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朝好丈夫 > 第五百七十八章:扑簌迷离的边关奏报

正心殿里,刚从朝殿里过来,朱佑樘的脸sè很不好看。

今年因为内帑丰盈,所以这正心殿也好好地修缮了一番,不过在这修葺的宫室里,气氛却很是紧张。

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刘吉三人此时坐在下首的椅上一声不吭,偶尔传出几声咳嗽。

不过连刘健也到了,刘健在家里养了些时rì,身体比从前jīng神了不少,他身份清贵,反而坐在上首一些。

对于刘健的出现,刘吉心里头自是很不是滋味,虽说内的大臣没有定额,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三人,刘吉是靠着刘健养老而替补上去的,现在刘健突然召见,而且还是来这正心殿商议国事,这无疑是一种信号,谁知道宫里会不会让刘健回内来,若当真如此,那他这内大学士不但岌岌可危,而且就算还能留任,却也够尴尬的。

朱佑樘的眼眸扫视了这四位肱股之臣一眼,慢悠悠地道:“说……说罢,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败仗?难道宣府的军务会糜烂到这个地步?数千铁骑就攻破了平远堡,杀我军民七千余人?宣府那边是怎么回事?”

“朕一向都说,大国好战必亡,万不可效仿隋炀好大喜功,轻易行征伐之事。可是朕也说过,边防之事万不可疏忽大意,朝廷每年糜费这么多军饷供养官兵,难道就是让他们这般玩忽职守的吗?宣府巡抚竟还在狡辩,说什么瓦刺人狡猾。不知羞耻!”

说到不知羞耻的时候,朱佑樘的手掌不禁狠狠地拍了拍书案。

不过很,他又心平气和起来:“朕想不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多想也是徒劳无益。朕这几年确实是疏忽了辽东、宣府,以至于边镇糜烂,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整肃一番也好。”

“陛下圣明!”刘吉此时毫不犹豫地附和了一句。

边镇的事和他刘吉没有关系。毕竟他刚刚起复入,边镇糜烂的事要追究,那也该追究刘健等人。所以他一直保持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甚至他完全不介意趁着这个机会落井下石。

今个儿清早的时候,朝廷这边接到了边关的奏报。瓦刺人奇袭平远堡,一举攻克这宣府重镇,杀死了军民数千人。

其实以朱佑樘对宣府那边的了解,感觉事情可能比奏报加严重,平远堡虽然也出于边关,可是在平远堡之前,还有一道明军组成的防线,也就是说,要攻克平远堡就必须突破这道防线是,可是奏报之中却是没有提到这茬儿。

那可能xìng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宣府那边报喜不报忧,不敢把实情报出。另一种为可怕,瓦刺人居然敢越过防线随意出现在明军的后方重镇平远堡,肯定已经摸清楚了大明边镇的部署,甚至可能已经摸清楚了明军巡检的方向、时间。甚至是口令。

要做到进入腹地发动奇袭,谈何容易,若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进行这种冒险行动,一旦被合围,切断了后路。那就是全军覆没。

若结果是后一种,那事情就岌岌可危了。

“陛下。”忍不住的谢迁终于说话了,道:“平远堡并非直面瓦刺人,因此防禁松懈一些也是情有可原,微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平远堡为何会被攻陷的事是正理,事情不弄清楚,只怕很不妥当。”

谢迁说话从来不客气的,就是当着皇上也是如此。

有些时候,君臣奏对,可能只是一两句在外人看来很稀松平常的话儿,却暗藏着许多玄机。

用谢迁的理解,方朱佑樘那番话确实有责怪刘健的意思,毕竟内主持军政,宣府上下文武官员的人选,多是从内中选出来的,现在这些人阳奉yīn违,又出了这种事,自然得让人来背黑锅。

这番话,谢迁听明白了,刘吉也听明白了,这殿中的人都是人jīng,所以刘吉第一个站出来附议,谢迁则是毫不犹豫出来打擂台。

刘健一直不发一言,可是这时候,他不得不说话了,慢悠悠地道:“陛下说的对,谢学士说的也对,既然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要彻查,可是也要及时补救。老夫以为,这事儿发生,无非就是两个可能,其一,就是宣府那边报喜不报忧,报喜的时候夸大一些,报忧的时候呢就酌减一些。其实这种事,历朝历代也有,到了我朝也是屡禁不止,也算是顽疾了。不过话说回来,老臣怕的,是第二种情况,若是宣府那边见事儿闹得太大,不敢瞒报,这都是如实回答,那老臣就不禁想问,瓦刺人数千铁骑,凭什么长驱而入?这事儿无非只有一种,有人通贼。陛下,外贼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家贼,可是老臣又有点儿糊涂了,若是真出了家贼,他们为何不来大用,却偏偏奇袭一个平远堡?”

