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七十六章:大事不好,公子救命

斩邪 第七十六章:大事不好,公子救命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大事不好,请公子救命!”

这货叫着,眼角居然挤出了两滴泪。

陈三郎眉头一皱,问道:“蟹和,你不要嚎,快说发生了什么事?”

蟹和就站起,一五一十诉说起来。

当日它受敖卿眉调遣,给陈三郎报信后就返回泾县,要辅助敖卿眉当一方河神。

对于所谓神,其实陈三郎了解不多,只想到句老话:这个世界本没有神,拜的人多了,就有了神。

如今听蟹和一说,才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首先有正神野神之分,正神之意,是受到朝廷册封认可的;而野神,多为异端邪类,不被朝廷承认,一旦发现,便会进行剿灭。

社稷神器,岂容乱来?对于思想上的统一,尤其严苛。而奉儒家圣贤之外,封禅泰山,拜祭洞庭,选立国师,册封道释两家,却是要将众多势力招安进来,纳入体系。

这个体系,就算更朝换代,往往也不会轻易被打破颠覆,而是能够得到传承,最多就是势力内部之间的洗牌而已。

其次,神之所在,核心便在于香火。俗话有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足以说明香火的重要性,不仅仅代表着颜面,更表示着力量的源泉。

香火,说白了就是民意民心。人们成为香客,虔诚拜神,将自己的想法心意倾诉出来,或表达,或祈求,或还愿……形形色色。这些意念落在神像上,就会被吸收掉。从而转化为法力。

因为那些神像,本身就是一件特殊法器。具备吸纳功能。

当然,天下之大,庙宇道观数不胜数,并非说每一间都具备神性,其中许多不过是泥塑木偶,毫无灵验之处。

不过这神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一分民意民心,就是一缕念头,数量少的时候倒没什么。一旦凝聚起来,成千上万,等于万千人在耳边言语,万千种意愿在脑海激荡,那种感受,非同小可。一不小心就会精神分裂,成为疯子。

有见及此,各种流派都有过滤吸收香火的独门法诀,从而避免负面问题。由于涉及宗门核心道法,外人自是不得而知。

得到朝廷册封的正神为数不少,山头林立,千百年来。对于神位之争从不曾停止过。故而每当王朝式微,有合久必分的趋势,诸多宗门便会派遣得意弟子下山行走。寻找潜龙,抢扶龙之功。如果扶持的人逐鹿天下。终成天子,那么扶龙有功。获益匪浅,具有极大好处。

想当年,释家僧侣白马驮经书,不远万里,入驻中原,便是看到了王朝更迭的契机,终成基业。

夏禹王朝重佛轻道,根源便在于此。当今王朝国师,便是一名得道高僧,法号“净往”。

百年春秋过,又到逐鹿时,近年来暗流汹涌,各大州郡都显得不大安分;世俗之外,关于神位竞争也是十分混乱。土地、河神、山神……反正见缝插针,一个位置一伙人抢着坐;实在抢不到位置,得,自己按一个新的去,只要走通门路,拿到了玉符敕命,便能号称为“神”。

互相之间,要是起了冲突,决定地盘归属,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开打,谁赢了,谁就能坐到位置上;输的,只能灰溜溜走开,甚至被对方降服,收为手下,最惨的结果就是当场被打死了。

神仙不好当啊!

对于下面的这些争斗,大门大派一般是不知道,也不会理会的。好比小县城里士绅发生冲突,朝廷哪里会管?

就是看中这么一个空档,敖卿眉想在泾河当个小神,藉此吸纳香火,加速疗伤速度。她从洞庭湖逃离之际,身上带着一枚空白的玉符敕命,恰好派上用场。在玉符敕命上刻上泾河河神,便等于得到正统册封,可以建立庙口,接受香客拜祭了。

泾江千里,支流不胜枚举,泾河只是其中之一,流域不宽,很是清幽,不失为一处休养地方。

为了预防万一,敖卿眉并不直接出面,而是让蟹和顶在前面。蟹和自然毫无意见,摇身一变,变成一尊河神,不知多潇洒。

泾河岸边之上,本就有一间河神庙,只是香火凋零,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至于原本占据此庙的家伙了无影踪,不知是死是活。

蟹和毫不客气地取而代之,变化人身出来,将河神庙修葺一番,收拾干净,接下来便是等待香客上门。

如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入庙祭拜却是学问,很讲究。依照蟹和想法,它是想直接托梦,亮出形象,然后鼓弄风浪,发一通大水,那人们自然就信奉了。

