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三百九十七章:有始有终,有取有舍

斩邪 第三百九十七章:有始有终,有取有舍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武平县。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此县位于崂山西南,多山少地,一向贫困,食不果腹的人家数不胜数。

陆清远便是到这里来担任主事,主持县衙大小事务。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是肃清县内的贼患势力,建立起秩序来。

第二把火,依照崂山府的分田制,在县里推行。

最后,发挥本县山多矿多的特点,开始发掘矿藏。短短时间,便探索到了三处矿藏,矿量规模还不小。

陆清远立刻组织人手,开始挖矿。

等闲时候,铜铁之类的矿物作用不大,但陈三郎早说了,要下面各地有条件的可大力发展矿业,就地炼制出来,不管有多少铜铁,府衙都用不错的价格照单全收。

有市场,便有产业,一向如此。

铜铁皆可以用来打造器物,农用,而或军用。以往蛮军过境,万物萧条,除了粮食价格一路高涨外,别的东西都行情低落。成品还好说,矿藏之类,谁还有那个心思和时间去折腾?

现在陈三郎政令分明,着重产业,由此可见,他用心不小,是想长期发展,绝非那种但求富贵,便远走高飞的人。

陆清远饱读诗书,出身大族,当然有抱负。高中进士时,意气风发,想要一展才华,然而很快便被无情现实给捻灭,举家逃忙,避居深山老林。可怜他风华正茂,遭遇这等变故,如何承受得住?因此自暴自弃起来。

陈三郎的到来,等于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自上任后,干劲十足,公务勤勉,没有丝毫倦怠。

这一日,天还没亮,他便起床了,简单梳洗,便来到县衙公房理事,但刚开门进去,屁股还没坐热,便有人敲门。

进来的人是阿全,他从梅花谷带出来的随从。乃是家生子,自幼陪伴长大,知根知底,又学了些武功,兼且担当保镖之职。但凡大户人家,都是如此,家里养着家生子,忠心不二。

“嗯?阿全,什么事?”

陆清远问道。

阿全回答:“公子,福伯来了。”

福伯是陆家老管家,花甲之年了,几乎是看着陆清远长大的,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陆清远一怔:“他怎么来了,快让他进来。”

很快,福伯来到,瞧他的样子,竟是日夜兼程赶路,满脸疲惫之色。

陆清远以为梅花谷出了变故,忙问:“福伯,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福伯恭敬回答:“家里无事,是老爷派我送信来给你。”

陆清远松口气,不无怨怪:“既无急事,何必差你出来?路途艰苦,你如何受得了?叫阿金他们不就行了?”

福伯道:“公子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着呢。”

说着,从包袱中取出一封信递过来。

陆清远接过,拆开,慢慢看着,不多一会就看完了,默然不语,许久才说道:“怪不得让福伯你来,父亲一定要我回去?”

福伯点头道:“公子,老爷都是为了你好。”

陆清远呵呵一笑,意兴萧索,忽道:“父亲自幼教我,做人做事,皆有始有终,若随风而动,随波逐流,又有何面目读圣贤书?”

福伯正要相劝,却被陆清远摆手打断:“福伯,你留下来休息一日,回去便把这番话告诉父亲即可。”

说着,出门而去。

“公子,你要去哪?”

福伯急问。

阿全把他拦住:“福伯,你还不了解公子脾性吗?在这时候,他是决然不会回梅花谷的。”

福伯一跺脚:“如此,我怎么回去跟老爷交差?”

心中想不明白,这武平县有什么好呆的。根据老爷的意思,只要公子回去,以他的进士出身,再加上京城方面的助力,稍作活动下,便会有圣旨下来,很可能直接当上雍州某个府城的知府大人。

原因无他,雍州官场早已崩溃,缺人得很。

知府与知县之间的差别,简直判若云泥。起码隔着十多年的仕途历程,更不知有多少七品知县熬到头发花白,都熬不到一个知府位置。公子这是怎么啦,老爷在书信中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他却甘愿舍弃了这个天赐良机。

福伯嗟叹不已。

……

京城长安,紫禁城,雨幕朦胧,秋气阴寒,不少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内阁之中,因为烧了炭火的缘故,暖意流溢,四王爷、五王爷、七王爷、内阁首辅萧易安,次辅王平山等一众重臣皆汇聚于此,商议事务。

由于皇帝病重,无法理事,已经许久不曾上朝。但天下之事,还得处理,便在内阁中商讨解决。

当今朝野,已分成两派,一派拥护四王爷,另一派拥护七王爷,好在还有个首辅萧易安居中,这老臣已是七十古来稀,仍精神矍铄,,其深谙平衡之道,力保朝野运行正常。再加上石破军造反,王朝出现了逆贼,两位皇子也明白大局为重,这才没有火拼起来。

明面上没有撕破脸,但暗地里的争斗自不可避免。拉拢大臣,安插心腹,不亦乐乎。

中州大捷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进了京城,满城欢欣,只觉得漫空阴霾都被一扫而空,不复存在。

朝野沸腾,有上书给李恒威请功的;有上书要乘胜追击,收复雍州,镇压蛮州的……众多奏章中,有一封颇为引人注目,是旧事重弹,论及处置陈道远的事。

奏章曰:今石破军败,当务之急,应安抚各州刺史之心,大局为重。当令李恒威进军雍州,擒拿陈道远,押送回京处置……

这一次,这奏章在内阁中得到了许多人认可,纷纷赞同。其实在前一阵子,拿陈道远问罪的舆论已经占据了上风,只是七王爷那边发话,这才拖延了下来,没有发下圣旨。

现在好了,圣旨直接给李恒威,让他进雍州执行即可。

对此七王爷也无异议,他之前保陈三郎,更多的在于维护朝廷颜面,觉得堂堂王朝,不该被一位封疆大吏步步进逼。不过陈三郎并非他的人,并不值得继续力挺,不妨先抓回京城再说,且看他沦为阶下囚时,会低头否?但进了京城,即使低头,只怕自己也保他不住,为了一个陈三郎,而得罪半个朝野,实在不理智。

大丈夫成大事,当有取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