刘健的老练可见一斑,一下就切中了要害。

问题就出在这里。若是瓦刺人手里当真有张王牌,却为什么不赌一次大的,却只是用来奇袭平远堡?这一次奇袭肯定会引起大明朝廷的注意力,甚至可能把这个人揪出来,用一个小小的平远堡来换取一个王牌被揭发出来的危险,实在有些不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莫非当真是第一种可能,根本就是边镇那边瞒报了军情?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种事,谁也说不好,在没有确切的消息出现之前,实在不是大放厥词的时候。

朱佑樘抚案不语,一对眼眸复杂地变幻着。

“陛下,廉国公到了。”外头一个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进来,禀告道。

朱佑樘颌首点头,对刘健等人道:“此事透着蹊跷,所以朕叫了他来,锦衣卫那边或许能有什么消息。”

原本这种政事会议,柳乘风连边都别想摸到,所以朱佑樘特意在此强调,也是希望殿中的人不要滋生出反感之心。

“去传他觐见吧,直接领到这里来。”

………………………………………………………………………………………………………………………………

柳乘风穿过午门、过了金水桥,直奔正心殿。其实在来的路上,柳乘风就已经接到了消息,宣府那边出事了。

柳乘风万万想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瓦刺那边居然会滋生出事端,不过事情已经发生,皇上召见,肯定是这事儿不只涉及的是军政事务,一个锦衣卫,在这时候召见,肯定还有其他的事儿。

他步到了正心殿,已经有人替他进去通报,里头的太监大呼一声:“廉国公觐见。”

柳乘风整整衣冠,步进去,先是看到了朱佑樘的愁眉不展,这本来就是在他的预料之中,这个皇帝天生就是劳碌命,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心绪就不好了。

不过让柳乘风为意外的是,刘健居然也在。

这是不是陛下放出来的一个信号,刘健又要起复了?

柳乘风这时候也顾不得纠结这个,咳嗽一声,向朱佑樘行了礼,道:“陛下召唤微臣,不知出了什么事?”

这句话有点没规矩,不过柳乘风当然也不是傻,虽说大家觉得这人行事有点儿呆,可是柳乘风的jīng明之处,别人却难以理会。

朱佑樘是个什么皇帝?这个皇帝遇到事就会心急火燎,若是这个时候再慢吞吞地与他寒暄客气,你倒是装出点儿泰山崩于前而sè不变的沉稳出来了,可是皇帝心里头却是不喜。

反倒柳乘风这样,皇帝着急,他也就单刀直入,直接干脆利落地问出了什么事儿,这皇上的心里反而觉得舒服。

朱佑樘果然没有见怪,直接从案头上丢下一份奏书到柳乘风的跟前,道:“你先看,看了之后再回话。”

柳乘风忙捡起奏书,随即一目十行地看过去,里头的内容倒也简单,平远堡为瓦刺所袭,边关出事了。

不过……

若是柳乘风没有去过宣府,或许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偏偏他在宣府也呆过不少的时rì,此时不禁皱眉,道:“陛下,平远堡以北尚有几处营地堡垒,为何奏报之中没有这几个营地堡垒被袭的消息,而瓦刺人却是突然出现在了平远堡?这倒是奇了,莫非瓦刺人是神兵天降吗?”

朱佑樘看了刘健、李东阳、刘吉等人一眼,随即道:“朕若是明白,为何来问你?现在叫你过来,就是想问问,锦衣卫那边是否有关乎宣府的消息?”

柳乘风总算明白怎么回事了,虽然这是一场军事冲突,可是事情已经不太简单,因为边关的奏报语焉不详,以至于朝廷现在还没把事情明白过来。

………………………………………………………………………………………………………………………………………………

现在月票(求魔距离第六名,还有六十票,六十票说多不多,说少也是不少,可是这个差距,却可以为女儿买几桶nǎi粉,这个,老虎只能求支持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