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636章 唏嘘不已

抗日之白眼狼 第636章 唏嘘不已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7:53 来源:笔趣阁

蒋志清失望地直起腰来,垂手而立,再一次恭恭敬敬地同母亲打招呼:“阿妈, 这次我回来,带了怡诚来行礼,她等在外面呢。”

“什么怡诚?怡诚是谁?站在外面,莫非等人抬了大轿去接?”

蒋母的话,乍听起来火药味十足,可是蒋志清听了却如闻纶音,乐得差点儿蹦起来。他是何等聪明,怎么会听不出弦外之音来呢?“莫非等人抬了大轿去接”, 言外之意就等于说“来了什么还不进来?”这就意味着:母亲尽管对自己私自纳妾的事感到不悦,但她毕竟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

蒋志清按捺住喜悦的心情,又向发妻毛氏投去了含义复杂的一瞥。进门之前,他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接受母亲的责骂,面对地毛氏的哭闹。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并没有责骂,虽然老人家的态杨度是明显的不悦,甚至冰冷如霜,但毕竟还是接受了现实,而且,毛氏也没有像元配夫人那样,对自己的丈夫在外纳妾表示激烈的反对。母亲和毛氏的态杨度,使蒋志清大感诧异之外,不禁暗自感到深深的愧疚, 因此,他投向毛氏的一瞥,就饱含着歉疚。感激和赞许。

毛氏没有理会蒋志清那寓意复杂的眼光,她默默转过身去,走向婆母和儿子。

蒋志清情知此处不可久留,疾转身,奔到报本堂,把姚怡诚领了过来。

姚怡诚是在大上海的风月场中混过饭吃的,对于蒋志清现在的处境和苦衷颇能理解。何况蒋姚结合。责任也不全在蒋志清一方,她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基于这种原因,她也觉得有愧于蒋母和毛氏。于是。她调整好情绪,来到了经堂门口,用着温婉亲切又怯生生的口吻喊了一声:“阿妈!”

然后款款走到端坐不动的蒋母面前,春风微敛、玉柳弯腰,轻轻跪在蒋母膝前:“阿妈,孩儿姚怡诚,给您请安了!”

这一下。王采玉再也绷不住劲了,她面色一宽,笑靥顿展。急忙伸手把姚怡诚搀了起来。再定睛细看,只见这小妇人春风桃面,乖巧伶珑,老太太顿时对她产生了好印象。正待开口说点什么。只见姚怡诚已转身子,面对毛福梅深深一躬:“你就是阿姐吧?小妹向你陪罪了!”

说着又要跪下去。毛氏为人敦厚,从来笃信“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古训,如今见婆母的脸色由阴转晴,明摆着是接受了姚氏,知道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了。

于是她慌忙拦住了盈盈欲拜的姚怡诚:“小妹。 别这样多礼,进了蒋家门。就是一家人了嘛!”

站在一旁的蒋志清见此情状,暗暗地出了一口长气。围在蒋家门外的众乡邻原以为今天会有一场好戏看的,没想到蒋母慈祥、毛氏大杨度,化解了一场风波。

众乡邻失望之余,齐声礼赞毛福梅的贤淑识体,从此,毛福梅落了个雅量夫人的美名。

蒋志清闯过了家事风波这一关,把姚怡诚带回了丰镐房,陪她在溪口闲居半年之久。姚氏对蒋母十分孝敬,对毛氏极为尊重,对蒋经国也视如己出,爱抚备至,一家人和睦相处,十分美满。

在溪口闲居,是因为刺杀陶成章的事情还没有过去,蒋志清一方面侍奉老母、 陪姚怡诚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一方面竖起耳朵打听外面的局势,随时准备复出,他不是一个甘于无所事事的人。

1913年6月,“杀陶”事件已经无人提起,避祸闲居的蒋志清又一次来到上海, 安顿了姚怡诚之后,他就来到陈其美麾下,参加了二次革”。短暂的二次革 命失败后,蒋志清再次逃亡到了日本。

