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两百零六章:围城而居,冢中枯骨

斩邪 第两百零六章:围城而居,冢中枯骨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为官者,不谋私利,便是境界。

陈三郎新官上任,大兴土木,堵住别人嘴的最好办法便是不劳民伤财,而是借此增加民众福利,把工人的待遇弄好,落实了,比什么都强。

见贤思齐,民心却最为实际。

待遇好,众人劳动积极性高涨,齐心合力,争着表现——因为周何之说了,但凡表现出色者,便能获得留在陈家庄干长工的机会。

这个机会无论对工匠,而或对纯劳力而言,都有不小的诱惑力。对于他们来说,去哪儿做工不是做?关键得遇见个好主人。陈三郎贵为一县之尊,性格温和大方,懂体恤民心,这样的好人家打着灯笼难找。

工作热情高,建设速度大幅度提升,村坞基业雏形慢慢形成起来。被人见着,不由大感惊叹:好大一座庄子!

当初陈三郎选择地方,可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计算过的。依山傍水,来龙去脉,可攻可守。

水者,有小龙女一脉坐镇,虾兵蟹将,兵强将勇,堪比一队精锐之师——兵甲出政权,铁一般道理。当下陈三郎只是个七品县令,虽然有着皇命,有着天子赐剑,但只能威慑一般人。当战乱起,圣旨宝剑就毫无用处了。

县令掌握一县政事,可手底下人手着实少得可怜。两班衙役,一队游兵散勇,这么点战力不说行军打仗,就是碰到强悍的山贼。都够吃一壶的了。

陈三郎不是不想练兵,但一来无名无分。被人揭发,就是养私兵的死罪;二来养兵可比种田搞建设要艰难得多。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或有所成;第三,现在他也没有这方面的将才。

故而为今之计,只能依靠逍遥富道的道兵,以及小龙女他们。

山者,便是看逍遥富道的了。他视逍遥观为家,已与陈三郎成为同一战壕。因此不惜下血本,耗费心神法力,将偌大一片地方。设下禁制阵法。可以说,范围内一草一木,都是被精心设计过的,融成一体,阵法生成,发挥作用。

陈家庄规划占地极大,足有十多亩,其中划分成三大区域,一个是主人府。住着陈三郎和家眷;一个是陈家族学,分成许多个学科庭院;还有一块便是房舍住宅区。

至于其他马厩铁匠铺粮仓等,一应俱全,不在话下。

到了这个时候。周何之才更深刻地认识到,当初陈三郎描绘蓝图时的雄心壮志。

这哪里是建立一个村庄?简直是在建造一座城池。

当然,比起真正的雄城。陈家庄就显得袖珍得多,但用来承载家族传承。却是绰绰有余,足以屹立漫长岁月。

这么坚固宽敞的庄子。让人见着,便觉得心里踏实,有归属感。

“这里,也是我的家了!”

周何之热泪盈眶,当初他迫于生计,下定决心跟随陈三郎,背乡离井。现在看见村坞一点点被建起来,那般幸福满足感填满心间。

杨老先生同样激动,他未曾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参与这么一个浩大工程,就是按照陈三郎的要求来做,特费钱。

能不费钱嘛,主体全部是采石为砖,大长条,每块足有上吨重。砌起来,缝隙灌注石灰、糯米浆,堪称奢侈。

然而不得不说,这样砌成的石墙坚不可摧,固若金汤,不怕风雨沧桑,能耐岁月腐蚀。

在其中,还有一个插曲,就是采石运石那方面的工作,本来极为困难艰辛,人力耗损繁杂。然而一夜之间,石头便堆满在地上。

这般事情,令人咄咄称奇。

有传言说,是逍遥观的主持出手了,作法请来黄巾力士,他们都是神灵下凡,力大无穷,采石毫不费劲。

这个传言极富鬼神色彩,事实上也差不多。毕竟这么高的要求,单凭人力很难完成,所以陈三郎让道兵出手。反正有逍遥富道当挡箭牌,同时还能增加道士的高人风范。

“活神仙!”

很多信众到了逍遥观上香,都是这般敬仰。

陈三郎兴土木,刷名望,聚人心,王朝内自然有上书弹劾者。不过这些奏折统统泥牛入海,不见回音。

朝野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皇帝这是故意放纵,放手让陈三郎去干的了。

但放任不代表支持,除了一封圣旨一把宝剑外,皇帝别无表示。在他心目中,陈三郎便是其随手放置到棋盘上的一着闲棋,一个卒子。至于这个卒子最后能否存活,能走到哪一步 ,关键得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

也许这样的棋子,不仅在扬州,在别的州域也有。

不过那些,陈三郎自是管不上了。

“最多三个月,村坞便差不多正式落成。”

陈三郎吐了口气。

这段时日,稻田成熟,开始收割。今季丰收,晒干清理后,黄灿灿的稻谷装在袋子,一包包地运进粮仓中,真让人心情喜悦。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半点不假。

在农业为主导的古代,粮食比金钱还要重要。

在此期间,周分曹也曾来看过三回,不发一言,心情复杂。其实在他心底深处,还是有点抵触反对陈三郎如此张扬地建造家族基业的。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铺张浪费,却也隐隐揣测到一些陈三郎的真实用意:聚人,没有一个稳定坚固的根据点,很难聚拢人心。

你连一个安定的地方都没有,叫人怎么跟随?东跑西跑,惶惶然若丧家之犬,能有多少号召力?

别看陈三郎现在是泾县县令,但泾县县城并不能被看做是他的根据地。因为一纸调令,他就得换别的地方去当官了。

家族基业不同,它扎根于乡土,除非遭遇巨大的动荡变动,否则都不会迁徙。

作为过来人,周分曹也明白陈三郎内心的焦虑不安,需要寻求一个安全可靠的据点,步步为营。

只是,当真有天下崩乱的那一天,大厦将倾,一个家族基业能抵挡得住?

周分曹表示怀疑。

也仅是怀疑而已,陈三郎做事干净利索,不为己利,不劳民伤财,周分曹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自然无话可说。

唯一要诟病的,大概便是陈三郎这个县令当得太潇洒,完全是甩手掌柜,身为主薄的周分曹事实上是代县令了。其实小小县城,事情也并不多。忙碌过开头的一阵子,后面就平淡下来。报上来的案子颇为琐碎,不是李家媳妇和婆婆吵架,便是张家家里不见了只鸡……

倒是听说县城交界的地头上,那片山脉中有强人占山为王,很是做了些案子,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不过涉及成团伙的山贼,县里往往要打报告到府里去,才能处理得了。

周分曹昨天便发了文书到南阳府,但未见回信。想着那边山脉遥远,此时也不放在心上。

斜阳余辉脉脉,山麓下仍是一片热火朝天景象,非常忙碌。敲打的声音,工人们卖力气的吆喝声,还有牛羊的鸣叫,交织成一片,煞是热闹。

在外边的草坡上,忽而出现数人。领首者身形昂藏,甚为高大。看他们的衣装打扮,仿若是过路的行商,是来看热闹的。

这段时日,听闻陈家庄建设,而专程跑来观望的人真不少,什么人都有。

经过一些简单乔装的莫轩意站在坡上,注视良久,晒然一笑。

一名心腹问道:“莫大哥,何故发笑?”

莫轩意回答:“本以为此子胸怀韬略,现在看来,不过一暴发户耳。围城而居,到头来,却是冢中枯骨。走吧,进城,莫要错过了时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