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十章:县试伊始,开门见红

斩邪 第十章:县试伊始,开门见红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1:21:02 来源:笔趣阁

(早起的鸟儿没虫吃,票票在哪里?支持在哪里?)

泾县隶属扬州,位于江南地域。

自古江南多文华,笔墨鼎盛,每科科举考试,都是强人辈出,童子试亦然。而王朝取人,按地域定比例,江南选士的比例位列前茅,但基数却往往比别的州郡多几倍,而且当地考生们大都饱读诗书,经纶满腹,想要从中崭露头角,真是一条血淋淋的考试之路。

童子试就是这条路的第一步。

泾县不大,但有着县学,乡里有社学,至于私塾之类,更有数十间之多——杨老先生的私塾,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如此,在县中,每岁的童子试都有着数百考生报名,而经过三关筛选,最后有资格获得生员名额的,不过寥寥十来人。

大浪淘沙,不外如是。

一清早,陈三郎便起床梳洗,吃过早餐后,由管家华叔相送到设立于县学的考场。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大门之外,黑压压一片,起码上千人数,差点挤不进去。

这么多人,并非都是考生,其中还有考生家属,以及保人等。

等了一会儿,见着杨老先生和一位青年士子到来。那士子身材不高,浓眉大眼,乃杨老先生的得意门生秦羽书,如今在南阳学院里当廪生,前途光亮。

——想要参加童子试,必须有人担保,一次担保,三关通用。而担保形式有多种,其中请一位廪生作保是最为简单的。

简单不等于容易,第一要识人;第二得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否则平白无故,谁肯白白作保?

杨老先生门下参加童子试的,自然不会仅得陈三郎一人,另外还有五个。一起六人,全部请秦羽书作保。

“见过秦前辈。”

见着秦羽书来,学生们赶紧施礼问候。

秦羽书微笑点头,以示回应,当目光掠过陈三郎时,莫名一冷:这陈三郎端是不会做事,其自南阳府返回泾县,别的人纷纷设宴请饮,赠送礼仪,唯独陈三郎不见人影。

“哼,区区一贯钱,若非看在先生面上,岂会再帮你作保?”

正常行情,廪生作保要收一贯两百文钱。而另外的作保形式,例如请三位秀才联保的话估计更贵,总共花费起码两贯钱以上。况且陈三郎考不得试,成绩差得离谱,秦羽书担心会连累自己声名受损,很不愿意再替对方具保,杨老先生说这是最后一次,他才勉强答应。

本以为陈三郎会通晓情理,额外加钱,哪想到这书呆子连饭都不请一顿,无礼至极。

感受到冷淡的目光,陈三郎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露出一丝苦笑:此事确是自己疏忽,因为前一阵子发生了诸多事宜,有点晕乎,却失了人情。

便走上前去,道:“多谢秦前辈替小生作保,等考试之后,还请前辈赴宴,聊表谢意。”

秦羽书淡然回答:“今天现场作保确认后,我就要返回学院,这顿饭怕是吃不上了,除非你能考过县试,但恕我直言,难于上青天。”

藐视之意,溢于言表

陈三郎听着,面色一紧,不再言语:难于上青天吗……

时辰将近,开始检验进场,人头攒动起来。

县学大门后面,临时搭着一座台子,台上一人端坐,穿着双禽补服,面色肃然,三缕长须,已有些花白,正是泾县老县令贺志明。他在任以来,严于律己,法令清明,深得“清官”名誉。不过由于年事已高,明年便会离任致仕,回家养老。

县试的氛围比较宽松,点名检验,搜身核查,不算严苛。考生们排列成队,鱼贯而入。

陈三郎提着考篮,排在队伍中,不多久便顺利进入龙门,来到考场内。

这考场,考棚分两列,棚内隔开成一间间的考舍,让考生们对号入座。

陈三郎找着了座位,坐下,放好考篮,摆上文房四宝,静等公布考题。

众多考生陆续而至,一旦坐进考号里,登时收敛声响。很快,当所有考生坐好,偌大考场一片静寂,静得都要听到人的心跳声。

王朝重文轻武,科举取士。对于天下无数的读书人来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在一张功名之上。因此漫漫科举路,每一场考试都显得神圣而且关系重大。

无形压力之下,难以做到从容淡定。

莫名地,陈三郎感觉自己的一颗心跳得好快,手脚竟有些不受控制地微微开始发抖。

悚场之疾又要发作了吗?

