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六章:宵小密谋,姐夫登门

斩邪 第六章:宵小密谋,姐夫登门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吴婆子,陈家那边不愿意?”

刘家厅堂中,刘夫人在和吴媒婆说话。

吴媒婆回答:“也不是不愿意,只是陈夫人说三郎将要考试,无暇顾及,因而想等童子试后再定。”

刘夫人冷笑一声:“推搪之词,不就想看看三郎是否能熬中个秀才,好讨价还价吗?也不撒泡尿照照,以三郎的德行,这一辈子都别指望了。”

聘金已经减少两百贯,可陈家还犹豫不定,这让她感到不爽。

吴媒婆道:“那就多等几天,三郎天生悚场,今年应该和往年一样,走走过场便打道回府。”

“哼,到时候定要再加多五十贯礼仪费,好让其知晓,错过机会就得付出代价。”

刘夫人悻悻然说着。

……

被许珺罚了一个时辰的马步,扎得双腿变形后,这几天,曹桂堂和马锦台再不敢来武馆。

陈三郎乐得清静。

许珺本以为他要参加童子试,也不会来了。不曾想每天早晨陈三郎准时到武馆中,非常自觉地练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用心,陈三郎的马步已扎得十分标准,开腿沉腰,挺胸抬首,隐隐有几分马的模样。

——站出一匹马来,正是扎马步的高深境界。

可惜三郎这匹马实在瘦弱,当风吹拂起衣衫,轻飘飘的,显露出骨瘦如柴的手脚。

每天喂血养剑,损耗太大,若非他拼命吃喝,加上练武健体,只怕已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许珺不虞有他,但觉得文弱书生名副其实,弱不禁风的,自己一拳过去,只怕陈三郎都会被拳风鼓荡得飞出去。

“陈公子,考试要紧,这时候你应该多到私塾去,温习功课。”

许珺不觉得他有练武的天赋,一来底子单薄;二来起步时间太晚,内心想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著。

陈三郎回答:“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读倦了书,何妨动动身子骨。”

许珺嘴一撇:“那随你。”

扎完马,陈三郎没有再去私塾,直接回家,在路经街巷的时候,前面晃出两个人来,挡住去路。

看着来者不善的曹桂堂和马锦台,陈三郎皱一皱眉。

曹桂堂咧嘴说道:“书呆子,可够勤快的呀。”

马锦台双手搓在一块,恶狠狠:“每天一大早就去献殷勤,真当我们是死的吗?”

显然已把许珺视为禁脔。

陈三郎双手抱胸,忽然开口:“你们想打我?”

曹桂堂和马锦台面面相觑,倒没想到对方这么灵光,还直接问出来了。

“幼稚!”

陈三郎叱喝一声:“想进衙门挨板子就动手。”

曹、马两人大眼望小眼,果真被喝住了。

泾县风气清律,管治甚严,他们虽然出身富家,但没有丝毫权势,要是当街打人,打的还是读书人,被陈三郎告去县衙的话,闹将起来,不可收拾,毕竟陈三郎也不是一穷二白的穷小子。

“没胆子呀,那好狗不挡路,请让一让。”

陈三郎施施然而去。

留下两个富家弟子,直气得无明业火腾腾冒升。他们本以为在街巷里把对方堵住,只需吓一吓,就能把陈三郎吓得瘫倒在地,大出洋相,谁料最后被吓住的,反而是自己。

“不对,有些不对劲。”

曹桂堂喃喃道。

马锦台搔搔头:“可不是,这书呆子怎地换了个人似的。”

陈三郎的表现,头脑清醒,冷静淡定,一眼洞悉利弊关系,和以前那个只懂得埋头读书的呆子形象大相径庭。

“哎……”

一时间想不出个所以然,异口同声叹息,两人感到面目无光,很郁闷地到醉春楼喝酒去。

醉春楼是县里唯一一间**,极受男人欢喜,每到晚上,更是宾客盈门。

喝了几杯酒,马锦台将酒杯狠狠往桌面一按:“这口气,实在咽不下。”

曹桂堂道:“又能怎样?”

“我们不好动手,别人却能。”

“你的意思是?”

马锦台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我看吴赖头就不错。”

听到“吴赖头”三字,曹桂堂的眼睛也亮了起来:“要如何做法?”

马锦台冷声道:“他想参加童子试,咱们偏不如他愿……喝酒喝酒!”

原来是陪酒的姑娘进来了,其却不愿在此声张,以免落下话柄,就故意喝起酒来。至于详细的实施计划,等没有外人的时候,再商量不迟。

……

刚入家门,陈三郎便听到厅堂有人说话,很熟悉的声音,心中莫名一喜,抢步进去,就看见一个魁梧的身子坐在椅子上。

二姐夫江草齐。

挨着姐夫坐的,可不是二姐吗?

