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三百五十四章:斩首示众,恩威并施

斩邪 第三百五十四章:斩首示众,恩威并施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苏镇宏的死,并未掀起多少波澜。自从府衙夜宴,他一病不起,整个府衙内外便被陈三郎控制住了。苏镇宏活着最大的意义,便是名份上的作用。他早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能撑到现在,还是逍遥富道给其施了一符,才能苟延残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二天,朝廷钦差终于来到,带来了封赏圣旨。只可惜,接圣旨的那个人已经入土为安。

这钦差顿时有些傻眼,不过在雍州,类似的情况并非这一例。时局战乱,秩序全无,统治更迭非常频繁。

陈三郎另拟了一封奏折,然后赏了钦差一笔不菲的银子,这钦差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他只希望下次再到崂山府的时候,坐镇府衙的人还是陈三郎,不要再换人了。否则的话,光是跑来跑去,便能把人折腾死。

路上,并不太平。这钦差还是从扬州地域绕过来的,因为雍州中州之间早已被蛮军封锁,觅不到路径。

换了太平时候,钦差乃是极为吃香的差事。但眼下嘛,还是待在京城里好。

在奏折中,陈三郎慷慨陈词,并把在泾县发生的事陈述了出来,最后当然免不了要官位名分。至于朝廷如何决断,是站在他这边,还是偏往元文昌那边,那就是朝野的事了。

相信此事,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很可能会引起朝野一片激烈博弈争吵。

朝野太远,暂时无法顾及,陈三郎还是先着眼崂山府更为实在。

一战建功克敌,彻底把崂山府把持,不过余孽仍存。城内残余有家族势力,城外,也有两个县的统领逃脱了去,率领败军逃回了归属县城内……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陈三郎雷厉风行,当即封江草齐为征讨将军,点兵甲两千出城,扫荡府城管辖内区域所有的反对势力。

两千兵甲,装备精良,足以对付。

倒是陈王氏对江草齐的出城有些介怀,好不容易家人团聚,又得出去打仗了。昨晚之际,当与女儿女婿重逢,妇人喜出望外,忍不住老泪纵横。想当年女儿一家遭受横祸,几乎家破人亡,没想到此,陈王氏便不禁心如刀割。要不是后来陈三郎争气,三元及第,给予她许多慰藉,只怕她都要郁郁而终了。

昨夜,陈王氏与女儿促膝长谈,说了一宿。言谈之中,不无怨怪,说过了这么久,怎么不来封书信。

陈二妹解释起来,最初的时候,他们逃到雍州,人生地不熟,吃了许多苦难,又怕写信回去会连累弟弟……后来安顿下来了,有所发展,又听说陈三郎高中的喜讯,本想着要返乡的。但这时候她怀了身子,行动不便,便又耽搁住,三番几次想写信,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浅……

再后来,战事爆发了。

听着诸多坎坷遭遇,陈王氏又是一番泪水涟连。陈二妹怕母亲哭多了伤身子,赶紧与陈三郎一道,劝母亲回屋安歇了去。

家人团聚,总是夹杂着几分伤感,几分喜悦。

终归来说,都是天大喜事。

暂且把家事放到一边,陈三郎让江草齐出城镇压,城内的处理则交给了张博。

张博此人,沉静坚毅,颇有几分大将风范。他在崂山府素有威望,负责内城肃查事务很得人心。其与几大家族本来就有着不同戴天的仇,做起事来,自然不会有情面。

这一日,陈三郎在府衙升堂开审,满城轰动。

审讯的犯人以几大家族的首脑为主,诉讼人便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只要有冤情,有控诉,都能上堂来说。

一天下来,走马灯笼,几大家族的罪行简直馨竹难书,难以言表。

审讯完毕,陈三郎毫不客气,直接判了斩立决。

这一场,共斩首八十九人,满城百姓,既感到欢喜鼓舞,又觉得内心战栗。

所谓恩威并施,不外如是。

几大家族的财物地产,全部充公,归府衙所有。经过连夜点算,大概有金银近百万两、田地三万余亩、粮食不计其数……

一个个数字,都足以令人咋舌。由此可知在他们统治府城的时期内,搜刮是何等酷烈。

反观满城百姓,面黄肌瘦,饿殍遍野。

为了缓解饥荒,陈三郎又下了一道政令,开放粮仓,每人可领取粮食一斗。

此令一出,真是满城沸腾,人人欢唿雀跃,对陈三郎感恩载德。不少人家,甚至都在家里树立起了陈三郎的长生牌,日夜叩拜上香。

紧接着是开田令的真正实施推行,只要是无主荒田,谁都可以去开垦,并根据人口划定最大限量。不过与此同时还限定,在开垦荒田的过程中,以先开先得为第一原则,不许哄抢争夺,若有违反者,剥夺开田权利。

如此一来,人们哪里还敢动手脚,都老老实实的找田开垦。

其实也不用争,因为兵荒马乱许久,田地不知荒废多少。加上人口锐减,每户人家都能得到足够的田地。

说实话,百姓们现在的耕种热情都不算高的,拿了田,迟迟不耕种。皆因众人依然心存疑虑,害怕等种好了田,一不小心,陈三郎又被哪个给打败了,取而代之。那么政令自然又会产生变化,届时,辛辛苦苦,又将是白忙活一场。

这样的事,谁愿意干?

毕竟种田不是快捷的事,春种秋收,必须有一段不短的过程。这也是一旦发生战乱,弃耕便大规模出现的一大根源。

有见及此,陈三郎三令五申,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来鼓动吸引百姓走进田野,动手开荒。

例如:第一批耕种者,有免费种子领取,有免费耕具拿,还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使牛马劳力……

又比如,积极耕种者,府城还有奖励发放,金银米粮,数额不菲。

当几户被评为“先进人家”的人真得领到了各种物资,被衙役敲锣打鼓大肆宣传时,所有的人都眼红心热了,争先恐后地跑出家门,冲向田野。

崂山府,这一座本来已经快要锈死的老城,变得热火朝天,生机勃勃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