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两百九十七章:列队欢迎,虎威卫来

斩邪 第两百九十七章:列队欢迎,虎威卫来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得得得!”

陈三郎骑在马上,与许珺并驾齐驱。泾县马少,一众衙役只能步行跟随其后,步伐整齐,看上去,精神面貌倒不错。

这些衙役都是后来招募的壮丁,原本那班老油条早就撤掉了。

许珺换了官服,做男装打扮,明眸红唇,英姿飒爽,峨眉微微蹙起,暗暗替陈三郎担心。

当队伍出城后,城门立刻被缓缓关闭,开始封城。城墙上,周分曹站着,目视陈三郎等人离城,神情严肃。

这一次接收安顿难民的工作,陈三郎决定亲自去处理,而让周分曹坐镇县衙,负责安抚本地居民的民心和秩序。周分曹本来想着一起出去,辅助帮手,但城里头也得有人守着,无暇分身。

“希望,这一次能平安渡过,天可怜见,保佑泾县无恙……”

闭上眼睛,叹息一声,只觉得满心疲倦。

这天下如海,泾县若舟,当大海波澜澎湃,风波险恶,小小一叶扁舟如何能独善其身?

大势所趋,注定不可能。

到了外面,陈三郎双腿一夹,扬鞭策马,把速度提了起来。许珺见状,同时跟上去,后面队伍开始小跑起来。

约莫一刻钟的路程,前面有快马疾驰而来,穿着陈家庄兵勇的衣衫,到了跟前,翻身下马,前来拜见:

“大人,陈五奉老夫人命前来禀告,庄园那边,上下全员开工,一路建立粥棚数十座,生火放米,大锅煮粥。只等难民来到。”

陈三郎道:“知道了,你去禀告老夫人,以及周总管他们,粥棚务必要搭建完善,尽量能多容纳人。”

“是。”

陈五迟疑了一下,说:“只是庄中存粮不足。那粥可能很稀……”

每逢祸害灾难,不管是官府还是地方富户赈灾,都是以煮粥为主,一方面粥好准备,也便于难民下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煮饭的话那得消耗多少米粮呀,根本提供不起。不过煮粥,若是太稀,都是粥水。难免会有难民起哄,最后或起到反效果。

“无妨,米放得差不多就行了,备好油盐,以及人手,准备杀鱼。”

“杀鱼?”

陈五一愣神,不明所以,哪里有鱼呀。

陈三郎吩咐道:“你去便行了。”

陈五应命。翻身上马,飞驰回陈家庄去。

队伍继续前行。最后到了一处名为“怀子坡”的地方。此地是从陆地进入县城的关隘,两座山坡,中间官道蜿蜒通过。

“列阵,扬旗!”

陈三郎下命。

“是。”

衙役们当即有条不紊地一字排开,只得二十多人,稍显单薄。好在这官道不甚宽,两边夹着山坡,刚好能封住路口。

又有衙役竖杆,杆头上一面旗帜张开,一面书写两字“泾县”;一面写着斗大的“陈”。

有风吹拂。旗帜猎猎,倒增添了些气势。

旗帜下,衙役们一个个把手按在腰间刀柄上,目光直直看着官道远方,一言不发,默然等待。

数千难民,汹涌而至,那简直是漫山遍野。谁也不敢保证到时候会出什么状况,一旦处理不好,甚至“杀官造反”这种极端情景都会发生。

今天是阴天,有风,颇大。

也不知过了多久,衙役排列开的队伍蓦然发生了些动静,有眼尖的登时看到以前黑压压的人头,好像一道缓慢却无法阻挡的洪流,正沿着官道过来。

难民,难民来了!

夏禹王朝安平久矣,尤其江南地带,多富庶,安居乐业,谁曾见过多少流离失所的苦难面目?

当看见那蚁群般衣衫褴褛神态麻木的人群拖儿带女而来,一众衙役顿时觉得心头有些发毛,暗生恻然。

人群有声,哭声不绝,好像一幅悲惨苦难的画卷在这官道上慢慢展开,没有任何掩饰和装饰。

陈三郎神色不动,喝道:“鸣锣!”

边上一个衙役一个愣神,赶紧拿起随身携带的大铜锣,踏到前面去,挥臂敲锣。

当当当!

铜锣声大作,一下子吸引了难民群前列的人们注意。

这衙役是特地选出来的大嗓门,扯开喉咙就喊起来:“注意了,注意了,各位雍州的乡亲父老,泾县县令陈大人听闻大伙儿远道而来,特地到此相迎!”