1914年夏,蒋志清奉召返回上海,参与讨袁的军事行动,不幸事败,蒋志清被袁世凯通缉。此一期间,他还经常到姚怡诚的住处与姚幽会。后来,通缉蒋志清的 风声越来越紧,蒋志清在上海无法立足,只好再一次东渡日本避祸。

几年时间内,蒋志清奔走革命,到处躲藏,往来于上海、杭州、溪口、日本等地。他很少顾及妻儿老小,也就更无暇照顾蜇居上海的姚怡诚了。姚怡诚与毛福梅不同。毛氏自从与蒋志清结婚的头一天开始,即已习惯于丈夫不在身边的生活,在蒋母的影响下,毛氏也笃信佛事,整天陪婆母诵经上香,打发孤独寂寞 的岁月,久而久之,也不觉怎样了,后来又有了经国,婆媳俩每天侍弄孩子,念经拜佛,即使蒋志清不在家里,她们也并不感到寂寞了。

而姚怡诚则不同了,她一个人住在上海,经常是一年半载都得不到蒋志清的一点音信,还要一天到晚为蒋志清 的安危担心。这样的生活环境,当然使她备感孤独无聊、烦恼苦闷,为了打发日子, 她染上了赌博恶习,整天到邻居家里打牌,有时通宵达旦。

姚氏闲居,没有收入,靠蒋志清养着她。但蒋志清也是忙于革命,以他的收入,根本不可能养活姚恰诚。

蒋志清在上海结识了张静江,张家是浙江湖州南行镇的豪富之家,资产雄厚,张静江本人也十分豪爽,因此,蒋志清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和个人开销,都靠张静江的资助。为了报答张静江,蒋志清命姚怡诚拜张静江为过房爷,从此,蒋姚二人在上海的开支用杨度就都包在了张静江的身上。

1916年,蒋志清随张静江等人在交易所做投机股票的生意,得以同姚怡诚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也就是这一时期,蒋志清发现姚怡诚染上赌博恶习,他屡屡出言劝止,但姚怡诚已经养成打牌杨度日的习惯,一时又怎么改得掉?这就酿至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

……

徐彦卓、张群和何敬之三人听了蒋志清的这一番介绍,也不禁唏嘘不已。

“二哥,你怎么想起做股票了?”徐彦卓奇怪地问道。

“老五,你以为我愿意?我不是被逼得没法子了吗!”蒋志清怏怏不乐道。

……

原来,袁世凯称帝时,居正和许崇智受孙文之命,在青岛建立了中华革命山东军总司令部,主持华北地区的讨袁运动。不想发展很快,攻占了胶东十多个县城,并三次围攻济南省城,声震华北。

到1916年6月,山东革命军已有三万之众,还配有飞机大炮。

山东军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是胶东各县的民团以及从辽东来的“胡子”。此外,还有警察、退伍士兵、反正的旧军和自愿参加反袁运动的热血青年。讨袁战争取得进展,而中华革命军却日趋涣散,并走向解体。

孙文不想这支好端端的队伍就此消失于无形,命蒋志清去山东军,出任总司令部参谋长。

这不是蒋志清第一次领兵,四年多前他在上海时就做过团长。但这次不同了,部队不是他自己创建的,完全是陌生的。

在蒋志清眼里,这支号称革命军的部队,是一支可笑到荒诞的部队。不要说跟他曾经呆过的日军19联队比,就是跟北洋军比也是一天一地。

三万人的队伍,竟然没有一个侦察科,甚至没有一个军医。蒋志上任后设立了侦察科,让随行而来的王柏龄做科长。蒋志清趁热打铁,又建议司令部和各师、团都配备了军医。

建制不齐,而规章制杨度更不健全。总司令部竟然没有编制表,甚至没有花名册,整个部队到底有多少人,竟然是个未知数。同时,司令部和各师、团也没有值日员,军营像个菜市场一样热闹,提篮卖菜的老百姓和搔首弄姿的妓女随意出入军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