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朝好丈夫 > 第八百九十六章:入夷则夷

明朝好丈夫 第八百九十六章:入夷则夷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7:47:03 来源:笔趣阁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这是天理,谁也赖不掉的。”

柳乘风沉默一会儿继续道:“所以不但钱庄不能再放贷出去,而且这债款也要及早收回,今rì孤王和你们议的就是这个,孤王奉旨镇守南洋,代表的是大明天子建立南洋持续,这地方万国林立,各有各自的一套规矩是不成的,所以要先把次序建立起来,使我楚国的国法通行各国,如此一来,这南洋也就太平无事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孤王今rì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先把钱袋子收起来是第一步,想要逼迫那些藩王们就范,更要对症下药,先要让他们懂得怕,才会让他们知晓听话,听了话,这规矩就算立起来了。”柳乘风笑吟吟的看着三个议政大臣,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话都抖落了出来:“建立南洋次序,并非只是孤王一人的意思,这是上承朝廷天命,下顺商贾人心,朝廷要的是稳固的南洋,商贾们想要安心做生意,就必须将风险减少到最低,孤王听说,在爪哇,曾有不少商贾被爪哇的匪徒绑架索要赎金,而爪哇官府无能,竟不能拿获凶徒,诸位想想看,这样的南洋,谁敢做生意?”

柳乘风在这里顿了顿,眼眸中掠过一丝冷sè:“所以楚国必须掌握各国的司法、治安、财政大权,没有这三个权利是行不通的,各国的王室,也必须给他们设立起规矩,他们治理他们的百姓。可也必须全心全意维护大明和大楚商贾的利益,否则,咱们要他们又有何用?”

李东栋三人开始还是暗暗点头,觉得柳乘风说的有理,可是越往下听,越是觉得不对味了,尤其是那一句若不能为何大明和大楚的利益。要他们又有何用?这句话怎么听,都觉得好像不太对劲,藩王们又不是楚王殿下的家奴。也不是大明朝的官员,吃的不是柳乘风的饭,也没拿大明朝廷的饷。怎么这话倒像是藩王们成了大明朝和柳乘风的傀儡一样?

柳乘风含笑看着三人,道:“你们也不必猜度孤王的心思了,孤王的心思简单明了,其实就是加紧对南洋诸国的控制,规矩是控制的手段,不能控制,谈什么镇守南洋?前几rì孤王看一些古籍,倒是颇受启发,这大周的分封制倒是很有些意思,可是为何周为秦取而代之?说到底。还是周王未将权利收拢,没有足够慑服各国的力量,现在咱们就从三方面着手,这第一步,先是捏住各国的钱袋子。让他们巧妇无米、如坐针毡,没了银子,国库就要亏空,国库亏空就要大肆征收税赋,大肆征收税赋,那么这些藩王们就等于是坐在火山口上。他们会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这时候想必要生出恐惧之心了。”

柳乘风把玩着一块璞玉,慢悠悠的道:“单单有恐惧还不够,人都有侥幸之心,咱们虽然捏住了他们的钱袋子,可是他们未必不会铤而走险,这世上从不缺赖账之人,一旦赖账,咱们楚国该怎么办?”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理是这么个理,可这是现实的世界,藩国们又是蛮夷,蛮夷还跟你讲理吗?

李东栋眼睛眯起来,道:“那么下一步就该示威了。”

柳乘风微微一笑,颌首点头道:“不错,先讲道理,但是该动干戈的时候就要动干戈,所以要杀鸡儆猴,让他们知道不听话的后果,等他们知道赖账的后果更惨时,这恐惧之心就会演变成求告之心。”

一个人被人捏住了钱袋子,或许会铤而走险,可是一旦知道这铤而走险的后果时,那狗急跳墙的铤而走险就会演变成软弱求告。

柳乘风呵呵一笑,很是轻松的道:“那么接下来,楚国提出任何条件,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了。”

