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九十二章 曙光(1)

铁十字 第九十二章 曙光(1)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9月25日,当白天的第一道曙光尚未露出地平线时,筹划、准备了几个月,一直不断推迟的曙光战役终于全部打响了,自堡垒战役之后最大规模的进攻重新拉开了帷幕。中央战场炮声隆隆,战车开路,战机铺天盖地。

战线推进得很顺利,开战第一天,德军就全线突破苏军防线,在主要攻击方向——从北起萨兰斯克、南到加里宁斯克的将近400公里战线上狂飙突进,当面苏军纷纷溃退。

9月26日傍晚,战役第二天,南路德军进逼伏尔加河左岸的萨拉托夫;次日下午,战役第三天,北路德军抵达乌里扬诺夫斯克郊外。在两者间的衔接地域,装甲部队推进也极为顺利。当面的红军部队仿佛没什么战斗力,基本就是一触即溃的水平。一开始各部队指挥官还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向指挥部报告本部推进速度多少、战果如何,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苏军从前线阵地溃散后,并没有选择去二线、三线阵地固守,而是纷纷撒开脚丫子撤退,而二线、三线阵地上的苏军部队甚至比一线撤退的动作还快,一听前线接敌,根本不管胜败如何,直接就开始跑路,大量部队甚至连夜渡过伏尔加河撤退。这种态势让德军上下兴奋异常,认为这次确实如元首所说的,解决东线问题露出了曙光——看红军现在不堪一击、如雪崩般撤退的架势,哪还有一点顽强的作风?与莫斯科战役时表现出来的斗志不啻于天壤之别。

不过,与前线指挥官兴奋不已的情况相反,指挥部里的气氛却相当诡异,面对各路战线汇总上来的情报,不用多费力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诡异!这种诡异很快引起了总参谋长蔡茨勒、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莫德尔和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魏克斯的注意:各部报上来的推进速度都很辉煌,三天两夜将总体战线推进了150-200公里,但如果仔细分析研究各部的战报,除地图控制区域变得好看以外,其他战果乏善可陈。

各部报上来的战报大多数是:我部奋勇攻击,消灭、俘虏敌军若干,击溃敌部多少,整体战线前移……损失甚微,比预计时间更快完成作战要求。

每份战报都很好看,但指挥部里的参谋们统计后愕然发现:出动60万大军进攻的战役在如此“辉煌”的成绩之下一共只消灭了不到7万苏军,而且极大多数都是纯粹的新步兵部队,一支近卫番号、一支坦克部队都没找到。更隐隐约约令人担心的是,当地民众也减少了大半,配属德军进攻的俄罗斯解放军很快就将他们掌握的情况报了上来:几天前大部分人都撤走了,退下来的红军部队根本没做停留就越过伏尔加河走了。

“怎么可能撤退这么快?”

“因为几乎没什么重装备,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战利品是一批152mm榴弹炮,不过似乎炮弹也不多……”

9月28日,南北两路同时向萨拉托夫和乌里扬诺夫斯克这两个重镇发动进攻,结果苏军抵抗完全有气无力,仅仅一天一夜就拱手相让,更让德军上下吃惊的是,这两座重要的中等城市中生产、生活设施被破坏殆尽,能带走的物资全带走了,守城部队的主力也在放了一把火以后逃之夭夭,全城上下除了患有疾病、身体残疾或年龄过了70的民众,几乎没其他人存在。根据留下来人员的说法,苏维埃这几个月来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安排撤退与人员转移事宜。

更让德军高层担忧的是,到当天夜里,伏尔加河上响起了持续的爆炸声,红军在主动炸毁各类大型桥梁,而此时最接近的德军部队甚至还有10多公里路程。

这场面让人不由得担心起来,按目前进度,不到5天就完成了战前计划中预定15天的作战任务,原本是让人十分欣喜的事,但现在出现这个局面,即便是最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了,各部长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是在原地等一等呢还是继续按计划推进下去?

