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三百五十七节 平津会战后

穿越之大民国 三百五十七节 平津会战后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1:16:38 来源:笔趣阁

三百五十七节 平津会战后

杨虎城手下的西北军,现在又再次扩张到了十万人,装备比之塞北一流部队自然不如,但是跟傅作义等人的带领的六到八军二流部队相比不算差,而训练状态军事气质比之傅作义等山西籍将领指挥的山西籍军队还要强,这跟地域xìng格有关,倔强的陕西人就是比善于经商的山西人要刚烈一些。

因此杨虎城手下现在有一只jīng兵。

杨虎城也很干脆,没的说,表示立刻派遣三万人的先遣部队开赴塞北,经塞北往东北作战。还表示早想跟rì本鬼子打一仗了,这丫老欺负咱中国,真不是东西。杨虎城的决定很符合他的xìng格,刀客出身仗义任侠,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是敢囚禁老蒋的角sè。

陕西这几年的发展倒是不错,虽然说不可能像塞北那样飞速发展,因为陕西毕竟没有塞北那样的条件。塞北埋头发展了十几年,改善基础完善法度,投资环境绝对是中国第一。但是陕西在杨虎城手里也才几年时间,好在杨虎城这个人还算不错,加上又是陕西人,有发展陕西的愿望。

这几年他大力学习塞北,而塞北也对他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双方互信做的相当的好,虽然地盘相接,可是摩擦基本上没有发生过。

陕西的交通改良是最明显的,从西安通往包头的铁路虽然还有关键路段没有通车,但是在陕西境内,至少在关中地区已经通车了,从西安到陕北,从西安到潼关到宝鸡的铁路都畅通无阻,而且使用了最新技术对铁路进行了改进,不但能跑老式的蒸汽机车也能跑燃油机车、甚至最新建设的包西铁路可是能跑电力机车的。

以铁路为依托,陕西的农产品矿产品可以较为方便的输入塞北,同时本地的工商业发展也红火起来。但除了杨虎城大力建设的军事工业能生产枪支大炮外,重工业很少,都是轻工业。但即使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比之蒋价石手里的河南就好了很多,据杨虎城说,这几年河南百姓经常xìng的往陕西移民。杨虎城很得意,同时也更加雄心勃勃起来,他的预想中,只要他大力支持的包头到四川的铁路线修通,他就能把西安打造成一个联系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

杨虎城的得意溢于言表,赵书礼也奉承了几句,双方的会谈是十分愉快的。

期间杨虎城还十分主动的带赵书礼陕西的大量名胜,西安的大小雁塔,钟楼等。还有明城墙,当杨虎城说这保存完好四四方方的明城墙其实就是古代的唐代皇城旧址上建立的,赵书礼十分的震惊,震惊于唐代时长安的伟大,仅仅是一个皇城就如此巨大,他感觉比之běi jīng的紫禁城更要雄伟,他甚至能想象当年皇城内跑马的场景。那城墙也确实很雄伟,巨大的砖石结构一路向上倾斜达数十丈高,赵书礼难以想象冷兵器时代攻城的场景。

之后又去了碑林灞桥等地,据说古代长安有八景,号称长安八景。灞柳风雪就是其一,隋代炀帝杨广十分喜欢柳树,赐柳树国姓杨,因此柳树也被称作杨柳,杨广还命人在灞河两岸编植柳树,季节一到柳絮飘飘如同风雪一般。西安北边的高陵县,则有泾河渭河两条河流交汇之处,两条河流一条清一条浊,相交之处形成一条线,清浊分明。这一景也是长安八景之一,号称泾渭分明。

之后到了临潼,这里后世出名是因为有个兵马俑,但是这时候还没开发出来。

但赵书礼也想到了陕西的发展方向,告诉杨虎城旅游业也是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杨虎城半信半疑,他想象不到吸引些游人能有多少利益。

当两人在华清池,也就是杨贵妃当年泡澡的地方,泡温泉的时候,赵书礼接到了一个消息,终于不得不结束陕西之行,要立刻返回塞北了。

平津会战结束了,中国失利。

平津大会战的主力无疑是宋哲元的十九路军,塞北方除了提供军火武器支援外,还派出了黎行恕第三军前往配合作战,本来还想让傅作义李生达等军进入河北,但是宋哲元却抵制。他恐怕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有充足的武器弹药是能跟rì军决一雌雄的。但是他的对手对平津会战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běi jīng的意义实在是太特殊,对于双方任何一方都很重要。因此rì军先后增兵到了三十万人,其中十万人还是从刚刚结束的南京战场调往北方的,原先在河北的华北派遣军就是主力师团。

三十万jīng锐rì军在河北跟宋哲元军苦战,虽然黎行恕的第三军态度很积极,可是却处处受到了宋哲元的猜忌和掣肘,一直到běi jīng保卫战打响,宋哲元都没有接受塞北军进入běi jīng的要求,当běi jīng失陷的时候,他想同意,可是时机已经晚了。

塞北军在石家庄跟rì军打了一仗后,鉴于河北地区重要城市已经失守,同时平原地区防守条件也不理想,掩护宋哲元残部撤入山西后,也一同撤往山西了。相比山西的防御条件就比河北要好很多了,山西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方是中条山脉,北方有五台山衡山等,塞北军的下一步打算是借助山西的表里河山在这里大量消耗rì军兵力。

山西不但是两山夹一谷的地形,而且这里地理上已经属于黄土高原范围了,地势上要比河北高,rì军要进攻这里,就是佯攻。而进入山西的通道也不多,从河北进攻山西最有利的路线是经过正太铁路,从石家庄往太原方向攻击,另一条路线则是沿着过去的平绥铁路往大同攻击。选择第一条的话,那么rì军则直接跟山西的阎锡山作战,而后一条则困难多了,首先要攻下塞北军手里的张家口,不管是路上经过的关口,还是攻击路线的长度都远超直接沿着正太线攻击太原来的方便。

因此毫无疑问大家都认为rì军会采取第一种攻击路线。

而阎锡山却有点不情愿大家帮助他防御,这跟宋哲元是一个心态,担心驱虎吞狼后,老虎赖着不走了。但是却无可奈何,他一直宣称是属于塞北的一部分,于是赵书礼没跟他客气,直接就是以命令的形势下达的。而蒋价石这时候也不可能帮他,新败的蒋价石也担心北方崩溃后,rì军趁势南下到时候真的是要亡国了。

好在塞北军派出的部队大多是原属山西的部队,而且就是原来晋南的部队,这些部队进入太原包围晋南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傅作义孙楚李生达等人也都是阎锡山的老部下,阎老西面子上也算是过得去了。

塞北之所以派遣这些二线部队进入山西,倒不是说考虑到这些部队就出身于山西,最重要的是因为主力部队现在大多集中在东北,第一军和装甲军都在辽西作战,外蒙部队则在吉林,第二军和第三军也部署在东北的边境地区,准备随时增援。

在山西防御战准备的同时,rì军进攻迹象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东北的战事突然激烈了,塞北军和东北军联合突然在东北采取了猛烈的攻势,在东北的大风雪中作战,条件对中**队极为不利,但是那种气势却足以撼天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