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671章 炮轰督府

抗日之白眼狼 第671章 炮轰督府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粤军从广东进入闽地一百里,此时孙文在广东却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护法战争初期,面对当时北洋政府挥师南下的态势,陆荣廷表面上与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合作,军政府当时也要面对军饷缺乏,人心涣散的境地,两派在广州便相安无事了一段短暂时期。待战事稍稳定,桂系与孙系的矛盾,便越发突出。

孙要扩展军政府势力,在广东到处征兵,陆荣廷曾对胡汉民多次提出抗议,军政府于是下令暂缓征兵,不过暗地里各地仍在继续。

1917年底,莫荣新下令各县,将孙系派出的征兵委员当做“土匪”一律枪毙。

12月初,更将军政府卫戍队连长和五十名新兵当作“土匪”处决,孙中山决定发动军事行动教训桂系。

大元帅要动手,可是谁来出兵?至少在法理上,莫荣新是合法的督军,何况莫荣新手里有兵权,观音山上有炮台,炮口正对着白鹅潭和大元帅府,真要打起来,涂炭的是城里的无辜平民。不过孙文主意已定,当时他能指挥得动的兵力并不多,一下想到了程璧光的海军舰艇。

程壁光是广州香山人,是孙文的老乡。年轻时程壁都考入了“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成为了海军军官。甲午海战的时候,程壁光带来三艘粤舰正好在天津出差,于是主动要求参战。程参加了中日海战的几次主要战事,并在战斗中负伤。然而他受的伤不仅如此。他见证了屈辱的时刻,他带来的三艘舰最终两沉一俘,自己甚至不得不亲自击沉搁浅的靖远号。

程壁光带着愤恨。回到了广东,并加入了兴中会。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程壁光逃到了南洋。

1896年,李鸿章去欧洲途径槟榔屿的时候,程壁光拜见了这位主管过海军的上司。李鸿章对这位海军军官在甲午之役的表现格外欣赏,邀请他回国参与重建海军,程壁光于是回到了国内。后从管带一路升迁,直至担任了巡洋舰队的司令。

辛亥革命前夕,程壁光带领着海军远洋舰队的海圻号。开始了中国现代海军史以来第一次远洋。他带领舰船,从上海,途经印杨度洋,红海。地中海到达英国。参加了英皇乔治五世加冕仪式。后又经美国、古巴等国回国。

当时古巴、墨西哥等国正在排华,海圻号的到来,让古巴总统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

墨西哥政府则就排华事件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

在回国的路上,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了舰上。程壁光召集全体官兵表决,结果一致支持革命。

1911年12月,程壁光还没有回到国内,就被在上海聚集的起义海军代表们投票选举为革命政府的海军总长。

海军是辛亥革命和民国初期的重要军事力量。是第一支倒戈参加武昌起义的主要官方武装。没有海军的加入,武昌军政府在清军大举进攻之下。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孙文认为,程壁光是广东人,又是自己年轻时的好友,应该不会阻止自己的计划的。但是孙文错了,此时,湘桂联军正在湖南战场和北洋军激战,程壁光反对此时护法阵营内有任何的冲突。

孙文决定炮轰广州城内的督军府,他要求程壁光部海军向广州开炮。程壁光火了,说道,我是来护法的,不是来参与你和桂系之间的纠葛的,作为广东人,应该是维护广州市民的安全,怎么能炮轰广州城?

程壁光知道,孙文可能会直接对舰长发布命令。于是,下令各舰戒严,不准任何船只靠近。

没多久,孙文的侄子孙振兴企图接近军舰的时候,遭到了炮击。

孙振兴受伤后不久身亡,这让孙文更是怒不可遏。

1918年1月3日,孙文宴请同安、豫章两舰舰长,一通酒水下去,这两人乱醉如泥了。孙中山把反对自己举动的部属暂扣,和自己其他的亲信,带着这两人上了军舰,要他们下令炮轰广州城内的督军府。两个舰长当然犹豫,孙中山于是亲自点火开炮,其他火炮也相继开火。

广州城居民尚在残冬的梦中酣睡,忽然,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划破寒风,惊醒了全城居民,炮声持续了两个小时,依稀还夹杂着零星的机关枪声音。循声看去,炮声是从城外白鹅潭上的军舰发射出来,炮弹越过古城上空,射向观音山上的督军府。

观音山上督军府里,住着新任广东督军莫荣新,他属于桂系陆荣廷的心腹。

广州城内的桂军没有反击,而是任由孙文的大炮轰击,反正也没有几发炮弹击中督军府,死的都是广州城内的百姓。

程壁光在炮轰广州事件中非常愤怒,但他不好拿孙中山怎么办,只好撤掉了两舰舰长的职务,并坚决表示不准海军介入各派军事冲突中去。

1918年2月26日,程壁光坐船在广州海珠码头上岸,突然遭到两名杀手对其胸口开枪,程壁光在大呼抓住他之后,当场身亡。

程壁光是谁暗杀的?成为了疑案,首先义愤填膺的是孙文。他指责是桂系派人杀害了程壁光。孙文以海陆军大元帅名义签署《通告程璧光被刺逝世讣电》,对程壁光进行了高杨度评价。

国会非常会议一致议决为程壁光举行国葬典礼,以酬殊勋,而慰英灵。

护法阵营的各界对程壁光的被害都十分愤慨,要求严查凶手,军政府也决心严办此案。

护法政府还没散呢,就自己打起来了,段祺瑞那个高兴啊。支持孙中山的一些人也非常不满,至于那些南下护法的议员、政客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内讧。

很快,护法各省在广州召开“护法各省联合会议”,这个会议实质上取代了孙中山的军政府,毕竟他们才真正代表了护法派的各路人马的利益,这包括了滇系、桂系,相对独立的黔系、湘系、海军,还包括一批国民党稳健派。

孙文到广东是来护法的,但法却不护他。他在广州被军人排挤也就罢了,现在却连法律的化身议员们也不支持他。留在广东剩下的唯有耻辱,于是孙文在胡汉民、朱执信的陪同下,离开广州登上北上的航船。

好在孙文并没有输到家,因为此次广州之行毕竟收获了一支部队。在归沪途中,孙文惦记着这支部队,于是特意在汕头弃船登岸,启程到大埔三河坝粤军总司令部视察。因为心疼年轻的宋庆龄,乃让她坐船先行回沪,自己只带着胡汉民和朱执信随行。

三河坝,距梅州140里,距大埔县城30多里,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在这里汇成韩江,自古以来就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听说孙文要来,陈炯明和蒋志清等人出城迎接,许崇智正率部猛攻永定,未及与会。

时至中午,众人仍不见孙文一行的影子。蒋志清心中焦躁,向陈炯明说道:“我到前面看看!”

未待陈炯明回话,蒋志清打马便行。

蒋志清沿着官道急奔了二十余里,远远望见三个人影正踯躅而来,居中的正是孙文。

蒋志清见孙文容颜憔悴,步履蹒跚,眼泪刷地流了下来,翻鞍下马,上前握住孙文的手:“先生……”

孙文见蒋志清如此模样,于是笑道:“大男人哭什么?我们三人看天光还早,就没叫滑竿,一是省俩钱,二是也好沿途看看风光。”

蒋志清抹了把眼泪,把缰绳递给孙文:“请先生上马!”

孙文接过缰绳,也不多言,认镫翻鞍,缓辔而行。

蒋志清与胡汉民、朱执信紧跟其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