赵康眼眸一亮,道:“殿下高明。眼下南洋的局面虽然还算稳定,却不是长久之计,楚国毕竟小国寡民,要想收住南洋这么些藩国,却也不容易,为今之计,还是如殿下所说,先以慑服的办法,再建立起规矩,让我楚国凌驾各国之上,才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方才殿下说要收拢各国的死法、治安、财政三权,微臣却觉得还差了些火候,若不能收拢各**权,以上的三权也不过是摆设,只有有了军权,才能保证我大楚在各国的利益,微臣倒是有些想法,何不如趁机整编各**马,收为己用?当然,这么做未免行得通,我大明这么做,阻力重重,藩国们未必肯就范,尤其是各国藩王,岂肯轻易坐以待毙?所以微臣的意思是,尽量收拢一部分军权,能多争取一些便多争取一些。”

坐在一旁的章文双手搭在双腿上,却是暗暗摇头,道:“赵大人的建议是好,可是老臣却不同意,夷人毕竟是夷人,就算收编,只怕也是大大不妥,倒不如招募汉人扩编军马,威慑各国来的妥当。我大明有的是源源不绝的人力,只要楚国有足够的财力,建立一支雄师并不算难事,而在南洋有了足够的威慑,建立起了次序,这养军的银子岂不是源源不绝?手中有兵固然要紧,可是有些时候,单靠武力是万万行不通的,还必须能影响各国,令他们的贵族纷纷接受沐化,令他们想我大明之所想,思我大明之所思,如此一来,才能万无一失了。”

章文沉默了片刻,见柳乘风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显然对他的建议很感兴趣,于是抖擞jīng神,继续道:“所以微臣建议,除去以贷款来控制各国之外,还要扩编军马,人数暂时可定为二十万,有这二十万雄兵,再招募南洋各族勇士,以我大明武官为骨干,建各国营,人数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则难以控制,少了又不能为我所用,人数在二十万以内便可,而各国的军马也不能就地驻扎,譬如安南国招募的安南营不得在安南cāo练卫戍,却可以将他们调往真腊国,亦或亚齐国卫戍,他们身在异国,吃的是我楚国的军饷,控制他们的又是我大明的武官,接受的又是我大明的沐化,面对的却是外族的百姓,如此一来,自然也就能够顺服了。”

柳乘风听了连连点头,虽然现在楚国还未能够行之有效的控制南洋,可是章文这未来的长远之计倒是让柳乘风颇觉得有意思,用安南国的兵来卫戍亚齐国,用亚齐的营兵卫戍在真腊,用真腊人来弹压吕宋人,这既能让那些远离故乡的藩兵们生出孤独感,从而完全以汉人的武官为核心,而且一旦该国有事,这些藩兵们也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这法子倒是绝妙无比。

而且汉人的军马和藩营保持一种均势,就算藩营有什么不轨企图,楚军也可以随时弹压,将风险降到最低。

柳乘风兴致勃勃的看着章文,道:“章爱卿所言,深得孤王之心,此举甚妙。”

章文满面红光,当年他在内阁做书吏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过什么想法,永远都是听人差遣,现在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得到了柳乘风的认可,这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让他不禁有些飘飘然,他继续道:“除此之外,就是沐化了,其实议zhèng fǔ可以鼓励读书人去各藩游历,给予他们足够的资助,既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同时也可以将他们的学识和圣人的道理传扬到南洋各处去,想要让藩人们知礼,首先就要打动他们的人心,所以需有小恩小惠,因此一些没有生计的读书人,还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盘缠,让他们在各地开设学堂,教授些汉话,同时派出些大夫出去开些医馆,为夷人们治理疾病,夷人所处的地方瘴气极多,瘟疫不少,甚至许多地方依靠巫医治病,有这些大夫出去,不但能让夷人们知道我大明的恩泽,收拢他们的人心,还能让不少夷人纷纷学习我大明的医术,要学医术,就需从学习汉字开始,学汉字就免不了要读四书五经,圣人的教化讲究的是入夷为夷,入华为华,只要心存礼仪,则便是华,不明礼则为夷,如此一来,定能影响各国的才子和贵人,令他们对我华夏生出向往之心,往后若有利益纠葛,自然也就免不了站在我华夏的立场来考量了。殿下,此事若能成功,足以抵我楚国十万雄师,单凭武力,只会令各国离心,终究不是长久之道。”

柳乘风深以为然的点头,道:“章爱卿大才,这番道理孤王已决心采纳,只是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话问到这里,章文不禁傻眼,他久在内阁,也学到了七八成高瞻远瞩的大略国策,可真正如何施行,他却从未有过尝试,一时之间,竟是回答不出了。

……………………………………………………………………………………………………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