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 > 第55章 百损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 第55章 百损

作者:玉匠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4:06 来源:笔趣阁

“我……”郭靖本就不善言辞,又被那道人说出了心中所想,顿时语塞,无话可说。

“你虽然相貌粗鄙不堪,衣着破旧,不过看得出来你功夫似乎不错。来来来!咱们决一高下……”那道人步步紧逼,并不打算这么轻易放过郭靖。

“这位道兄,我们没有必要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吧!方才确实是在下的不对,我再次向道兄道歉。在下桃花岛郭靖,不如由在下做东,咱们去旁边的小镇上喝几杯,大家交个朋友,方才的误会就这么接过去吧!”郭靖耐心道。

“哦?!郭靖,没听说过!道爷我道号“百损”,一会儿你死在我手下,去了阎王爷哪儿可别报错了道爷的名号!”那百损道人嚣张道。

郭靖听了这话不禁一愣,他没想到这位自称百损的道人就因为刚刚那种小小的误会就没完没了,不依不饶,要大打出手,自己百般解释,连番道歉,不仅没起作用,那百损道人现在更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真是让人莫名其妙、不可理喻,觉得又可笑又可气。

武敦儒和武修文站在郭靖身后听到刚才的一番对话,也觉得这个道人简直是朵绝世奇葩,小小误会,经过这么一番解释,大度的人早就一笑而过,即使小肚鸡肠之人,咒骂几句也就行了,这人居然张口闭口就要取人性命,简直让人无语。

待得听到那道人自报名号,刚一开始,并不觉得如何,但猛然间武修文脑海中灵光一闪,暗自“啊呀!”一声,连忙悄悄在武敦儒背后用手指写了几个字,武敦儒皱眉想了一想,脸色一变,心中大惊:原来是他。兄弟两人对视一眼,大感意外,没想到在这里居然碰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诸位看官可能有人要问这位百损道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书中暗表,这百损道人也是金老先生UU小说一位只见其名,未见其人的绝顶高手。

《倚天屠龙记》中将少年张无忌折磨的死去活来的“玄冥神掌”就是这位百损道人所创,而玄冥二老鹿杖客、鹤笔翁就是他的传人。这百损道人自幼被一位隐士真人所收养,天资极好,只是相貌显得刻薄寡恩,为人又争强好胜,心胸狭隘,阴沉奸险。隐士真人对他并无半点轻视,一直苦心教导他道家修养,绝世武功,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只是平日里道观中的几位师兄们有意无意中拿他的相貌开玩笑,这百损道人心中怒极,却隐而不发,只是将这些帐都一笔笔记在心底。

那位隐士真人在世时,这百损道人伪装得很好,谁都没有察觉这位一直笑嘻嘻,乖巧懂事的小师弟有什么不妥。直到一个月前,那位隐士真人羽化登仙,驾鹤而去,道观中众师兄弟们还在悲痛中时,不料这百损道人暗下杀手,将道观中众师兄及几个道童全部残忍杀害,大笑离去。

他师父在世时曾言以他目前的武功天下尽可去得,有曾言当年华山论剑,虽然他师父未曾参加,却也知道当时的盛况空前。于是他离了深山中的道观,一路就往华山赶来,他因为之前伪装多年,心性早已扭曲,这回得以释放,就爆发般的空前张扬跋扈,容不得别人有半点不妥,在来时的路上有几个江湖人士见到他后稍露异色就被他残忍杀害。

现在听到的话,知道是对他的容貌有所议论,所以下了必杀的心思,只是他也看得出来郭靖功夫不弱才多说了这么几句废话。

话说原著中之所以百损道人在《神雕侠侣》中并未出现,而在《倚天屠龙记》中却只见其名。这是因为本来在百损道人杀尽道观中人后,来到华山游览,下山后在华阴县遇到了游戏人间的洪七公,他出言不逊惹恼了洪七公,几次动手都不是洪七公的对手,被戏弄的不清。狼狈逃走之后不幸又遇到了带着程英浪迹江湖来到这里的黄药师,一言不合之下动手,再次被黄药师无情镇压。再次夺路而逃后,流年不利再次遇到了神志不清,随着感觉乱晃,来到华山周边的欧阳锋,一个老疯子,一个小道士,几句话说不对又是一次交手,百损道人再次惨败于欧阳锋手下。

说来也是他的报应,杀戮同门之后,本来雄心壮志出山闯荡江湖,想要扬名立万,没想到先后遇到天下五绝当中的三绝高手,一次次惨败,让他深受打击,心灰意冷之下再次回山潜心修习武艺,以图他日神功大成,重出江湖报仇雪恨。可惜等他自创玄冥神掌大成,武功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再次重出江湖时,已经是三十年后,那时老一辈五绝高手已先后去世,郭靖一家随襄阳城共存亡,杨过隐身古墓几乎不涉江湖。五十岁的百损道人几乎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可是年已半百,高处不胜寒的他,寂寥无对手,一直到一百岁去世。

其实百损道人本应该凭着绝顶的天资也可以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似的人物,只是他性格偏激狭隘,执着于他人对自己相貌的评价,屡屡做出人神共愤之事,初出师门就残杀同门,几次涉足江湖都因一己私愤引起一次次腥风血雨,后来虽然成了天下第一也是让人谈之色变,避之如虎的魔头似的人物。

真是辜负了当初隐士真人引用《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为他取道号“百损”,来鼓励他向善求道之念。

人的相貌本是天生,谁都无法决定,难免会有美丑之分,而一个人的修养,品性,谈吐,魅力……却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何必执着与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忽略了自身可以努力改善的内部修养。

也许人的外貌在形成第一印象时可能会因为人们本能的好美恶丑而造成不同的影响。但是真正决定他人对你最终评价和印象的,往往是长时间相处下来以后,你的美好的品性、善良的性格、良好的教养、独特的人格魅力等等综合形成的,相貌反而成了最细枝末节的东西。一个长相不佳却人格高尚的人,世人同样会尊敬他,而一个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人得到的只能是不屑于厌恶。

所以说,人不论生而美丑,只是一副皮囊而已,我们要做的是要尽力努力丰富内在,美化内心,做到由内而外的美好,才是人生真正的大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