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664章 退位之后

抗日之白眼狼 第664章 退位之后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1917年8月一个闷热凄然的夜晚,向西伯利亚转移的沙皇一家在300名士兵的押送下,来到季乌曼的河港码头。

克伦斯基在小时曾对长期是西伯利亚首府的、坐落在乌拉尔东山坡上的古城托博尔斯克的总督官邸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他成为临时政府首脑以后,为了拯救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命运,他决定将他们转移到那里过冬,然后待机把他们送往日本。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远离铁路 300多公里的城市,夏天只有乘汽船,冬天只能靠一条冰冻的泥泞道路出入。

运送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火车穿山越岭,向西伯利亚奔驰。

在欧、亚两洲交界处时,尼古拉告诉他的儿子:“阿列克谢,现在,你已真的到了西伯利亚!”

他们在季乌曼下了车,并获悉他们还要乘汽艇继续前往托博尔斯克。

“我在想,我们会不会喜欢这个地方?”当船驶到托博尔斯克时,阿列克谢疑虑地噘着嘴道。

这确实是一处陌生之地,也许对一个孩子是可怕的,因为这座古城坐落在托博尔河与伊尔迪河汇合处的高高悬崖上。

沙皇一家在“鲁斯”号上困了 8天以后,终于获准搬到总督府官邸。官邸布置得很好,屋内没有设看守。但是,几乎在他们刚刚到达不久,这所房子和周围无人的土地就被一排不算太高的栅栏围了起来,他们可以从他们的房间里看到外界。但却不能出入。

为了锻炼身体,尼古拉二世不断地锯着木柴。女儿们忙着做针线活,皇后时而以动人的声音朗诵一些文学作品。消息闭塞。外界发生的一切。他们只能从看押他们的苏维埃士兵口中知之片语。为了打发时光,全家人有时也议论过去乃至家庭的每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功与过、妻子和孩子……

几天以后,当看押沙皇一家的头目科比林斯基把外界新闻带给他们时,沙皇一家所赢得的平静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念,突然消失了。

比林斯基是在沙皇一家坐在一起喝晚茶时进来的,最小的几个孩子刚演完一场戏,他们十分喜欢演戏。没有事的人都是观众。客室里温暖、舒适,茶饮冒着热气,显示出俄罗斯家庭生活的乐趣。

“先生。”科比林斯基说道:“我认为我有责任通知您,我们已经收到彼得格勒发来的电报!”

“说说,让我们听听!”

“如果这些消息确实的话,那么首都可能起义了。列宁可能又回来了。赤卫队已经占据了城市的各个要点。克伦斯基已经逃走。可是。先生,在发电报时,冬宫已遭到从喀琅施塔得开来的一艘巡洋舰的炮击。”

“我的上帝!”沙皇一家人用了一个小时来讨论这消息以及与他们有牵连的问题。

尼古拉确信,还可能有新的电报到达,于是他和妻子回房间去了……

虽然承担尼古拉二世一家花销的临时政府已经垮台,但还没有立即出现财政支出上的困难,因为政治上的变革尚未立即席卷到这里。

苏维埃政权已在整个俄国建立起来。在乌拉尔地区,已经在埃卡捷琳堡和鄂木斯克建立了两个极有影响的政权。但有2 万居民、27座教堂的托博尔斯克城却仍充满着古老宗教的狂热。冬天和革命同时来到。这座城市已不再是世外桃源了。

尼古拉和他的助手们每天都在分析得到的情报。他们对克伦斯基的惨败进行着毫无结果的辩论。克伦斯基在率领残余部队占领彼得格勒未遂以后,便逃之夭夭。而列宁仍然是他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他已不再指望已经拒绝他去避难的英国人。更不寄希望于美国人,虽然他们的舰队已经集结在北极圈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些争议不休的人们都坐在餐厅里。

客厅里的皇后现在很少过问政治,她正在给儿子阿列克谢打长统毛袜。

这几天,阿列克谢一有机会便到院子里滑雪玩。尼古拉的长女奥尔佳发现父亲的心绪大为好转,母亲的脸上不知为什么也放出了光彩,这使她大惑不解。于是,她只好请教忠诚的家庭教师吉里亚尔先生。原来沙俄旧军队有300名军人来到季乌曼,准备用武力拯救沙皇一家。

