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贵神速,攻城拔寨

斩邪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贵神速,攻城拔寨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1:21:02 来源:笔趣阁

扬州境,南阳府,此府为扬州重镇之一,地理扼要,水利交汇,乃兵家必争之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当年元文昌密谋起事时,便命令族弟元化成坐镇于此,稳定局面。后元文昌率军北上,元化成则继续驻守南阳,当北方战事吃紧时,不断有物资和兵力运输支援,其中大半都是元化成的功劳。

与哥哥一样,元化成同样出身军伍,性情冷酷,治军极严。所不同的是,其好饮酒,脾性暴躁,对部众稍有不满,便会鞭挞抽打。元化成有子元军得,贪婪好色,标准的纨绔儿。想当时,元军得看中宋珂婵,便怂恿父亲登门提亲,要把此女纳入门下,好在后来宋家得许念娘与周分曹来救,才脱得大难。

宋志远乃南阳书院院长,在地方上颇有名望,所以元家父子才给两分礼仪,不至于强抢。但对于城中的寻常人家,元军得就毫不客气了,只要看中的女子,直接霸王硬上弓,弄完穿裤子走人,要是余兴未了的,就让人绑回府中,继续糟蹋!

在南阳府,元家父子成为了说一不二的土霸王。

元家起事,虽然早有积攒,准备了十数年,可一旦战争开始,每一天的消耗都极为惊人。粮草物资不用多说,人员伤亡同样难以估算,这些人力物力,在战争时代,永远都筹备不够的。

石破军起事,干脆采用了强盗式的方法,以战养战,把整个雍州都当成了猪羊,予取予求。

然而以元文昌的志向注定不会像石破军那样野蛮乱来,他更在意人心名望,所以主要的补助支援都从扬州运送。不过说的一回事,做的往往就是另一回事。毕竟后方仓库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物资告急,只能从民间掠取:如此一来,各种各样的新增税赋名目便应运而生。

其中,征兵是重中之重。

自古有言:好男不当兵。此观念早深入民心,除非逼不得已,没有谁愿意去入伍的。

征不到兵,总不能干瞪眼,前线战场等人用呢,于是只好用强硬的手段征收青壮了。

几番折腾,整个扬州早已民怨载道。

因为元化成父子在,南阳府被剥削更甚,许多人家的青壮,从十五六岁到四五十岁,基本都被抓进军伍,赶往北方参战了,家中剩下妇孺之流,饱受欺凌,苦不堪言。

其实留守南阳的兵力也已不多,除了一些老弱之外,主力就是元化成的嫡系亲兵,约莫五百之数。

对此,元化成自己也颇有微词。

在此之前,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元文昌行军甚为顺利,一路打到五陵关下,简直势如破竹,虽然在五陵关前受阻,但最后还是破了京城,入主紫禁城。

当消息传回扬州,元化成欣喜若狂,觉得元家要出皇帝了。然而他并没有高兴多久,随着蒙元入侵,战火重燃,前线再度吃紧,隔三差四便有元文昌手令回到,内容大同小异:不是要钱,就是要人,要各种物资……

元化成不敢抗令,尽其所能,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最后甚至连守兵都抽派去了。

这样的做法并不稳妥,守兵少了,南阳变成了空虚之地,容易出现纰漏。

不过元化成倒不担心,扬州位于后方,比邻的州域更无威胁,所要提防的,主要是内部,没有民乱即可。

城中内外,青壮不是被抓了壮丁,就是逃亡无踪,剩下些老弱妇孺,她们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这日,忙完些事,元化成正在衙门内喝酒吃肉,有门人来报:“将军,有探子回报,说有一伙难民正往府城来。”

元化成一听,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哪里来的难民?”

“具体还不清楚,不知是雍州的,还是北方的。”

“雍州?那边还有难民吗……”

元化成虽然喝了不少酒,但脑子依然清醒。

自从上一波难民潮,雍州那边基本就没多少难民过来了——那时候,陈三郎还在泾县当县令呢。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状况,难民不可能无穷无尽,总有个度的。而自起事后,元家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在了北方,对于别的州域不再像以前那么关注,皆因人力实在无法兼顾得过来,也没有那个必要。相邻的蛮州雍州,基本都废了,无需理会。

因此近年来,对于雍州蛮州境内发生的事,并不清楚。

元化成又问:“大概多少人这样?”

门人回答:“近乎千人,多是青壮。”

“这么多?”

元化成跳了起来,想了想,面露狞笑:“不用问,肯定是从北方流窜来的。”

随着北方战乱迭起,难民越来越多。至于为什么多青壮,也好解释。逃难是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残酷而严苛,老弱妇孺之流极少能支持得住,往往半路就倒毙死掉,又或者死于人手,剩下的,自然是青壮了。

“来得正好,全部拿下,押送回北方打仗去。”

元化成说着,眼睛都放光,当即喝道:“来人,点兵三百,出城抓人!”

