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八十章:门第蓝图,未来之计

斩邪 第八十章:门第蓝图,未来之计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今天第二更送到,现在月票124,看来很难达到150票了……)

箱子沉重,陈三郎好不容易将它弄到书房里去,出了一身臭汗,好在没有惊动家人,他悄悄从院墙出去,绕到正门来,恰好遇见华叔。

华叔也是刚从外面回来的,面色阴郁,微低着头,似乎在想着什么疑难之事。

“华叔!”

轻唤一声。

“哦,少爷你回来了。”

华叔醒过神来,连忙施礼。

陈三郎问:“你怎么啦?似乎有心事。”

“这个……”

华叔不大愿意开口。

陈三郎叹了口气:“就算你不说,我也猜得出来,是为了家里周转的事吧。”

华叔点点头。

陈三郎又问:“现在是个甚么情况?”

华叔压低声音:“夫人吩咐,这些事情不该让你知道,免得你分心,你快要去扬州考乡试了,关键时刻,任何打扰都要不得。”

陈三郎眉头一挑:“可不上不下的,我又如何能安心去扬州?又如何能静心去考试?”

华叔面露苦笑,说道:“夫人和小翠编织的布拿到市面上卖,利润其实并没有多少。近日来,销路又差了许多,所以……”

说不下去了。

一个家庭,当收入成问题,支出又不可避免,结果可想而知,必定会是破落的下场——如今陈家里的各种开支,包括饮食等,其实已经进行大幅度缩减。陈三郎不在家的这段时日,等闲不买一顿肉吃。

陈三郎又问:“娘是不是要省钱出来给我?”

华叔道:“这是当然。少爷你去扬州,可不同南阳府。路途迢迢,日子漫漫,没有四五十两盘缠,根本无法出行。”

在这个世界,出门是一件奢侈事,尤其出远门,没钱的话,步步维艰。对于许多平头百姓而言,他们一辈子能进趟县城。就能够在乡亲们面前炫耀一辈子了。

陈三郎奔赴扬州考乡试,各种花销,哪怕极为俭省,但几十两的银子都是省不了的。所以说,对于很多读书人而言,考试不是问题,如何去考场才是最大的问题。考试能考得倾家荡产,根源就在于此。

为了筹备这一笔钱,陈王氏可谓愁白了头。但在儿子面前。只字不提,就是怕他分心。

陈三郎双眸莫名湿润,忽而又问:“她去找人借钱了吧。”

卖布所得绵薄,短期不可能筹备得起来。那么唯有举债一条路。

华叔知瞒他不过,说道:“是的,几乎都借遍了。”

陈家祖辈在泾县。也算是个小家族,不过彼此关系远不如那些书香门第、大家门户那般紧密。很是松散。陈王氏娘家在乡下,家境拮据。是不大可能拿得钱出来。

“情况如何?借得到吗?”

华叔回答:“乡里乡亲,比较好说话,多多少少都借到了些。现在少爷你是秀才了,在府城读府学,他们自然相信,也愿意相帮。”

陈三郎若有所思:“也有不肯借的吧?”

“确实有那么一两家。”

华叔照实说了。

陈三郎说道:“好,我知道了。”

说着,径直进入家门去。

晚饭时分,陈王氏叫小翠抓了一只大公鸡来杀,宰肉吃,又叫陈三郎去请许珺过来——按常规,两家定亲,在此期间男女双方却不好来往,不过许珺出身武馆,不讲究那些规矩。再说她都跟陈三郎同行去南阳府了,现在过来吃顿饭算得什么?

至于市井上的闲言碎语,从来都是防不住,堵不住的,只当风过耳,不理即可。

不用多久,许珺便跟着陈三郎来到,手里还提着一篮青菜,一入门,便争着下厨。

陈王氏如何肯让:“珺儿,你去和原儿说话便好,请你来吃饭,可不是叫你来做事。日后正式过门,天天让你做个够,到时候,我就不客气了。”

笑眯眯的,显然对这位未来媳妇相当满意。

许珺被说得两颊飞霞,看见陈三郎在一边贼笑,走过去,毫不客气掐了一记。

晚饭丰盛,大快朵颐,气氛温馨。

期间陈王氏问起蟹和去哪里了,怎么不一起回来。陈三郎含糊回答,说派他出去办事了。

陈王氏也不多问,儿子现在有出息了,事儿自然多。

吃过饭后,收拾干净,陈三郎忽然宣布有话说,连华叔和小翠也叫着,留下来。

桌子上点一盏灯火,明亮地照着各人脸庞。

陈三郎返身回房间,片刻拿着一个包袱出来,颇为沉重的样子,摆放在桌子上。

“原儿,这是什么?”

