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二十一章:暗藏祸心,洞庭到了

斩邪 第一百二十一章:暗藏祸心,洞庭到了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北方山脉郁葱,翻山越岭后,便进入名州地域。

许珺闻讯,心中一愣:难道父亲在洞庭湖只短暂停留,便一路北上,前往京城长安去了?

长安乃天子脚下,向来是龙虎聚会之地。

只是那样,为何父亲当初留言,要自己前来洞庭湖汇合?以父亲的行事个性,既然让自己来,那么他定然会在此地等着才对。

除非,出了某些意外事故……

担心父亲安全,许珺忍不住问:“道长,那一天你见着他,可曾有什么状况?”

正阳道长心道:此女聪颖,果然不是那么好欺瞒糊弄的。

当下故作沉吟状,片刻道:“当其时,这青衫客似乎与一队人马发生了冲突,然后突围而去。”

许珺一听,果然如自己所料,赶紧问:“他有没有受伤?”

道士赞道:“青衫客武功绝伦,实在是贫道平生罕见的人物,哪里会受伤?”

许珺安下心来,拱手做礼:“多谢道长指路。”

转身出了酒馆。

道士目送她婀娜背影,眼眸掠过阴冷之色。他指着北方,就是故意要误导许珺到长安去,暗藏祸心。

屈指一算,那陈三郎应该也差不多从泾县启程,赶往京城参加会试了。以其目前的命气时运,考过会试并不困难。会试之后是殿试,如果能被圣上点中一甲进士,不管第几名,都将是气数极为旺盛的时刻。

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前面两件不论。后面两件却是圆满经历。

到时候,陈三郎与许珺在京城相遇。又适逢金榜题名,气息缠身,怎能把持得住?

当两者颠倒衣裳,共赴巫山**,尽享鱼水之欢,便是气数巅峰——

猪已肥,宜亮刀!

这并非什么缜密的阴谋诡计,而是正阳道长依据卦象指示所作出的安排。他浸淫此道一甲子,推算无数。不曾出过纰漏。

天机冥冥,丝缕乍泄,便是玄机。

却说许珺离开酒馆,并未第一时间走出小镇,而是先到岳阳楼上,观望洞庭湖。

岳阳楼不隶属洞庭镇范畴,没有“妄动干戈者死”的森然规矩,但它屹立千年,至今依然完好无缺。堪称奇迹。

有人说,建造岳阳楼的木头乃是南山神木,坚硬如铁;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来到岳阳楼的人为了表示对龙君敬重。基本都保持克制,就算有摩擦矛盾,也不轻易动手开打……

众说纷呈。愈发为此楼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岳阳楼三层,四柱。主体纯木构造。那些木料天然有香味,蚊虫不侵。千百年不朽,确实不凡。

故而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曾打过木料的歪主意,但这些想盗取木料的人,无一得逞,最后都无声无息地失踪了。

有传言说,岳阳楼虽然没有规矩,可比洞庭镇还要可怕。

夜间的岳阳楼悬挂着灯笼;夜间的洞庭湖雾气袅袅,只能看到绵延无边的芦苇丛;再远些,就一片模糊,只听得波涛起伏轻轻拍动的声音,似有情人在耳边呓语,有一股撩拨人心的温馨。

许珺忽而想起了陈三郎,想起了他为自己写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她决定在洞庭湖过一夜,然后明天北上长安。

……

船只微微起伏不定,仿若巨大的摇篮,人在其中,觉得舒服。

若有所感的陈三郎蓦然从观想中睁开眼睛,目光看往北方——船舱房间并没有窗户,隔着厚厚的木板。

但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过去,看到外面,看到远方被夜色笼罩的山脉,以及那一个巨湖。

洞庭湖!

许珺应该早到了洞庭湖那边吧,不知是否和许念娘汇合上了。

对于那一位神秘兮兮的未来岳父,陈三郎倒有微词:既然答应女儿和自己定亲了,后面为何又叫女儿走?

坑女婿啊!

陈三郎觉得,见到许念娘,有必要好好谈一谈。

一夜无事,第二天清晨起来,走到甲板上,抬头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天际徐徐升起,煞为壮观。万道光芒蓬发,将一江水映照得美艳,日出江花红胜火。

和他一般,跑到甲板上观赏日出景色的人不少。

这一艘船,运着货物,也搭载着上百名旅客。其中一部分,是在南阳府上的船,一部分则是沿途上来的。

“道远,早!”

