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两百六十六章:龙虎天师,风云突变

斩邪 第两百六十六章:龙虎天师,风云突变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何方道友,请出来一见!”

逍遥富道一句话让陈三郎心里一个格楞,抬头看去,就见岩石后面慢慢走出两个人来。

其中一个,正是“故人”,青城道士正光;另一个也做道士打扮,身材略矮,一张酱紫脸,留着短须,两道眉毛甚粗,目光有神。

这道士身穿道袍,襟上绣着一个独门标志。

逍遥富道识得,一字字道:“龙虎山?”

那道士哈哈一笑,声音飒爽:“你这小道士倒还有些眼光,识得本道来历。识趣的话,把箱子扔过来,念在你我都是同道中人,本道不会赶尽杀绝。”

正光道长冷笑一声:“张师兄,来之前咱们可是说好的,他们得交给我处置。”

那张师兄一耸肩,不以为然:“没问题,不杀死就行,其他悉听尊便。”

正光道长面色缓和了下来,这两人落在自己手里,杀死反而太过于干脆,不如慢慢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方泄心头恨。

这一趟接受师命下山,原本满怀壮志,傲气凌云,暗暗立下誓言,不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誓不罢休——师尊座下有着多名弟子,弟子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一直不曾停歇。他们几个弟子接到师尊之命,分头前往各个州域,其实便是一种竞争关系,看谁的目光更准,看得更长远,辅助明主,成为潜龙,问鼎天下。

说白了,这也是一次校验众弟子修为的一次实践。

正光与正德两个接到的任务是先去蛮州。再转道凉州。该任务有点不讨好,周转万里。毕竟他们早就有些明确。蛮州石破军这个出头鸟并非什么好鸟,残暴好杀。也许起初之际能靠血腥威慑民众,横行一时,可戾气始终不是正道,不可持久,难成大事。

果不其然,到了蛮州,远远一看,石破军气运如火炉,乍看旺盛。实则薪柴全部塞在了炉灶里头,烧完就没了。

于是两人不作停留,当即离开蛮州,经雍州,前往凉州。

凉州自古苦寒,但苦寒地往往出雄才,多猛将。加上凉州位于边疆,战事连绵,兵将无不善战骁勇。论精锐,首屈一指,独步天下。更重要的是,以前负责镇守凉州的。乃是七王爷。

众所周知,当今圣上病入膏盲,不久于人世。而七王爷是很有希望坐上皇位的那一个。

七王爷虽然已经奉召入京,但他的根基还在凉州。正光两个入凉州。实则就是辅助七王爷。

这么算来,却又是一桩好差事了。

当然。能否取得七王爷信任,入主幕僚,这就得看他们的本事。

两名道人信心满满,青城道统,可不仅仅只会望气堪舆,帝王相术,兵韬谋略等,统统涉及。

诸多道家门庭中,青城与龙虎可以说是入世最深的。

踌躇满志,气扬高远,不料进入雍州,路经崂山准备打尖时,就遭到了闷棍。这一记闷棍敲得至今还没有回过神来。

师弟被虏,生死不明,自己被打得落荒而逃……实在是平生奇耻大辱,滔滔江海都无法洗刷干净。好在他偶遇龙虎山的张师兄,两个聚头,一拍即合,再度杀上崂山。

青城和龙虎两脉道统有些近似,因此也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不过彼此毕竟都是道家一脉,不会撕破脸。间或之际,还会进行些交流。

正光与张师兄便是在一次门庭交流中结识的,颇有些情谊。

龙虎一脉,所学甚杂,能驱鬼神,可役金印,还会符箓,另外炼丹也炼得相当出色。龙虎天师,在历史长河中经常被天子请入京城,担任国师一职,很得圣眷。

然而到了夏禹王朝,龙虎天师失去了国师之位。龙虎山的失势与整个道统的式微息息相关,毕竟道门衰落,释家大兴,已是大势。

龙虎山自此隐忍,他们施展神通,望气观运,知道乱世将起,会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好机会。

近年来,龙虎山弟子行走天下,活跃度不比青城差。只是他们偏向豫州、青州、冀州等地,隐隐与侧重南方的青城相对。

张师兄出现在雍州崂山,自非偶然,其实正光正德两个到达崂山,要在此地停留,也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或游行观光的。

正光圆睁双眼,大踏步走出来,指着逍遥富道,喝道:“我师弟呢,他在哪里?”

逍遥与陈三郎并肩而立,手中已经亮出了传承符卷,冷笑道:“你那倒霉无用的师弟,早被本道投入葫芦,化作了一滩血水。”

正光一听,呀呲欲裂:“你敢?”

几乎忍不住要暴走杀上来。

逍遥哈哈大笑:“就许你杀人,不许人杀你?这是什么道理?”

话题一转:“兀乃龙虎山的道友,这一位乃是当朝状元郎,七品县令官。我可记得,你们龙虎山,与官宦相交甚深,不犯官家,今日难道要破戒?”

张师兄一怔,凝神看往陈三郎,打量了一会,疑问:“这位书生莫不成便是连中三元的陈原,陈状元?”

陈三郎倒没想到己家名头响亮至斯,连出家人都知晓。

出家人当然不会太在于读书人的事,问题在于陈三郎衣锦还乡,路经洞庭之际,得龙君邀请,赴龙城宴饮,这就有点讲究了。

龙君乃万妖之祖,本身也爱好舞文弄墨,喜欢结交才子,请陈三郎赋诗倒说得过去。只不过当今时势敏感,门庭势力纷纷入世,龙君此举,未免让人浮想联翩,想到其他的事情上来。

甚至有人猜测,这陈三郎会不会是时势中关键的一枚棋子呢。所以,对于陈三郎的调查就开始多了起来。

张师兄听过陈三郎的名字,也读过其几首诗词作品,以及那篇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观文见人,颇是好奇,如今听到逍遥富道的介绍,半信半疑。由不得他不怀疑,堂堂状元郎,泾县县令,怎么会突然间离开衙门,万里迢迢跑到雍州来呢?

太不合理了。

从官场的角度上看,这可是擅离职守,属于大罪。

正光冷笑:“一派胡言,无端污了出家人的脸面。废话少说,还我师弟来。”

他认为正德师弟还活着,被逍遥富道抓住成为了俘虏,于是扬起拂尘,千丝万缕,毫光闪现,猛攻而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