“敌人在挖坑等我们跳下去?想用对付拿破仑的手段对付我们?”莫德尔是经历过巴巴罗萨计划实施阶段最初的狂飙突击的,那时候虽然推进速度比现在慢一点,但慢得令人踏实,至少每时每刻都在和敌人展开厮杀,然后乘胜进军,哪像现在,如同一个重拳击打在棉花上,软绵绵地让人很不踏实。

“有多少战果?”蔡茨勒皱着眉头询问道。

“北路大约俘虏了9500余人(含伤员),击毙6000余人……另外大概还有1-2万平民。”

刚从萨拉托夫巡视回来的霍特元帅也道:“南路的情况基本与此类似,真是见了鬼了……”

这么大的战争架势,60万人一口气推进了200多公里、拿下了伏尔加河左岸地区只有这么点战果,说出去谁都不信,一干参谋无不摇头。

“先向元首报告情况,我们变更一下作战秩序和进度,左翼分1个集团军去打喀山。”

“要分兵?”魏克斯元帅一惊,“我以为你会加速推进的,喀山可是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

“正面推进不了。”蔡茨勒摇摇头,“伏尔加河上的大型桥梁全被俄国人炸毁了,要想过去必须架设浮桥,而且必须是大型的浮桥设施,但这都还在二线运输梯队手上呢,运到这里再架起来至少要等5天,这时间我可等不起。”

莫德尔看了看地图,半天后沉吟道:“南路也分兵吧。”

“去打斯大林格勒?”霍特点点头,“我看可以尝试一下。”

蔡茨勒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萨拉托夫再往南就是斯大林格勒,元首一再反对我们去进攻硬骨头,南路部队可分出4-5个师往中间的塞兹兰靠一靠,加强部队间衔接,万一俄国人打过来也有个相互照应。”

其他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蔡茨勒预料的俄军反击显然不会出现,到10月3日,德军顺利占领了喀山,但战果和前几天一样,累计消灭敌军只有1万出头。到现在为止,曙光战役一共打了不到10天,已控制了北起喀山,南到萨拉托夫,整体宽度800余公里的伏尔加河左岸地区,在中央地区打出了一个巨型突出部。

战果看上去很“辉煌”,但所有人有说不出来的感觉——红军不仅撤退了绝大部分兵力,还实施了干净彻底的坚壁清野工作,幸亏伏尔加河河水流量很大、河面又宽,否则德军连找干净的饮用水都会遇到困难。此外,红军还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游击队,运输车队、火车三天两头遇到有人破坏,损坏的物资倒是微不足道,但频频发生的道路被截断却大大延长了运输时效。甚至蔡茨勒最重视的架桥物资和设施所在的列车也被迫延期了一天一夜才到。

分管物资保障工作的东线军需总监施蒙特中将被迫请求魏克斯元帅分出兵力去清剿游击队,但重装备的德军师、团部队如同高射炮打蚊子,清剿效果不太理想,最后还是把这个活派给俄罗斯解放军来干。

严格说来,伏尔加河左岸的战斗到现在为止已全部打完了,胜利完成了曙光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除了歼敌人数,但司令部里众人没半点儿喜悦,全是愁眉苦脸,仿佛打了败仗、情况危急一般。

“要不要逗一逗斯大林格勒的红军,让他们冲出来?”莫德尔建议道,“既然战事进程已发展到快速推进的地步,干脆我们撤退萨拉托夫一部分兵力或者让其他部队往前打,吸引俄国人来进攻我们的侧翼,这样就可以摸清楚敌人的虚实和真实动机。”

“如果敌人不来呢?”

“那就干脆往前打。”霍特元帅道,“我就不信红军能一路败退到乌拉尔山去,不管前面有伏击圈还是包围阵,我愿意先去闯一闯。”

蔡茨勒摇着头:“要出击也不能削弱南北两翼的力量,还是中路突击吧。”

他在地图上迅速圈定了一个目标:“命令第4集团军全体渡河,迅速向古比雪夫推进,3天内我要看到我军的旗帜飘扬在那里!哪怕那里有包围圈,也给我先一头撞进去再说!其余部队随时做好接应第4集团军的准备……”

古比雪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当局确定的第一个迁都地点,大量与军事无关的中央办事机构和外国驻苏联机构都迁往了这个城市,因此算得上非常要紧。蔡茨勒准备用这种进攻来试探红军的底线与方针。

3小时后,最高统帅部的电报发来了:“元首指示,同意你们的大胆试探,如红军有意放弃战线,我军可不再拘束于战役阶段和进度表要求,争取在秋季道路翻浆期之前拿下伏尔加河右岸地区。”

10月6日,德军开始渡河攻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