d的设计与制造过程霍夫曼是非常清楚的:谭克博士一开始就是奔着db603去的,因为实在拿不到货而换用jumo系列耽搁了整体研发时间,后来安装db603发动机的型号称之为fw-190c,而采用jumo系列发动机的称为fw-190d,区别是前者只停留在试验阶段而后者大放光彩,但两者的较量并未简单停留在这个阶段,在1944年末,fw-190c系列发展成为德国活塞战斗机终极型号ta-152。因此,如果想要快速解决方案,则fw-190d是个不错的过渡,如果想要完整解决方案,ta-152才是正途。

他叹了口气,最后拍板道:“我希望半年后能看到液冷版的fw-190量产,奔驰公司或者容克斯公司的发动机都可以考虑,谁家的产品技术更成熟、性能更出众、产量更丰富就考虑用谁家的,希望你们努力。”

这等于是没有定论,无论奔驰和容克斯公司的代表都暗暗松了口气——没定论就说明都还有机会,但霍夫曼下一句话却让他们坐不住了:“我很看好这种新飞机的未来,鉴于我们的防空任务会非常重同时bf-109的潜力即将耗尽,因此他将会有一笔巨额订单。”

施佩尔补充道:“1943年下半年我需要5000架,1944年我需要2-2.5万架。”

“什么?”大家被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1944年一年的数字就几乎相当于bf-109系列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产量!谁吃到了这笔订单就意味着滚滚而来的钱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