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77章 言之凿凿

抗日之白眼狼 第77章 言之凿凿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徐彦卓觉得场中气氛压抑,便笑道:“三个就是三个,四个就是四个,袁大人怎么还有三个半之说?不知这半个从何而来?”

袁世凯也笑道:“说实话,这半个人恐怕你们都想不到是谁。”

“是谁?”

“宋教仁!”袁世凯揭开了谜底。

“怎么会是他?”包括徐彦卓在内,在座的众人皆感惊讶。

袁世凯说道:“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前些年,由于大清疏于管理,日本人打上了间岛的主意。间岛在中韩边界图们江以北,大概有10多万平方公里。日本舆论公然称间岛为‘鸭绿江源的独立国’,其霸占间岛的野心昭然若揭。宋教仁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化妆成日本人,冒险打入了日本人在东北的长白山会,掌握了他们欲变间岛为大韩帝国领土的假证据。随后,宋教仁查阅各国图书资料中有关间岛的记载,从多角度论证写成了《间岛问题》一书,以确凿的事实证明间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书成之时,正值中日围绕间岛归属进行谈判,宋教仁及时将书稿由驻日公使转交给了我。因《间岛问题》一书的帮助,大清保住了国土。宋教仁却因此遭受了不白之冤和报复迫害,革命党中有人诬陷他卖党求荣,日本政府怀疑他是大清密探,可宋教仁却从没一句抱怨。”

如果不是袁世凯亲自说出来,徐彦卓还不知道袁世凯居然和宋教仁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听得出来,袁世凯对宋教仁非常有好感,并不像历史上所说的袁世凯视宋教仁为眼中钉。既然是这样,那后来袁世凯就没有必要去刺杀宋教仁。可不是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又会是何人呢?徐彦卓突然觉得这段历史有些扑朔迷离了。

“宋教仁之所以只能算半个,是因为宋教仁仅对日本有提防之意却无仇恨之心,在他眼中,日本人或许会欺侮中国,但若说是要图谋中国,估计他也是不信的。”

徐世昌在一旁问道:“袁大人,你为何言之凿凿,确定中日必有一战?”

袁世凯笑笑:“这个问题还是让徐公子来回答你们吧!”

徐彦卓起身:“袁大人说的没错,中日迟早必有一战。这其中的原因很多,简而言之,日本为弹丸岛国,资源匮乏,要生存必须对外扩充领土,掠夺资源。如今大韩帝国已被其吞并,如要再向外扩张,首当其冲必是我国,日本早就将中国视为囊中之物了。我在日本生活多年,日本的学校教育他们的孩子是这样说的,日本的国土像一条蚕,而中国的国土像一片桑叶,桑叶的存在就是要给蚕吃的。尽管日本野心昭然若揭,不过只要中国不出现内战和割据的混乱局面,日本就无从下手,也不敢轻易入侵我国。”

“假如真有中日一战的那一天,我们又当如何?”徐世昌追问道。

“很简单,战争没有来临之前,韬光养晦,闷头发展,实力才是硬道理!战争来临后,既要有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的信心,又要有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的决心。只要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民皆负起抗日之责,必然使其陷入国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徐彦卓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剽窃着后世的经典论述。

徐彦卓的这一番话不仅让徐世昌等人耳目一新,就是一旁的袁世凯脸上也现出赞叹之意。

“徐公子,关于日本人的事情,咱们今天晚上说得太多了,就此打住吧。我还有另外两个问题,想听听徐公子的意见,不知可否赐教?”袁世凯及时换了个话题,徐彦卓也看出了他考校的意味。

“赐教不敢当,权当抛砖引玉,袁大人您请直言。”

“徐公子,你说我现在是直接推翻清帝好呢?还是优待其让他自己退位好呢?”袁世凯问道。

徐彦卓笑了笑看着袁世凯:“袁大人心中早有定论,何需再问我呢?”

“哦?徐公子这是从何说起?就算我已有定论,徐公子可知是为何呢?”袁世凯紧追不舍。

徐彦卓笑而不语,只是用手指了指北边和西边。

袁世凯点头道:“徐公子不愧是聪明过人,可惜革命党大多都急功近利,只是催着我尽快推翻满清,却都丝毫不考虑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徐世昌看着二人:“袁大人,徐公子,你们二人打的是什么哑谜?”

徐彦卓笑道:“袁大人之所以希望清帝退位而后优待之,而不是直接将其推翻是有原因的。满清当政本身是少数民族,故而对蒙、藏、回等少数民族颇为优待,这些少数民族对满清政权也极为拥护。直接推翻清帝,势必引起其他少数民族恐慌,若引发叛乱,岂不危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众人这才明白,推翻清帝与清帝主动宣布退位之间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徐公子,清帝退位之后,是我袁某人当政好呢?还是革命党当政好呢?”

“说实话,革命党的理念要先进于你,按理说应当由革命党当政……”

徐彦卓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袁克定打断了:“黄口小儿,你怎敢满口胡言……”

“闭嘴!你给我滚一边儿去!这里哪轮得着你说话!袁世凯一拍桌子,向袁克定大喝道。

袁克定怏怏不语,坐回原位。

“家教不严,徐公子见笑了,请继续。”袁世凯歉意地对徐彦卓说道。

徐彦卓笑着摆摆手:“按理说,应该由革命党来当政。但是,此时袁大人当政却比革命党更合适。”

“哦?此话怎讲?”袁世凯对徐彦卓的话颇感意外。

“我举个例子吧,有一人因身患疮疾久病不愈几近膏肓,幸遇良医切除恶疮,大病初愈甚感饥饿。袁大人,你说此时该给他喝米粥呢?还是奉上鱼肉让其大快朵颐呢?”

袁世凯接道:“自然应该是喝米粥。”

徐彦卓笑了笑:“难道这能说米粥比鱼肉好吃吗?恶疮为满清,米粥为袁大人,鱼肉则为革命党。从长久来说,人人都希望能吃上鱼肉,可推翻满清后的中国如大病初愈之人,此时却偏偏只能喝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