就在临时政府派员把前沙皇和皇后带逃到距鄂木斯克城西 100公里左右时,骑兵押运队被鄂木斯克苏维埃成员拦载住,把他们关押到埃卡捷林堡。

6个星期以后,沙皇的儿女们被接来关到一起。

他们失去了自由。除了他们每天日常简单的锻炼时间之外,其它时间都被限制在顶层各自的房间内。即使是去厕所,也会有布尔什维克卫兵陪同——对女人和女孩们来说,这是极不舒服和尴尬的时候。

每天早 8时,沙皇一家都要起床,穿好衣服接受视察和点名。如果是交上好运,早点可能有黑咖啡和不新鲜的面包。

然后,他们一直要等到下午2点才能用上正餐,有时比这还晚。他们虽说有一位女厨师和侍者,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烹饪。食物是从苏维埃的一个集体食堂弄来的。

下午,前沙皇和他的女儿们沿着院墙散步。他们可以望见在监禁他们的这所房子的屋顶上,有红旗在飘扬,在距他们很近的耶稣升天大教堂大圆屋顶的十字架周围,架起了机枪。

有时,他们怀着某种兴趣,倾听着监狱四周 生命和自由的声音。

埃卡捷林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煤矿城市,大多数房屋都是木质的,只有一层楼。苏维埃已牢牢掌握了这个城市的大权,契卡总部便设在市中心。

契卡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称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契卡拥有很大权力 ,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

监禁部队已由契卡和工人赤卫队替代,外卫是当地的工人赤卫队,他们对沙皇一家充满着仇恨。

当局已不再允许沙皇一家读报,所以,沙皇一家全然不知无情的镇压正在俄国展开。但是,从栅栏另一面的喧嚣声中,他们知道整个城市都在沸腾。

一天下午,当一个卫兵跑来把他们带回屋里以前,他们甚至听到一个男人高喊:“捷克人已到了季乌曼西部!”

原来,捷克军团发动叛乱后,企图营救尼古拉二世。白军渐渐对叶卡捷琳堡形成了包围之势,这里的情况变得十分紧急。布尔什维克军认为,一旦叶卡捷琳堡失陷,沙皇被救走,那么,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就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布尔什维克党人想过把尼古拉二世带到莫斯科进行审判;现在,白俄罗斯的兵力正逐步逼近包围乌拉尔地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认为沙皇一家的存在,为保皇派发动内战提供了危险的号召力。

在莫斯科的尘世上帝对尼古拉一家下达了死亡令。但是,苏维埃政府对此也有争议。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下令处死13岁的孩子。许多人对这个死亡令从道德上、从政治上都提出了质疑。党的第二号人物、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则坚持这一决定毫无问题。他认为:杀死沙皇的子女,也许不符合道德,但它符合革命的利益。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道德。托洛茨基自己就习惯于扣押沙皇政府的军官家属。如果这些军官有任何不忠,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枪毙这些人质。

7 月16日,形势紧张起来。尼古拉二世身边的人都被调离。当他和女儿们在院子里散步时,一阵阵不寻常的嘈杂声告诉尼古拉,那是士兵在栅栏旁边架设大炮和机枪。 教堂圆屋顶上的机枪,正虎视眈眈地瞄准他们这个方向。尼古拉一家接到命令,不许靠近栅栏,然后被带回屋去。

这天晚上的晚饭与以往一样,围在桌旁吃饭的有尼古拉自己,他对未来很担忧,脸上因为过杨度紧张而布满了皱纹;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看上去也老了许多;还有他们的孩子:22岁的奥尔加、21岁的塔蒂阿娜、17岁的玛丽娅、16岁的阿娜斯塔西娅、13岁阿历克谢。

他们围坐在餐桌上默默地吃完了晚餐,吃完晚餐后,尼古拉做了祷告,沙皇一家便被遣散回各自的房间里了。

傍晚,天还没有黑下来,以往的活动已玩不起来,埃卡捷林堡沉浸在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沙皇夫妇和孩子们都已分别入睡。

一个小时后,尼古拉二世被叫起,说是要到别的地方。他又走下楼来,唤醒孩子们。

为了预防万一,女孩子们赶紧把宝石塞进内衣裤里。但她们不知道,这已经毫无意义。

“出了什么事,爸爸?我们到哪去?”长女奥尔佳问道。

“他们想叫我们离开这里几天,捷克人可能包围了这个城市,已经离这里很近,我猜想他们担心有人来救我们。”

很明显,尼古拉二世很焦急,很兴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