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四十章:赴会吟诗,先声夺人

斩邪 第一百四十章:赴会吟诗,先声夺人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今天第一章,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陈三郎以往所见的风月建筑,大都是一座楼的款式,上面扶栏站着些花枝招展的姑娘,挥舞着手帕,娇笑嗲声,吸引顾客上门。像现在这一座庭园的格式,甚是少见。不过也不奇怪,在夏商王朝,烟花之地绝非单纯做皮肉生意,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据点,环境优雅,笔墨鼎盛。

“两位公子,请!”

鱼水园门口站着面目娟秀的少女,属于迎宾的,但容貌身段俱是上佳,走路摇曳之际,姿态动人。

迎宾的都这般质素,那么里面坐着陪客的可想而知。

陈三郎曾见识过十里秦淮的画舫,与这园子一比,可以说各有春秋,鱼水园并没有输多少。

叶藕桐第二次来,识路,对那迎宾少女道:“我们与人有约,到谢家居。”

原来庭园被分成许多个独立的小院落,格局布置,各有不同。但见庭园内树木婆娑,每隔几步树上便挂着大红灯笼,洒下光华来,带着朦胧的美意。当走近了些,那些院落中不时传出丝竹之音,以及娇笑声来,氛围很是靡靡。

一会之后,顺着一条碎石小径就来到一座院落门外,却是别出心裁地用修竹为篱笆,围起院子,看起来非常清幽。

门额上悬一副横匾,写着:谢家居。

三个字端正,笔划内敛,颇具韵味。

进入院落,见房屋那边灯火明亮。欢声笑语不断。

当叶藕桐与陈三郎迈步入屋,欢笑声戈然而止。然后一道道目光便看过来,落在两人身上。

灯火照人。陈三郎视线一扫,便看见个大概。

屋中颇为宽敞,摆开五个桌子,其中四桌上都坐着人,剩一桌空着。总共约有十多人这样。由于生着火塘,炭火炎炎,很是暖和,诸人都穿得单薄,尤其几位陪酒的姑娘。更是轻纱罩体,酮、体若隐若现,举手投足间有魅力流溢,稍微定力不足的,就会把持不住。

“哈哈,瞧是谁来了?”

“可不是叶大才子嘛,姗姗来迟,还以为你今晚不来了。”

“昨晚败兴而归,难免心中悒悒。不过胜负乃兵家常事,来了便好。”

“咦,今晚倒带来个帮手……”

更多的目光打量着陈三郎,见其年轻得过分。眉清目秀,神色淡定从容,被这么多人注视。毫无拘谨紧蹙之意。

“藕桐兄,不介绍一下?”

席间一个举子说道。

今晚有陈三郎在。叶藕桐信心满满,哈哈笑道:“各位。这一位在我扬州大名鼎鼎,乃是今届扬州乡试解元,陈姓,字‘道远’。”

顿一顿,对那位发问的举子道:“荣兄,昨晚你问我今届乡试屈居亚元有何感受,现在我可以跟你说,居于道远之下,叶某与有荣焉。”

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文人相轻,才子骄傲,谁愿甘拜下风,而且发自肺腑的佩服?

看往陈三郎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不同。

在座的诸人对叶藕桐有所了解,知道他自尊心极强,更要面子。昨晚纵然挫败而归,但主要输给车轮战,非战之罪,明显不服气。这样的人居然当着那么多举子的面,说自己居于陈三郎之下,与有荣焉,那么陈三郎究竟何方神圣?

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到彼此眼中的茫然。

这个世界资讯蔽塞,而且陈三郎也并未有什么惊世之作流传,作为非扬州举子,对其可以说并无了解。现在只听叶藕桐说陈三郎是今届扬州乡试的解元,这个身份倒有些扎眼。

士林重名,在考子眼中,解元和一般举人区别甚大,更值得关注。

昨晚聚会的时候,那“荣小成”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要揭叶藕桐短处,说他作为成名已久的江南才子,乡试只考到亚元,心中作何感想。

这原本是打击人的心理战术,不曾想叶藕桐堂堂正正地大声回答。

如果陈三郎年纪大些,倒还能接受,问题在于如此年轻,像是初出茅庐的家伙,叶藕桐表现得如此心悦神服,其中就有问题了。

面对一张张或茫然,或惊讶的面容,陈三郎团团作个揖,淡然道:“见过各位。”

与叶藕桐坐在空荡荡的那个桌子上。

立刻有跑堂的过来,点头哈腰地递过两份名册。

陈三郎原本以为是菜谱,可打开一看,见上面一页页,画着形象各异的仕女图,留白处又有字句备注解释,说明此女名字,性情,以及擅长技艺等,更有价格栏目。

这个,也太贴心了吧……

陈三郎有些无语,看那些仕女图,一幅幅都画得精致唯美,各具风情。当然啦,其中肯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在,但总体而言,真人绝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才能对得起那份价钱。

翻了几番,却觉得无甚意思,便放下名册。

那边叶藕桐老马识途地点好人,问道:“道远,你不喜欢?”

