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652章 点一把火

抗日之白眼狼 第652章 点一把火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张勋手下第一员大将,留守徐州的张文生,率领定武军六十四营通电投降,不战而屈。

张文生当初在南京城外,被徐彦卓狠狠收拾了一顿,似乎心中有了阴影。所以,当白朗将徐彦卓的亲笔信带到徐州交给张文生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命令定武军在徐州投降,全军头上的辫子都完全剪光,他们的投降使得在北京的辫子军更感绝望。

7 月12日中午,宣武门的大炮打响了,一颗炮弹把张勋宅院墙头打了一个大洞,且引起了剧烈的响声和一片火光。

护卫大帅公馆的辫子兵纷纷弃械剪辫而逃,就在张勋又累又气这时。徐彦卓的影卫出现了,张大帅、张夫人一家被影卫挟上了汽车,疾驰入荷兰公使馆。

北京城内留下的是遍街可见的辫子,因为辫子兵逃亡时,一定要去剪掉辫子才得安全。铁血军、讨逆军与辫子军作战,从头到尾加到一起,辫子军死了也不到100人,其他则是逃之夭夭了。

清室拟好了第二次逊位诏书,派人前往谒段祺瑞,把复辟的一切罪名都全部推到张勋身上,一切伪谕概不承认。

北京城内的复辟丑剧既然昙花一现地烟消云散了,讨逆军总司令段祺瑞遂凯旋回京, 他这时充满了再造民国的气概,那份得意,自非笔墨所可形容。

7月13日,黎元洪通电全国, 宣告辞去大总统职务。

7月15日。段祺瑞在北京正式组阁。

……

“没想到这场丑剧就这么收场了!”蒋志清叹了口气。

“今后,这样的事情依然少不了!”徐彦卓点头道。

蒋志清默默不语,不知在想什么。

“二哥。戏看完了,下面该你登场了”

“该我登场了?”蒋志清诧然。

“要不了多久,孙文先生就会在广州组建军政府,那里才是发挥你才能的天地!”

“这是真的吗?”蒋志清又惊又喜。

“我会骗你吗?”

“不会!谁骗我你也不会骗我!”蒋志清摇头道。

“所以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拟订一份详尽的南北作战的计划,然后静静地等待机会!”

“我明白了!老五,你不和我一起去吗?”

“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要去做什么?”

“点火!”

“点火?”

“是的。我要去俄国点一把火!”

“老五,你打得什么哑谜?干吗要点火?”蒋志清不解道。

“二哥,你不用问了。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了!”说到这里,徐彦卓喃喃自语道:“连我也不知道这把火会烧成什么样……”

……

“公子!你来就太好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孝淮见到徐彦卓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你这段时间做的很好!”徐彦卓对张孝淮很满意。

徐彦卓从北京离开,就乘坐“天涯号”到达了俄国。而张孝淮这段时间一直就守在圣彼得堡。

“公子。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先给我讲讲现在的圣彼得堡的情况!”

“是!公子!”

在二月革命中,俄国沙皇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宣布退位,虽属被逼无奈,但也是主动让位,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以及流血事件的发生,俄罗斯帝国和平过渡到议会民主国家。由于这次革命基本属于和平革命,没有制造出血海深仇。新政府代表性强,退位的沙皇受到优待。因此这次政权交替可谓合法、合理、合情,包括贵族保皇派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认可了新的议会政府,正在与德国皇帝的庞大的沙俄军队也很快听命于新成立的临时政府。

欧洲战争仍在持续,临时政府承担沙皇与协约国的协议,坚持对德作战,而且大片领土沦于德军之手,单方面媾和不但要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而且违反了国际义务,将来要受到协约国的制裁。

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下令由新总司令勃鲁西洛夫发动进攻,俄军从精锐的高加索团、芬兰团和西伯利亚团中调集了二十万部队。先头部队是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旅,但没有可靠的步兵后备军可用。俄军于7月1日开始进攻,没有遭到德军的抵抗,他们以为停战仍然有效。在开始的奇袭中,俘获德军一万七千人以上,以后几天又俘获了一万多人。在奥德军队于第二周迅速作好进攻准备后,他们因新开到的后备军而得到加强,使用大量野炮在广阔的战线上进行反攻。这对俄军来说是受不了的。在有计划的猛轰下,从有秩序的退却变为全线溃退,德军则在后面穷追。不到一周,俄军所获得的全部领土都被收复。

布尔什维克在军中放手宣传,士兵都想赶紧回家参与分土地,布尔什维克如此反战,所以在士兵中迅速走红,人气急升。他们在前线组织与“敌人”联欢,鼓励开小差,鼓励士兵“民主”枪毙军官。前线的纪律荡然无存。开小差成为如此普遍,以致军队自行解散了。这种情况下,部队丢弃前线,大量士兵跑回国内,结果法不责众。

德国不采取任何可能使俄国人联合起来的措施。反对地主的农民起义席卷俄国,不等土地改革就把庄园夺取了;工人没收了工厂;俄国受到混乱的震撼。

沙俄食物短缺,通货膨胀更加严重,民众对临时政府产生了愤恨不满情绪,临时政府的支持者越来越少。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议会里不占上风,但经过长期的宣传鼓动,布尔什维克在军队里有相当一批支持者,控制了一批军队,这是其他任何政治派别无法抗衡的。

列宁充份利用了这种俄国人民刚刚得到的自由,用张孝淮提供的的金钱,一下子就办了四十多种刊物报纸,拼命鼓吹和平与面包,主张立即停战与德国议和,但毫未受到政府的追究,因为临时政府是民主政府,保障每个人的言论自由。

列宁的行为引起了协约国的注意,他们转告俄国临时政府必须制止这种行为。临时政府于是下令通缉列宁,他化装后逃到了刚刚取得独立的芬兰,在边境地区过了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

后来,列宁又回到圣彼得堡后就一直在鼓动同志们起来武装夺权,但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觉得那是轻举妄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居然把他们的反对意见登在公开报纸上,让列宁火冒三丈。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