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势,谁主沉浮

斩邪 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势,谁主沉浮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秋雨缠绵,第二天也不见停,空气有一股清新的意味。

又歇一宿,陈三郎的精神渐渐恢复过来,陪母亲吃过早饭后便去府衙公房。

周分曹与郭楚见他来到,赶紧起身见礼。

诸多事务,在他们两人的梳理下,慢慢都形成了秩序,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进行得不错。

作为进士官员,两者的能力有目共睹,反正让陈三郎自己来做,在短短时日里头也决然做不到这个程度。

说了会事,就见到宋志远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见礼。

陈三郎见宋志远脸色有些怏怏,便猜测到几分,一问之下,果然如此。

那日宋志远听闻崂山梅花谷那边还有不少读书人,赶紧便去招揽,不料到了那边,却碰一鼻子灰。登门拜访,说得口水都干了,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有人指着他鼻子骂,说他堂堂大儒,居然帮陈三郎卖命,他日定然不会有好下场……

这骂得有些没头没脑。

宋志远满腹恼火,无奈发作不得,最后只说动了三名秀才,然后回来了。

这三名秀才都有些年纪,属于那种考了十几二十年都没考上的,学识一般,胜在基础功扎实,适合做基层教育,聊胜于无。

他们三个也是自知断了仕途,才愿意跟随出来,看能否搏个前程。

听完,周分曹浓眉皱起,喝道:“这些人好生无理,不愿就不愿,何故骂人?”

陈三郎冷笑一声:“都是些遗老遗少,心比天高,实无本事。满嘴忧国忧民,却只会窝在山沟沟里头吟诗作赋,悲秋伤春,哭哭啼啼像个娘们!”

“说得好。”

郭楚附和道,他便是从梅花谷出来的人,当然最是了解。倒不是说里面的人品性不行,而是书呆子气太重,整天文绉绉的,毫不客气地说,典型反映出王朝文坛百年沉积下来的靡靡之风,惯于互捧臭脚。只要有人琢磨出了句诗词,也不管好坏,一堆人立刻吹嘘起来,仿佛写出了绝世妙句一般。

其实,也就是些无病呻吟的东西。

整个梅花社的人,从早到晚,也不劳作,便是捣弄这些,虚得很。

郭楚虽然也是文人出身,但与此格格不入,也看不惯,因此陈三郎一请,马上便出山。

宋志远得了三人,要安排细务,说了会话,便告辞离开。其刚去一会,江草齐来到。

现在府城中,武有江草齐,文有周分曹,他们两个,便是左臂右膀,深得信任。

江草齐来,是要分说整个雍州形势的。

以往时候,他在下面县城担当统领,但不和别的县城统领那样只偏居一隅,大肆搜刮,而是积极关心了解整个雍州大势,为此派遣出了不少探子。久而久之,便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

这些情报他只掌握在自家手里,那时候苏镇宏不思进取,交给他也无用,反而会招惹猜忌,有杀身之祸。

现在到了陈三郎主事,情报自然要拿出来,从而制定全局战略。

府城比县城大,但比起整个州域来,依然只是一隅罢了。

雍州有五大府城,分别为崂山府、怀山府、江安府、中元府、高平府,再加上一个雍州郡城。

郡城有蛮军驻守,难以攻打。而各大府城的情况则十分混乱,旗帜更迭,走马灯笼般,真得像过家家。

所以江草齐都不敢保证打探来的情报十分准确,也许那时候是某人主事,但过得几天,却换成了另一个人。

不过根据情报所说,雍州境内已经形成了两大支义军的旗号,一支旗号为“高平军”,顾名思义,便是源自高平府;另一支名为“洞庭军”,据说领军者出身洞庭湖,故得名。

这两支义军渐成规模,手下都有数万人之众,至于其中多少流民,多少壮丁就不得而知,反正人数摆在那儿,能够唬人。

古言云: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雍州也一样。随着两支义军的发展壮大,不断兼并,迟早会有一战,而一战后,胜负将决定谁主沉浮。

情报显示,高平军已经得了高平府,正不断蚕食周边地盘;而洞庭军占据的是中元府,大肆招兵买马……

但这些,已经是一个月前的情报了。

江草齐慢慢说着,好让诸人一边听,一边消化。

对于雍州的主要府城分布,周分曹等也是知道的,但各个府城的形势如何,却一无所知。郭楚以前曾为江安府同知,但逃难已久,现在江安府变成甚样,哪里还弄得明白?

江草齐的情报十分重要,总算对雍州的整体局势有了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在他们虽然占据了崂山府,形势稳定,但只是暂时的。要想长久,则必须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像苏镇宏那般,沉迷现状,迟早也是被人吞掉的份。

众人当下的思路很统一,就是先求稳,不过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你不去扩张,但别人会来侵犯你。

因此,必须得做好充分的应付准备。

有准备,心不慌。

目前阶段,江草齐负责招兵,练兵;周分曹负责发展民生,广储钱粮;分工倒是明确,至于各类器物打造供应等,则有周何之、张博、耿全等人在下面分管跟进。

主要的事宜,都有专人主持。

至于下面具体环节的事则比较笼统,还缺乏相关人才。不过随着府城局势日渐稳定,不少观望的人也按耐不住了,纷纷来到府衙,要寻个事做。

人都如此,开始之际不敢冒险加入,可一旦看形势不同了,心态便起了变化,倒怕落了别人后面,抢不到位置了。

府衙里头虽然位置不少,但也是有数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越后面,越少选择。

不少人都听说了,那雷公威投奔得早,现在已经是衙役头子,下手管着三四十衙役呢,负责街头巡逻,维持治安,好不威风!

这让许多人瞧着眼馋,其中一些自诩比雷威要好得多的心里便想,要换了咱进去,起码能直接当官呀!

有官当,谁不想?

还想啥,赶紧去投奔吧……

不管如何,所有事情的前提都在于崂山府能够保持稳定,稳定的核心,便是陈三郎!

这时候,陈三郎身上的声望光环便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他寒门出身,但三元及第;他年纪轻轻,但声名鹊起……

梅花谷的人不肯跟随,是因为他们本身是雍州本地的望族,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对于许多落难的普通读书人来说就完全不同,他们却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

一时间,崂山府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