一个士子走上甲板,他年约三旬,头发梳理得整齐,浓眉,一双眼睛常常眯着看人,这是有近视的缘故。

读书人日夜攻读经义,虽然坐得端正,保持足够距离,但用眼多了,难免近视。

楚云羽,来自建德府的举子。

在扬州鹿鸣宴的时候,他便和陈三郎照过面,只是当时寒暄了两句,并无多少交集。

这次奔赴京城考会试,双方碰巧遇上,却是缘分。

与楚云羽一起同行的,还有他的好友,同样来自建德府的“柳清辉”。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他是个苦读诗书的家伙,每天书卷不离手,出门也好,上茅厕也好,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会在桌上摆一卷书,吃一口饭,读一行书。

如斯专注,简直和传说中的“书痴”有得一比了。

为此,柳清辉闹过一些笑话。未考取功名之前,在家乡里头被不少人嗤笑过。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今科一考中举,衣锦还乡,过往因为爱读书而闹出的糗事,在乡亲们的口中立刻变成了雅事。

虽然考取了功名,但他苦读诗书的本心毫不改变。在船上的时候,依然书不离手,思路常跳脱,这边和人说话,那边突然间想到了某一段经义,就会摇头晃脑地念叨出来。

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天,陈三郎亲身与他接触过,深有体会。

眼下见着楚云羽一个人,没有见到柳清辉上来,陈三郎便打趣道:“云羽,清辉又蹲茅厕去了?”

楚云羽面露苦笑:“每天一蹲,风雨不改。”

其实这个不算什么,关键是柳清辉每次都捧着书卷进去,一看入神,每次不蹲半个时辰绝不会出来。有时候蹲着蹲着,连大便都忘记拉着;又或者,忘记擦屁股就提着裤子出来……

这是个真正爱书如命的人,绝对能称之为“痴”。

陈三郎与楚云羽站在甲板上,说些闲话。

“咦,清辉出来了。”

楚云羽说道。

陈三郎望过去,果然见到一个衣着简朴,手里拿着一卷书低头在看的士子,正是柳清辉招牌式的出场姿态。

他看得痴迷,没有看路,一不注意就和一个人撞上了。

那人却也知道柳清辉,呵呵一笑:“柳相公,你真是太用功了,怪不得能中举,佩服,佩服。”

柳清辉恍然醒觉,脸上带着羞涩的歉意,看上去,像个大男孩似的,有点可爱。不过他年纪也不大,今年二十五岁而已。

“清辉,这边来。”

楚云羽叫道。

柳清辉就走过去,拱手做礼:“早。”

简单了断的一个字,随即又旁若无人地举起手中书籍看起来。

陈三郎偷瞄一眼,见这一卷书并非正典经义,而是一卷杂书,名曰:《鱼鸟堂笔记》。他也曾看过的,里面都是些志怪志异的故事,妖魔鬼怪,光怪陆离。

感觉诧异:“清辉,你也喜欢看这书?”

柳清辉沉浸在书中,没有听到。

旁边楚云羽一耸肩:“道远,他只要是书,都爱看……”说着,压低声音,说道:“就连《桃梅记》都喜欢得很,还一页页做了备注。”

《桃梅记》却是本很出名的书,故事很俗,写的是一个叫“龙傲天”的大官人,在家里与妻妾之间,与奴婢之间错综复杂的情爱之事,笔触大胆,描写细腻,据说艺术水平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这等世情小说,却被朝廷列为禁、书,不登大雅之堂。然而越禁却越多人喜欢看,私低里早传疯了。许多文人雅士几乎人手一本,还是手抄本,每天晚上看几页,心旷神怡,仿佛修炼了秘籍似的。

闲话不提,陈三郎听到柳清辉这等秩事,简直无言以对。如此看来,他并非单纯的迂腐书痴,有别于一般的书呆子。

看完日出,众人渐渐散去。

船只已启航,站在甲板上风颇大,呼呼吹着,吹多了,人容易着凉生病。

回到船舱中,楚云羽问 :“道远,估算日程,还有三四天左右,就能到洞庭湖了。下船后,你有何打算?”

陈三郎回答:“我想先在洞庭湖那边游玩一番,才继续北上京城,你们呢?”

楚云羽道:“我倒也是想,但清辉说路上不宜滞留,早些到京城,安心准备考试。反正考过试后,也是原路返回,再游玩不迟。”

陈三郎点点头:“这样也好。”

楚云羽又道:“道远,你孤身一人,路上可得注意小心些。”

他和柳清辉作伴同行,身边又带着随从,自然比较安心。

五天后,中午时分,船只靠岸,一段枯燥旅程终于抵达终点。

洞庭湖到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