陈王氏好奇问。

陈三郎微微一笑:“华叔,你打开来看看。”

华叔有些纳闷,便伸手去解开包袱,当盖在上面的布被解开,一片白晃晃的光华显露,在灯火映照之下,更显得动人心弦。

银子,包袱里头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华叔呼吸为之一滞,有些老花的眼睛瞪得大大,似乎不再老花眼了:根据他老道的经验估算,这一包银子,足有上百两之多;小翠讶然叫唤出声,情不自禁掩住嘴巴。

陈王氏也是吃惊,她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多银子了,伸手去拿起一锭,正是十足的官银,成色相当好:“原儿,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这些银子,是陈三郎从箱子里挑出来的,不足十分之一。之所以不一下子全部拿出,自然有顾虑:

一方面难以解释,怕吓到家人;另一方面他现在不过是个秀才,身份地位尚且不足。大笔财富暂时不可露白,炫富多祸端。

“我在南阳府得到贵人赏识。他送给我的。”

陈三郎早想好言语。

“贵人?”

陈王氏惊呼出声,不是怀疑。而是欢喜。在夏禹王朝,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由于天资聪颖,有才华,而得到贵人相助,从此平步青云的事并不稀奇。当然,这些相助肯定会有深层次的含义,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受人资助,日后人情可得要还。

说白了。这样的帮助,往往就是一种投资。

然而有人投资,就表示你有出色之处,对于小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这是最好的门路了。

很快陈王氏又想到上一次的事故,县里士绅要撤销陈三郎秀才功名,让她饱受惊吓,幸亏州郡里来了大官,替儿子做主。很顺利平息了风波,最后县里的士绅们都纷纷送来礼仪赔罪。

如此,这大官就是儿子的贵人了吗?

陈三郎慢慢说道:“这里有银子一百八十两,其中我带八十两去扬州。剩余的,都留在家里。”

陈王氏道:“家里现在不用钱,你都拿去吧。”

陈三郎一摆手:“娘亲。你听我安排便是了。你不是早就想在县里买些田地吧,一百两。能买点田产了。”

陈王氏便心动,在农业经济的世界。田产永远都是根基,没有田产,便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陈三郎又道:“此去扬州,若孩儿时运到,考了举人,这门第便能立起,到时家业都会进一步扩大起来。”

这是必然之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影响力增大,不仅家里的人,在外面的亲戚,甚至乡邻等,都会前来投奔,渐渐形成一个门第体系。随着慢慢发展,还会招收伴当门客,甚至塾师幕僚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稳固势力。

世俗发展,必经此路;哪怕世外修士高人,也要有宗门依靠不是?

家族,就是世俗根基所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而一些出身豪门世家的子弟,他们等于是含着金钥匙出世,自幼受百般宠爱,健康安稳地成长,人还没有长大,便有长辈们铺好路子,只要抬起腿走就行了。

陈三郎出身小户,和寒门无异,没有长辈相帮铺路,便只能依靠个人发奋图强,逐步逐步考取功名,争得身份地位。然后再以己身为中心,慢慢聚起人来,形成体系。

这样的门第,日后成就如何,基本都得看陈三郎前程了。

陈王氏等人听见,许久做不出声来。他们何曾想过这般未来蓝图,又如何敢想?

好比华叔小翠,身为下人,其实就是想能够安安稳稳,每天能吃饱饭便够了。特别小翠,家里人已催过几次,让她脱离陈家,换到别的门户去,或者找个差不多的人嫁掉算了。要不是陈三郎考中秀才,她肯定会被家人逼着离开。

许珺看着陈三郎,怔怔出神:这就是爹为自己选的男人,从最开始的浑噩陈腐,慢慢变得出人意表,再一步步显露头角,算起来,还不够半年的时间而已。那时候,她心里还有些别扭,觉得爹答应得太快太突然了,现在一想,才真正体会到爹的苦心所在。

他是认定陈三郎非池中物了吗?

陈三郎干咳一声:“现在说那些,却言之过早,一切都得等乡试结果,再做定论。”

陈王氏回过神了,欣喜地道:“原儿,娘亲相信你一定会办到的。”

华叔附和道:“少爷,我也相信你。”

这倒不是盲目的信任,以陈三郎现在年纪,即使这一届乡试铩羽而归,可还有下一届呢,他今年刚及冠,三年后,也不过二十三岁,年青得很。今年以来,陈三郎的表现就一直让人惊喜,从考不得试,到顺风顺水考取秀才,再到出人意料地提前一届获得乡试资格。

那么,谁敢说在乡试上,他不能创造新的惊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