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654章 退出战争

抗日之白眼狼 第654章 退出战争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退出欧洲战争。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便向英法等国提出了和平建议,列宁的建议被协约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徐彦卓阁下,协约国不同意退出战争,这可如何是好?”列宁满脸愁容地看着徐彦卓。

“列宁同志!”徐彦卓对“同志”这个称呼并不陌生,所以叫起来并没有什么不习惯:“退不退出战争的决定权在您这里,而不在协约国同意不同意!您完全可以和德国单独进行和平谈判!”

列宁眼前一亮:“是呀,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和德国谈判!”

徐彦卓微笑点头。

“只是……”列宁有些犹豫道:“德国会同意和我们谈判吗?”

“德国现在正在为两面作战而头疼,俄国退出战争对他们可谓雪中送炭,若您是德国皇帝,您会不同意谈判?”徐彦卓鼓励着列宁:“再说了,不试试您怎会知道他们是什么想法呢?”

“对!的确要试一试!”列宁终于下定了决心。

12月3日,德俄两国在布列斯特开始谈判,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反对签订和约,主张继续世界大战。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

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

果然,德国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

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

“列宁同志,你放心。这件事情交给我了,托洛茨基的工作我来做!”在这个危急时刻。徐彦卓又出现在了列宁面前,让列宁感动不已。

徐彦卓从列宁那里离开之后,就到了托洛茨基处,他以一套以空间换时间的理论迅速说服了托洛茨基。

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任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

苏俄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坚决支持列宁,托洛茨基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也表示支持列宁。在托洛茨基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在列宁为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之机,他又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俄国和德国单方面议和,退出战争。德国就可以将之前囤积于东线的大量兵力调去西线参战。而此时的英法已经疲于拉锯战和大量伤亡,无法抵抗更多的德军,好在美国的参战让他们才能支持下来。

德国作为一个意图争霸的新兴国家,军事实力早已是欧洲翘首。如果德国当时能赶在马恩河战役之前将兵力运到西线,胜利的天平将再次向德国倾斜。作为欧洲老牌强国的英国和法国,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的。而苏维埃之前的掌政的临时政府主张继续作为协约国参加战争,就更加加深了协约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厌恶感。于是,协约国便以大量的物资支援俄国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

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将原属俄国的百余万土地割让给德国,遭到了国内的反对。反对势力看到了击溃苏维埃政权的最佳契机,纷纷集结准备向莫斯科进攻。这其中有邓尼金、谢苗诺夫和高尔察克等人。

邓尼金在一战爆发(时,已经晋升为基辅地区驻军司令,后前往加里西亚指挥作战。1916年,邓尼金指挥第八集团军发动了对罗马尼亚的进攻。

二月革命后,邓尼金出任临时政府的最高统帅参谋长、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司令,辅佐三任总司令。在科尔尼洛夫叛乱后,邓尼金也受到牵连,于1917年9月同科尔尼诺夫一同被捕。

十月革命后,邓尼金越狱逃往俄国南部,与科尔尼洛夫等在北高加索组织了一支由一部分黑海舰队,联合“士官生”、顿河哥萨克、高加索各地区,,乌克兰军区白军组成的“志愿军”进行反对苏联**的军事行动,邓成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

谢苗诺夫是俄国外贝加尔省人,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7月,谢苗诺夫担任临时政府在贝加尔湖地区的代表,负责招募哥萨克。十月革命以后,谢苗诺夫发动反对苏联的叛乱,在中东铁路沿线海拉尔、昂昂溪招募到义勇军4个营,开赴满洲里,成立“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