陈三郎微笑道:“我更喜欢吃东西。”

叶藕桐鼓起眼睛,心道肯定是陈三郎放不开怀抱,所以不要姑娘陪酒,他也不勉强,叫跑堂过来,一口气点了七八个菜,外加一壶好酒。

弄好之后,趁着空暇,叶藕桐便向陈三郎介绍起来。

那四桌上,坐着的举子分别来自冀州、中州、雍州、名州。其中名州举子有三人,另外三个州郡的各是两人。

这点人数,自不可能代表全部,只是属于小圈子之间的聚会。显然,在这个时间别的地方上,肯定也有着相似的聚会在举行着。

叶藕桐如数家珍,将九个举子的情况都简单说了下,好让陈三郎心中有数。

很快,叶藕桐相中的姑娘来了,身形娇小,但衣衫下山恋起伏,很是有料的样子。

姑娘见着叶藕桐,脸上笑意盈盈:“叶公子果然信人,没有辜负奴家。”

叶藕桐笑道:“依婵姑娘说笑,我怎么舍得不来?”

昨晚两个颠倒衣裳,叶藕桐食髓知味,总感觉不大尽兴,故而今晚没有换人,要再续前缘。

两人轻车熟路地调笑着。

依婵姑娘见陈三郎单身一个,就嗔道:“陈公子,莫非看名册上的姐妹们不上?”

陈三郎淡然回答:“只是不惯,不用管我。”

举着筷子,埋头大口吃饭。

依婵看见了,觉得古怪:哪有进风月场所不叫姑娘的道理……而且这事并不违背经义,圣贤曰:食色,性也。不知多少正人君子,权贵达人来到,都是表现得放浪形骸,极为尽兴。

叶藕桐含糊道:“道远就这脾性……来,咱们喝一杯。”

饮了几杯酒后,厅堂中又有姑娘进来,抱着一具琴,却是个琴师,负责弹奏助兴的。

在女子当中,她身量颇高,穿着淡素,瞧其年纪,应该已过了三旬,眼角有着鱼尾纹。

在地方坐下来,紧一紧姿态,手指轻捻,拨动琴铉,便有清脆干净的琴声响起,如同流水,淙淙潺潺。

听着琴声,陈三郎若有感触,忽问:“依婵姑娘,此女何名?”

依婵抿嘴一笑:“原来陈公子喜欢比较成熟的类型……她呀,是咱们园子里的珍玥姐,弹得一手好琴,很多姐妹都跟她学琴的。”

陈三郎不置可否,听着琴,喝着酒。

约莫两刻钟后,文会开展的时间差不多到了。

首先发难的却是叶藕桐。

他带着陈三郎来,本就是为了找回场子,故而要先声夺人,讨个头彩先。就站起来,举着酒杯,朗声道:“荣兄,今晚第一杯酒,叶某想向你讨教讨教。”

那荣兄,名“成”,名州举子,小有名气。昨晚他表现得咄咄逼人,是以今晚叶藕桐最先找他开刀。

所谓“第一杯酒”,便是文会说辞,好比江湖武者比试的口头禅一般。

荣成不慌不忙,也站起来,举着杯酒道:“叶兄,请赐教!”

叶藕桐胸有成竹:“以酒为题,作七律一首,十五步为限。”

这里作诗,自然要新作——也无法避免早就写好,但没有发表出来的情况。那样的话,却忽略不计,无从计较。

荣成便举着杯酒,一只手背负在身后,开始在厅堂踱步。叶藕桐出题,要十五步为限,步数固定,但每一步之间存在思考的空间,能够站着不动想一下,然后才继续下一步。

不过要是一直站着那儿不动,想得太久也不成,等于耍赖,叫人笑话。

这等层次的文会组织,本就松散,输赢一口气而已,没必要为一口气,却成为站着不动的木桩诗人,沦为笑柄。

当十五步走完,荣成张口吟诗。

总的而言,一首七律算是完成了。不过时间太赶,韵律不够整齐,一些字词稍显粗糙,水平只能说非常一般。

然后就轮到荣成出题了,他也是要求作七律一首,十五步为限,以“雪”为题。

叶藕桐有备而来,只走了十步便作出诗,高声吟诵。

两人比完,高下立判,叶藕桐这一场赢了;作为输者,荣成只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再把酒杯反扣在桌子上。

这一场过后,随即三个人几乎同时站起,举着杯子,不约而同要向陈三郎讨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