“三郎回来了啊。”

“见过二姐,见过二姐夫。”

陈三郎恭敬行礼,然后坐在一边去。

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姐远嫁南阳府,等闲不回娘家一趟;二姐嫁得近,在本县高田乡,进城不过十里路。

二姐夫江草齐是个屠夫,天生臂力,耍得一手好刀。据说这刀法还是祖传的,传了好几辈人了,解起猪来,只片刻间就骨肉分离,精肥清楚,颇为几分“庖丁解牛”的风范。

仗着一手好刀法,以及祖辈的积累,其家境殷实,在乡上属于大户人家。

江草齐孔武有力,仗义疏财,能聚人,有号召力。

二姐却是张刀子嘴,她无意听说了自家弟弟近期来的种种不正常行径,当即心急火燎地赶回娘家,一见面,就是一顿连珠炮般的发问。

陈三郎刚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可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已经接二连三地来到,只问得哑口无言,求救地把目光瞥向二姐夫。

然而二姐夫坐得笔直,眼观鼻鼻观心,巍巍然。

一顿训斥后,二姐感到有点口渴了,端起茶水喝了一大口,问:“三郎,你到底想怎么样?”

陈三郎吐口气:“我已报了今岁的童子试。”

二姐苦口婆心地劝道:“我说三郎,你已及冠,该懂事了。俗话有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进不得学,有手有脚,也不会死人,何苦还要再考?你看娘亲,头发都白了些,你就不能踏踏实实,做份营生,为家里分忧?”

二姐夫忍不住插口道:“二妹,三郎是读书人,他去考试取功名,不理所当然吗?”

二姐白了他一眼:“能考到的话,我怎么会阻挡?可都考好几年了,明知自己考不得试……”

“二妹。”

陈王氏生怕她说得太直白,会伤到陈三郎的心,赶紧开口。

二姐鼻子一酸,眼眸涌现出泪花:“娘亲,我都是为三郎好。”

陈三郎站起身,道:“二姐,我知道你为了我好,就让我再考一年吧。如果还是失败,我就跟姐夫去学杀猪。”

二姐噗嗤一声,破涕为笑:“就你这身子板,杀猪刀都拎不起,还杀猪呢。”

二姐夫问道:“三郎,听说你去学武了?”

陈三郎回答:“我就是感到身体孱弱,所以要练一练。”

二姐啐道:“胡闹。”

终是心一软,不再斥责。

中午,一家人融融恰恰地吃了一顿饭。吃饭后,二姐和二姐夫就要出城回家了。

临走前,二姐夫悄悄把陈三郎拉到一边,手脚麻利地递过一锭银子,足有五两重,低声道:“三郎,这是姐夫平时积攒下来的私己,莫要声张告诉你姐呀。”

陈三郎迟疑道:“姐夫,你平时花销颇大,不如留着用?”

他知道江草齐的性子,有急公好义之风,乡上哪家有难,不用开口,江草齐就会送钱上门,端是花钱如流水。

为了这事,二姐没少唠叨,财政方面约束起来,不再任其挥霍了。

二姐夫笑道:“花销再大,给点银子小舅子用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三郎,姐夫看好你,日后前程锦绣,不要忘了姐夫就行。”

话说到这份上,陈三郎也就不再矫情,伸手接过银子:“谢谢姐夫。”

姐夫刚走开,二姐又找上来,直接递过一口钱袋,沉甸甸的,起码十几两:“三郎,娘亲那边不肯收,就给你拿着吧。记得要收心养性做人,多孝顺娘亲,娘亲老了……”

说最后一句时,不禁哽咽。

陈三郎重重点头:“二姐放心,我会的。”

二姐却又叮嘱:“这些钱都是姐平时积攒下来的私房,你不要告诉你姐夫呀。”

“啊!”

陈三郎面色古怪,二姐跟二姐夫这两口子还真是有趣。

两份银子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两,算是一笔比较大的钱财。以前三郎不管家,不知柴米油盐事,反正要用的时候就张口要钱。然而如今他却明白,家中种种开销,已有些不堪重负,快到了坐吃山空的边缘,真要注意了。

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有了二十两,节省点用,童子试期间就不必要再伸手向娘亲要钱。

是夜,起了微风,春雨霏霏,远处泾河那边,蛙声一片,嘹亮的传过来。

此夜此雨此声,清新温润,有着一股蓬勃的气息在流动。

已是亥时,房间的灯依旧亮着。

灯下陈三郎专心致志,奋笔疾书,正在模拟着做一篇文章,一个个漂亮的楷字在纸上出现,成行,成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