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两百四十五章:惊雷无声,乱世有因

斩邪 第两百四十五章:惊雷无声,乱世有因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陈三郎跟随对方回到衙门,见到周分曹正在大堂中来回踱步,一副愁眉深锁的样子。其听到脚步声,赶紧抬头,抢步迎上来:

“大人。”

顿一顿:“你们都先下去吧。”

捕快衙役等识趣,纷纷告退,很快,堂中就剩下周分曹与陈三郎。

周分曹贴身取出一封书信:“大人请看。”

陈三郎接过,打开,细细读起来。

这一封信,乃是周分曹的好友从长安寄来的——周分曹故交不少,亦有朋友在京城做官,因此能获取消息。

信中所写,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皇帝病重,已经整整一个月不能上朝理事。

这等情况之下,朝野人心浮动,非常不安。

在以前,这皇帝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主,不甚管理朝政。但话说回来,只要他好端端地在宫中,便等于是一面旗帜,起码能镇压得住。然而一旦身体出现问题,那么原本就蠢蠢欲动的诸多事端立刻便会爆发开来。

皇帝的身体问题,已经传扬好一段时日了。又没有立太子,致使下面皇子明争暗斗不休,朝野也是分成派系,互相攻击,乱糟糟得很。

周分曹好友在书信中说道,已经有好些大臣在派系争斗中被抄家下狱,境况悲惨,他也感到心意惶惶,甚至有了辞官还乡,以避祸害的念头……

此信周分曹已经读过,因此忧心忡忡,见到陈三郎回来。这才微微感到安定:不难想象,现在的长安。定然已是一口巨大的漩涡,水流激荡。人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其中,遭受杀身之祸。

“想当初大人金榜题名,得皇帝青睐赏识,钦点为状元,何等风光?然而他却一心想要外放为官,宁愿回来当个七品县令,也不在京中担任更高品阶,更容易升迁的翰林院修撰。莫非早有预料,因而远走?”

莫名地,周分曹掠过这般念头:真是这样的话,陈三郎的成熟就超乎想象,根本不像是崭露头角的年轻读书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境况的天差地别,莫说年轻人,就是年纪大的人。恐怕都难以保持冷静淡定。

要知道历朝历代,科举放榜之际,因为听到自己高中而狂喜奔放,甚至于出现疯癫症状的考子并不少见。更有的欢喜过度。干脆一头栽倒在地,上演乐极生悲的戏码。

陈三郎高中状元,但表现得很是平静。龙君梦中相邀,写就一篇《岳阳楼记》。当为映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说得容易。真要做到,实在太难太难。

故而这篇文章流传出来后,士林中有不少“前辈”颇为酸溜地表示陈三郎写此文,不过是标榜清高,沽名钓誉而已。

不过周分曹越是与陈三郎接触相处,越是感到他确实有诸多不同,只是具体之处,又觉得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毕竟一直以来,陈三郎都是游离在衙门之外,全权放任,根本没有正经坐过堂。

他是县令,可又不像个当官的;但周分曹却有清清楚楚地明白,这个县衙,陈三郎才是无可取代的主心骨。

看完信,放下信纸,陈三郎面色看不出什么来。

周分曹忍不住道:“大人,皇帝病重,此事肯定瞒不住,可能扬州方面早已知晓。”

说到这,心一突:

自从陈三郎上任,凶险一桩接着一桩,并且有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意味,难不成元文昌早就知道皇帝将不久于人世?

众所周知,是皇帝安排陈三郎来担任泾县县令,并以圣旨宝剑为护身符,因此就算元文昌视其为眼中钉,但除非揭竿造反,否则不会直接撕破脸皮。

但皇帝一旦驾崩,情形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说元文昌是否有异心,即使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陈三郎都将失去最大的靠山。

周分曹无法不担心,他现在已经和陈三郎坐一条船,船沉了,会一起死。死,他倒是不惧,关键壮志未酬,如何甘心?

“先生,你的看法是?”

陈三郎神态平静地望过来。

周分曹回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他没有说开来,相信陈三郎一定明白其中意思。

陈三郎自是明白,缓缓道:“倒未必。”

“未必?”

周分曹有点糊涂了。

“呵呵,元刺史乃是做大事的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筹谋,反而懒得理会咱们这个偏僻小城呢。”

周分曹身一颤抖:“你的意思是……他们真得敢篡逆?”

声音都有点抖。

对于很多老派儒者而言,他们思维习惯往往难以转弯,总觉得王朝天下,世世代代,都不会改变。

周分曹已经算是比较开化的了,可有些事情一时间还是难以接受。

陈三郎一字字道:“夏禹失鹿,这个天下,要乱了。”

这是他再一次在周分曹面前坦白出“诛心之言”,毫无遮掩。

嗡!

周分曹只觉得脑袋一声炸响,身子失去力气,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陈三郎的话,简直等于是惊雷,于无声处响起,震撼心扉。

……

入夜的扬州,繁华不改。

扬州总衙,元文昌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丝不苟。此时此刻,他的身上,竟然披挂整齐,全副铠甲,仿佛下一刻,他就能奔出衙门,骑马舞刀,上阵杀敌。

元文昌从戎多年,浴血无数,身上自然有杀伐之气隐隐显露。如今重甲披身,更增气势,宛如一座大山,镇压在总衙之上,镇压在整个扬州之上。

扬州太守王应知坐在下面,大气不敢喘一口。

元文昌一直没有开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王应知知道刺史大人在等待什么,关于长安,关于皇帝,或者,关于其他。

然而无论是什么,这个骨节眼,别的人都不该说话。

近日来,刺史大人对于爱子元哥舒的处置仿若一声惊雷,惊得下面的官员心肝儿都要跳出来。

元哥舒自幼聪慧,善读书,有韬略,甚得欢心,年纪轻轻就在虎威卫担当要职,被称为“少将军”。

多年以来,在很多幕僚眼中都已将他当做是刺史大人的接班人。因此一直都有不少地方官员和幕僚对元哥舒亲近示好,宛如成就一套班子,就等着元文昌年老体衰退下去了。

当然,要是元文昌有什么头热身冷,出了意外,元哥舒立刻便能取而代之。

然而就在今年年关后,元哥舒突然被禁闭,他身边的心腹一个个出了事,最近的例子,便是莫轩意。

猛地间,所有人才发现事情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元文昌的年纪还没有那么老,并且以他的武力修为,其还能保持精力很多年。而这样的情况之下,下面的人纷纷靠向元哥舒,正犯了极大忌讳。

在皇室中,触犯忌讳等于是死;元家虽然比不上皇室但显然也是朝着那方面靠拢,很多秩序原则,甚至更加严酷。

众人如梦初醒,不禁流下冷汗,赶紧进行各种补救措施。

元文昌对待元哥舒,本身还传递了一层意思:我对我的爱子,都能毫不留情,何况对待外人?

不知过了多久,堂上燃烧着的蜡烛蓦然炸开一个灯花。

噔噔噔!

有人叫道:“鹰羽卫有密信呈报。”

在扬州,虎威卫是征伐利器,那鹰羽卫就是情报系统。

“呈交上来。”

很快,一名鹰羽卫健步上堂,呈交上一封用红漆密封住的信件。

元文昌亲自打开,扫了一眼,嘴角忽而露出了微笑,显得心情大好,随后朗声道:“石麻子反了。”

王应知一听,明确刺史大人要等待的东西终于等到,只是心中有莫名情绪翻动,暗叹一声:这个天下,乱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