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两百八十七章:喜得人才,虚席以待

斩邪 第两百八十七章:喜得人才,虚席以待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晨曦,朝阳喷薄。

陈三郎起了个早,在院子里盘坐,对着日头吐纳——这属于许念娘所传授的功法,颇有成效,养气,练刀。

武功可强身健体,半点不错。

如今陈三郎的武功那也算入了门槛儿,不动用术法,等闲几个大汉也不在话下。

运功完毕,走到水井边。哗啦一响,红鲤鱼心有灵犀地浮现而出,乖巧地甩动尾巴。

陈三郎觉得这位小龙女很可能早就养好了伤,能变化出人身来。只是不知什么缘故,她并未这样做。

说起来,陈三郎还未曾一睹真容呢。

这段时日,心里有些担心被那敖青再度找上门,兴师问罪。同是龙女,敖青与敖卿眉性格大相径庭,却应了那句“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话语。敖青可泼辣得很,上一次,陈三郎被对方拿住,为了逼迫小龙女现身,差点来个就地“正法”,要把陈三郎办了。

这简直便是胡来嘛。

咳,其实陈三郎内心深处,倒也不完全排斥敖青这种行为……

“惭愧!”

陈三郎暗叫一声,居然发觉心猿意马,旖旎杂乱。连忙祭起斩邪,镇守泥丸宫,将些烦扰念悉数斩杀干净。

有下人叩门进来禀告:“大人,周先生回来了。”

“请他们进来。”

很快,周分曹带着宋志远等人入屋,其知道陈三郎为了方便办公,因而一般时候都是居住在泾县内的祖宅。而没有在陈家庄,因此一下船。便入城来相见。

队伍当中,没有许念娘。

其实许念娘去了哪儿。连周分曹都不知道,他们先行坐船回来,而许念娘一夫当关,负责阻杀追兵,战成一团,最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以许念娘的本事,即使不敌,也可从容离开。他一个人。身无羁绊,高来高去,自然没甚压力。

将诸人迎进客厅中,自有丫鬟烹茶端奉上来。陈三郎来到宋志远面前,躬身做礼——

这是很正规的弟子礼。

宋志远连忙道:“陈公子无需多礼……”他本来要称呼大人的,念头一转,换成了“公子”。

“院长,直接叫我道远即可。圣贤云: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尊师重道。小子不敢忘。”

那边周分曹闻言,眸子光芒一闪。他是知道陈三郎抱负的人,本身又极其重礼,因而与陈三郎相识。最初时唤表字,入幕后叫“大人”,后来决心跟随又改为“公子”。

称呼。是个大学问。不能乱,不能含糊。若果宋志远唤陈三郎表字。那便和以前一样,属于前辈和后辈之间的关系。

宋志远叹息一声:“愧不敢当。这次若非公子让分曹兄入南阳,宋某一家,尽皆断送矣。”

闻言,周分曹露出笑容,看来这位好友也是定下决心了。

这边寒暄,那边宋珂婵跟在父亲后面,偷偷打量着陈三郎,见他身子早不复当初的文弱,而显得挺拔起来,面容温润,眸子有神。脑海忽而想起当初陈三郎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到南阳宋府盘桓。

种种情形,恍若昨日,只是那人,彼此身份,却早有了变化。

诸般心思,纷纷扰扰。又是忧愁,又裹挟着一丝再度相见的欣喜,颇是复杂。

堂上,陈三郎与宋志远说了些闲话,开始入主题,请宋志远留在泾县,住在陈家庄,主要负责族学,以及未来教育建设工作。

一来符合宋志远秉性志趣,等于重操旧业;二来,育人之事,关系重大,需要得力人手主持。

目前这方面的事一直由杨老先生来做,不过他年纪大了,教私塾,十来个童子,倒能胜任,若是换成建设学院,广收学生,那便力不从心了。

陈三郎的谋划,可是要做一间具备改革性的大学堂,拥有算术、格物、工匠等多种学科,不仅仅限制于经义科举一途。

这等事务,简直是为了宋志远量身定做。

听完陈三郎的规划,宋志远听得入神,一拍大腿,赞道:“公子目光,非常人所能及也。”

顿一顿,想到了些事,不禁迟疑:“只是公子,宋某在南阳得罪了元化成,只怕他率兵来泾县要人,岂不是让公子你难做?”