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三通鼓响,有县衙小吏手持牌子开始在考场中来回走动,牌子上贴着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分明,就是这次的考题。

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注视着牌子,见着了两道经义题目,考生们马上开始冥思细想,斟酌文章。

小吏举着牌子经过陈三郎的考舍时,见到这书生低着头,浑身发抖,汗出如浆,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不禁摇一摇头。

对于陈三郎,他自是认识,过去在童子试的考场上,陈三郎都是这般表现,抖得连笔都拿不住,就算勉强抓起,但落笔时写不成字,墨汁溅落下来,污了纸张,一塌糊涂。

“看样子,今岁又得交白卷了……”

小吏想着,也不停顿,走了过去。

“冷静,要冷静……”

陈三郎心里不断对自己说着,想到了某个有用的法子,便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

一下、两下、三下……

随着吐纳,渐成节奏。这时候他慢慢变得沉静,忘记了身在考场,却仿佛置身于一处空荡的地方,四下无人,唯独自己——

“不同样了……”

“是的,自己已经不同样了……”

心中豁然开朗,忽而睁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与此同时,一颗狂躁的心,静如止水。

他抬头看着牌子,将题目收入眼底,也不急着作文,仍是缓缓进行自我调节。

县试考一个白天,时间颇为充裕,无需着急。

陈三郎就从考篮中取出一张饼,放进嘴里慢慢嚼吃起来,吃着,又端起水罐喝水。

做完这些琐碎事,紧一紧面色,开始闭目想题。

“嗯,有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取此意。”

一会之后,陈三郎面有喜色,提笔醮墨,在纸上奋笔疾书。开头落笔的几个字,笔尖还是有些不稳,字体出现瑕疵,但不要紧,这只是打草稿而已,等写好了,反复推敲检查完毕,再工整抄写一遍即可。

他下笔极快,一篇文章,只用了半个时辰,然后是第二篇。

这一刻,真是文思泉涌。打个粗俗的比喻,就如同憋了好久的一泡尿,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喷涌而出,酣畅淋漓,没有半点迟滞之感。

感觉真爽!

写好之后,重头检查,逐字逐句推敲。

午时刚到,陈三郎已将两篇做好的文章抄写完毕。

此时考场内的考生们,大都放下了手中笔,取食物出来吃喝。入场考试写文章,精神压力大,殚思极虑,消耗不小,所以中午的时候需要饮食补充,否则饿得肚子咕咕叫,又怎么能考好试?

整一整衣衫,陈三郎忽而拿着考卷走出考舍,走向主座上的贺县令。

这一幕被许多考生所注意到,无不大吃一惊:陈三郎这是要交卷吗?怎么可能?

难道是自知考不得,干脆做光棍,交白卷?

不管怎么想,后一个可能性都是最高的。

但下一刻发生的事情,却让众多考生目瞪口呆,个别的,甚至惊诧得连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上。

就见陈三郎不但交了卷,而且还站立着,准备请贺知县出题面试!

童子试远不如乡试那般正规严格,率先交卷的,可以请求考官进行面试。若是考卷文章做得不错,又面试合格的话,考官便会当场批准过关。

贺县令看着陈三郎,眼眸掠过一丝惊讶。先是看文章,见一个个字写得端正精神,看着让人舒服。别的不说,光是这一笔字,已能够让人产生好感。

“嗯,这文章立意中肯,格式标准,很不错呀!”

半刻钟时间,贺知县看完陈三郎的文章,手持朱笔,点上圈圈,表示认可。

陈三郎趁机开口:“请大人面试。”

贺知县抚须一笑:此子在过去三届童子试中一无是处,今岁却不知怎的,好像换了个人,表现突然卓越起来。看样子,应该是克服了悚场之疾,才能有上佳发挥。

想了想,便开口道:“教之以才,道之以德,足为师矣。”

这就是出对子题了。

陈三郎微一思索:“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做表焉。”

中规中矩的回答,胜在意思契合,不露破绽。

贺知县又道:“二人土上坐。”

这一个上联听着简单,实则极难,属于拆字联,其中玄机重重。

陈三郎眉头一挑,脑海灵光闪过,答道:“一月日边明。”

贺知县呵呵一笑,赞了一声:“文思敏锐,善。”

提笔在陈三郎的考卷上批注,写了个“可”字:“县试你已被取中,只等公榜,便知名次高低。”

陈三郎心中喜悦:“多谢大人。”

在一道道惊诧莫名的目光注视下,迈步离开考场。

华叔在外面等着,见少爷这么快出来,不由脸色黯然,心想这一次,肯定又考砸了,正寻思着该如何出言安慰,听到陈三郎叫道:“华叔,你到市场买只大公鸡回家。”

“买鸡作甚?”

“我县试过关了,娘亲知道了肯定很高兴,自然要杀鸡祭神。”

“啊!”

华叔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