然而敖卿眉毫不犹豫就否定这个想法:“身而为神,岂能恫吓民众,然后得香火?这般做法,已是邪门外道行径。”

蟹和唯唯诺诺,不敢反驳,但心里着实不同意:世道不同了,人心莫测,谁管那么多?用句世俗之言形容:成王败寇,拿到香火供奉的才是神。既然如此,用些手段又如何?要怪,只能怪那些人愚蠢,要是求神拜佛,心诚则灵,那天下早为公,人也不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了……

但求心安而已。

不能用手段,只得安分守己经营。无奈泾河水流缓慢,风平浪静,一年到头也不见有事发生,河神想要有所作为,却难有用武之地。故而河神庙的香火依然稀落,每逢初一十五,才有些人进来拜祭,惨淡得很。

守着这个小庙,蟹和只觉得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好生郁闷。

但就在昨天,有事发生了。一头雄鱼精,带领两只虾兵,手执兵器,来势汹汹地来到泾河,亮出一枚玉符敕命,说受了泾江大统领之命,特地到此泾河担当河神一职。

蟹和出身洞庭湖,连龙君都见过,哪里怕这泾江大统领,根本不买账。

雄鱼精大怒,也不理会江湖规矩,带着两名虾兵小弟就并肩子上,围殴螃蟹。

蟹和本为化形妖物,属于妖将品级,可这雄鱼精的实力也相差无几,加上身边有两名帮手,如虎添翼,顿时占据了上风。

蟹和本领原本不该如此不济,只是它被敖卿眉种下《阴神命灯元机符》,此符乃是一种玄奥禁制,能抑制它体内妖气爆发,化为人身行走人间时,不虞被修士觉察;但另一方面,由于妖气被镇压住,一身本事只能发挥七八成。此长彼消,就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

它逃回陈家院落水井,找敖卿眉哭诉,希望敖卿眉能赐下些厉害法器法宝,好回去翻本。

然而敖卿眉哪里有?她从洞庭湖只身逃脱,身上带着最好的东西,就是那一枚小剑,小剑已送给陈三郎,就算仍在身上,蟹和也无法驾驭得来。至于传授术法之类,并无合适的选择。况且一时半会学不会,也派不上用场。

想来想去,只能让蟹和到南阳府找陈三郎,搬这个救兵回去。

“公子,此事非得你亲自出马不可,一定要帮我讨还公道!”

蟹和犹自愤愤不平。

它堂堂一位出身洞庭湖的将军——虽然是很偏门的那种,但平日里惯于扯虎皮,一旦亮出旗号,对方都是大惊失色,纳头便拜的。然而如今身份敏感,那虎皮旗号却不能再用了,白白受欺负,憋一肚子窝囊气。

陈三郎听完,有着开眼见新天的明悟,认识到妖怪的另一面。莫名想起前世记忆中有一本名为《西游记》的奇书,里面所写所记,活脱脱便是一部万妖传,妖魔鬼怪,各有性格特征,与人无异。

“既然出了事,我自不会坐视不理,明天一早就与你回去。”

“还要等明天啊……”

蟹和显得迫不待及,它计算好了,自己加上陈三郎,对付雄鱼精和两只不成气候的虾兵绰绰有余,完全不成问题,肯定能打一场漂亮翻身仗。对于胜仗,自是来得越快越好。

陈三郎瞥它一眼:“不差一晚上。”

如今夜深,城门紧闭,出入不方便。府城可不同县城,这里水深得很,一不小心就碰到修士,那就麻烦。

又想到那名对自己施展秘术的道士,这般人物,相当棘手,要是被他撞破行径可不得了。好在这两天来,那种隐藏在背后若有若无的监视感觉消失不见,应该是对方不再盯得紧了,已放心撤走。

蟹和无法,只得先在宅子里安顿下来,囫囵过一夜。

陈三郎省起一事,问道:“你在县里,可曾见过少夫人?”

少夫人,便是许珺。

蟹和回答:“见过一次。”

陈三郎点点头,淡然道:“夜了,早些歇息吧。”

回到房中,如常般做修炼功课。一一做完,想到明天就回泾县,便感到些兴奋。他对《真龙御水诀》刚有所悟,突破瓶颈,差不多能自如娴熟地驾驭风浪了,正欠缺一场水上实战,就遇到这一摊事,恰好用来练手,检验这门御水术法的成色如何。

乘风破浪战水怪,倒是期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