一边喊,一边敲锣。

嗡的一下,如同被投入一块巨石,缓慢的人群一片哗然,显得大出意料之外。

难民,离乡背井,无依无靠,不管去到那儿,基本都不会受欢迎的。别说欢迎,在许多人眼内,难民就是惹人憎的蝗虫,人人赶之不及。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因而在逃难过程中往往会互相依靠,形成大大小小的团体,人多力量大。

有团体,自然会有领首者。

这数千难民逃离雍州时,因为有蛮军占据了通往中州的路径,又听说扬州边境有所松动开放,因而不得已转道奔往扬州来,果然顺利入得境内。长途跋涉,奔波劳碌之下,真是个个饥肠辘辘,恨不得吃土。所到之处,遇水喝水,遇树吃叶。至于遇到人家,难免也做了不少抢掠饮食之事。

此举招惹到虎威卫的镇压,虎威卫的缉骑呼啸往来,驱逐难民,还杀了不好人,以儆效尤。难民群因此不敢往南阳府去,而是奔泾县来。也不知道谁说的消息,泾县没有虎威卫镇守,兵力空虚,而且吃的很多。

在来的路程上,几位团体的领首者已经开会商议过,要在泾县立足下来讨生活,如果泾县县令不允许,派人驱赶的话,他们就据理力争,争不过,直接闹,反正到别的地方也没有活路。

谁挡了自家活路,那自家就要谁的命!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泾县县令带领一众衙役前来,并非是来驱逐阻挡的,而是来欢迎。

这是怎么回事?

难民们不禁面面相觑,心里犯起嘀咕。

“大伙儿不要动摇,这是陷阱,绝对是陷阱!”

人群簇拥中,有几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身上所穿也颇为干净整齐,腰间还佩戴着武器,显然是难民群众的领首者。

其中一个脸颊有疤的汉子眼眸掠过精光,恶狠狠地道。

他旁边的汉子个子稍矮,满脸胡子,当即附和道:“就是,李大哥,我早听闻这泾县县令陈原是个大贪官,为官不仁,贪赃枉法,掠夺许多钱财却用来兴建自己的家族庄园。这等狗官,说话岂能相信?我们不如一起涌过去,把其拿下,当做人质,进入泾县城就轻而易举了。”

居中一个汉子,穿土色布衫,面目方正,想了想,说道:“我们是难民,不是叛逆,如果去抓了官,抢了城,岂不是和那蛮军无异?”

刀疤汉子道:“但是李大哥,我们吃的喝的都没了,难道就这样白白等死?”

那李大哥道:“可这陈大人不是说了嘛,是来欢迎我们的,大家不要轻举妄动,就跟着他去,看看如何?我们这么多人,谅他也不敢胡来。”

“不错。”

“李大哥说得是。”

几位领首者纷纷附和。

刀疤汉子与大胡子对视一眼,默不作声,心里暗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反正到了县城那边,只要陈三郎安顿不好,那便有机会做事。大咧咧数千难民,小小泾县如何能容纳得下?

想着,也不再反对。

此刻陈三郎策马上前,朗声叫道:“我乃泾县县令陈原,我早已于前方建立粥棚数十座,放米熬粥,只等大家去吃喝。”

他中气十足,所说的声音比那大嗓门的衙役还要嘹亮几分。

“但是,尔等既入本县,当遵法纪,当守秩序,不得妄为。否则的话,莫怪本官无情,刑罚伺候。”

这便是一个甜枣一记大棒了。

难民们一听前面有粥棚,有东西吃,哪里还有什么异议,纷纷大叫着,催着队伍前进。

这时候,那些领首者都感到了民情汹涌,不可再耽搁。

于是乎,浩浩荡荡的难民群开始跟着陈三郎的队伍,再次涌动起来,倒是并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慌乱景象,生怕违背了陈三郎的话语,惹他恼火,把粥棚撤掉,那就喝西北风去了。

……

今天是阴天,有风,颇大。

周分曹站在城墙头上已许久,站着像一块石头,似乎想看到远方,要看到陈三郎如何安顿难民……

此事不平息,他便无法安心。

得得得!

马蹄声响,一骑快马飞驰而来,看其衣衫穿着,应当是巡逻哨兵。其来到城下,大声叫道:“周先生,我在城外码头看见有三艘大船扬帆前来,有旗帜,是虎威卫。”

周分曹心一颤,连忙问道:“他们泊岸了?”

“那倒没有,只是在水面上徘回不去,不知所为何事。”

周分曹当然是知道的,这些虎威卫分明是南阳府方面来的,沿着水路走,来到泾县外面。他们没有马上登岸入城,而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难民蜂拥,泾县大乱的时机!

这些虎威卫,就是那生性凶残的秃鹫,只等泾县气数尽,立刻便会俯冲下来,分而食之呀!

周分曹黯然叹息一声,眼角竟有泪水滚落,只是很快,便被那风吹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