他为人做事,一向风风火火,绝不拖泥带水。有三百亲兵,别说近千难民,就是三千来都足够驾驭控制了。在真正的兵甲面前,流民难民这些乌合之众不值一提,刀枪一亮,对方就吓得跪倒一片了。

得得得!

三百都是轻骑,呼啸出城而去,到了城外十多里地外,果然看见一大群人逶迤而至,远看上去,一个个衣装褴褛,互相扶携的样子。

元化成脸上狞笑更甚,喝道:“散开,围起来,一个都不许放走!”

马蹄霍霍,轻骑们吆喝着,甚至还吹起口哨,散开阵型,包饺子般从两面围拢过来。

元化成连甲胄都没穿戴,双腿一夹,驱使马匹上前,正待开口喝骂。

咻!

剧烈的破空声,距离极近,正来自数丈外的难民群中。一支强弩箭矢射来,正中元化成喉咙。

“啊!”

元化成圆睁双眼,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大叫一声,翻身落马,眼看活不成了。

“兄弟们,杀!”

先前见到骑兵,畏缩成团的难民们中,有人大喝出声,刷刷刷,一把把明亮长刀拔出,凶悍无比地砍向马腿,转眼之间,一片腥风血雨掀起,健马悲鸣,人声惨叫,一个个刚刚还飞扬跋扈的元家亲兵惊恐地发现眼前的不是羔羊,而是虎狼,猝不及防之下,只能拼命抵抗,然而对方实在太过于凶狠,斩瓜切菜般,不过半刻钟,三百轻骑已经被袭杀过半了……

便在此时,在更远的地方,一群更为庞大的人群涌现,多为步卒,也有些骑兵,当先一骑,正是莫轩意。

抬头望向不远处的南阳城墙,莫轩意嘴角弯出一抹意味难明的笑容,有些冷,有些感慨,然后吐出一句:“南阳,我回来了!”

此城此地,对于他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当初他领命来此,要除掉陈三郎,事败而废,成为他人生一个转折点。随后被元家追杀,尝尽人情冷暖,却又得陈三郎救援,最后到了雍州……往事历历,一一浮现出来。

而在进发南阳府之前,莫轩意已率兵占了泾县。

现在的泾县,已经不同以前了。当日元哥舒夜袭,可陈三郎走得快,并未追上,元哥舒为发泄,对于泾县自不留情,任命了新县令。此人倒不陌生,乃是当初流窜而来的难民头领李光业,他没有选择跟随陈三郎,而是见风使舵,投靠了元哥舒。

元哥舒见着顺眼,便让他当了泾县县令。

从难民摇身一变,当了官,李光业好不得意,将在逃难过程中所受到的百般苦难、鄙夷、嫌弃,悉数加诸于泾县百姓身上,好不快活得意。

他虽然非科班出身,但善于钻营,在泾县的位置倒坐得很稳——直到现在。

泾县乃小城,守兵寥寥,几只阿猫阿狗,至于衙役那些,面对百姓时耀武扬威,但对上真正的军伍,立刻像吓傻的鹌鹑,动弹不得。

莫轩意不费吹灰之力占了泾县,当看见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陈家庄时,立刻下令斩了李光业,然后命人开始对陈家庄进行修建。

故土重迁,如非逼不得已,谁会背井离乡?莫轩意知道故乡对于陈三郎颇为重要,虽然现在陈三郎已贵为雍州之主,但有机会的话,其一定会回泾县的。别忘了,接受圣旨后,陈三郎统制三州,随着基业壮大,已渐渐不满足于一州之地了。若非如此,莫轩意他们也不会出现在此。

修建陈家庄,是莫轩意的一次讨好,他身为部众,更是应该做的。连这点眼色心思都没有的话,岂不是白混了?

得了泾县,稍作休整,便避开水路,从陆路进发南阳府——由于消息封锁,南阳方面竟是毫不知情。其实死去的李光业都还没搞清楚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兵甲是何方神圣,那些守兵衙役们死的死,关的关,一个漏网之鱼都没。

兵贵神速,莫轩意用计杀了元化成,重创元家亲兵,这时南阳城内的守卫兵力已经极为虚弱,根本不是锐士军的对手了。

整个扬州,已经敞开了门户,就差说句“欢迎光临”了。

攻城拔寨,过程出乎意料的轻易,莫轩意意气风发,心里想着,要将喜讯尽快发回雍州,发给陈三郎。公子闻讯,一定很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