陈三郎哈哈一笑:“院长放心,他不敢来。”

宋志远听见,心中一悚,作声不得。没有想到陈三郎如此口出狂言,又肆无忌惮地当面说出来。

要知道,元化成手下可是有着上万精兵的呀。泾县作为小县城,充其量不就是两班衙役,一些老弱兵丁罢了。

虽有疑惑,却是心定,觉得陈三郎不似那等信口雌黄的人。他都不怕,己等还害怕什么。

这时许珺登门,说许念娘昨夜回到了家,特别来说一声。

宋志远等听见,钦佩不已,许念娘断后,却反而先回到了,可见其本领高超了得。

宋珂婵见着明媚可人的许珺,咬着嘴唇,心思莫名。

吃过茶后,陈三郎与众人出城,去陈家庄。

到了地头,宋志远见到阡陌相连,稻苗欣欣向荣,不少农人正在辛勤劳作,一片热火朝天景象。又见到水利贯通,井井有条,深得做法,不禁胸怀开朗:

这个,便是泾县基业了呀。

足有数千亩,甚至能开荒成万亩以上。足够使得陈家蒸蒸向上,成长为一州名门望族了。

当然,前提是陈三郎个人前途要顺风顺水,步步高升。

到了庄前,见都是巨型条石砌墙,墙高沟深,堡垒结构纵横,互相呼应。这等建筑,甚至比南阳城还要牢固,易守难攻。

如此工程,花费不知要多少。

陈三郎哪里弄到这么多钱财?

宋志远暗暗咋舌不已。

庄外护河边上,杨柳依依,那河水竟似不浅,间或有异状的涟漪波纹泛起,也不知是甚鱼类在水下面活动,估计不是什么小鱼小虾。一问,原来才知道这护庄河与泾河连接,乃是活水。

陈三郎笑道:“院长,你看此水如何?”

宋志远赞道:“水流有深度,且清澈,难得,难得。”

陈三郎吟道:“问渠缘何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志远与周分曹一听,都是一怔,细细体味,觉得这两句诗深入浅出,看似简朴,却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

状元之才,名副其实。

边上许珺听见陈三郎出口吟诗,欢喜得不顾众人,挽住他的臂弯,靠得紧紧的,一副小鸟依人模样。

想当初,她就是被他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而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知怎地,一听陈三郎吟诗,浑身便酥了几分。

宋珂婵见到两人甜蜜,内心苦涩,眼眶发热,有泪水盈盈,赶紧低下头去,免得被人看见笑话。

进入庄中,见到里面格局布置,宋志远更是赞叹不已:陈三郎,心胸有沟壑,怪不得周分曹如此心高气傲,不想出仕,却甘愿入幕,成为一名低微的县令幕客。看来己家来投,并没有走错。

来到一间新建立起来,足有半亩大小的院落前,陈三郎微微笑道:“院长,此屋便是你们的新家了,虚席以待久矣,终盼得人来。只是环境粗陋,还请不要嫌弃。另外,我已让周何之划出良田百亩,以供家用。”

闻言,宋志远竟忍不住流下泪来,哽咽道:“逃亡之人,只求有瓦遮头,有食果腹,公子厚待,宋某有愧啊!”

宋夫人也是眼圈一红,可内心更多的是欢喜,有屋有田有地,如此待遇去哪儿寻,貌似比在南阳的时候还要好些呢,那会儿,宋家拥有的田地也没有多少。

泾县,来对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