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一百四十五节 积极备战

穿越之大民国 一百四十五节 积极备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1:16:38 来源:笔趣阁

演习结束了,但是赵书礼可不敢松懈,已经时近6月,九一八也就是三个来月的事情了,他不指望一场演习就能镇住rì本人,更何况在rì本人眼里,中国的军阀们恐怕没几个不巴望对方倒霉的,而他们打的只是东北军。

于是演习结束后,训练却一点也不敢放松,新编的晋军被压缩为二十万人,加上三十万原塞北军,现在的塞北军总数是五十万人。每rì除了rì常训练,还要加强设计,以及跟空军炮兵的配合演练。

可谓是积极备战,不过能不打还是不要打的好,因为塞北的底子毕竟还是很薄,军队可不是只需要两个肩膀一颗脑袋加杆子步枪就能打的,想想中国的历次军阀混战,人数是不少了,可是时间却都很短暂,短则几天多则几个月。而后来rì本人侵华却可以打八年,这就是实力的体现了。

但是要真的打起来也大可不必太过害怕,毕竟塞北军人数在这里摆着呢,而且还有几十万经过训练的预备役,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塞北可以短时间内动员起一百万军队。而反观rì本人九一八投入的总兵力也不过几万人而已,再说九一八毕竟是在东北的土地上打响的,东北军虽然不成器可也不是摆设。张学良收编了大量的西北军和杂牌军后,六七十万大军在那里摆着,虽然不是jīng锐但是没人一口唾沫大概也能淹死几万关东军小贼了。

但是真正让人担心的是,不是打的过打不过的问题,而是东北军肯不肯打的问题。

要是rì本人来了,他不想跟rì本人打,寄希望于和平交涉,而塞北军想打,他们又不愿意让塞北军进入东北,那时候可就是太扯淡了。

因此赵书礼在除了安排军队加紧训练外,对东北军也是颇多笼络,不时的派人去běi jīng跟张学良搞好关系,有时候想想他心里真是憋屈,明明想为国做点事情却要用私人关系,这真狠让人蛋疼。

除了直接的军事准备,和跟东北军的外交努力外,赵书礼更重视的是工业生产,具体点就是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

在不惜工本,尽量多的投入工人,不顾及产出比,只考虑速度的情况下,最先施工的十家兵工厂开始安装设备了。这十家兵工厂全都是国营厂子,其中有五家生产机步枪,投产后可以让塞北的步枪年生产能力达到两百万只,机枪一万只;三家是大炮工厂,建这三家大型火炮厂就是奔着年产八千门大炮去的;还有一家年生产规模千架的飞机制造厂;一家千辆坦克的坦克工厂。这些工厂的规模都相当庞大,占地面积都是按千亩算的,其中规模最小的火炮工厂,建城后也有三千名工人。现在厂子虽然都还没有建好,但是工人们都已经进行培训中了,大多数是新从学校毕业的中小学生,学习能力还算不错,厂子投产后大概都能很快胜任岗位。

武器生产能力在加紧扩大,使用武器的人更是要重视。

现在塞北有四千五百万人口,其中可用适龄兵员储备至少有两百万,赵书礼要求新兵营在半年内至少要训练出一百万人出来。这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虽然现在塞北新建了数十家大型新兵训练营,每个军营都能容纳五万人以上,但是建兵营容易,找训练士兵的教官可不容易,第一是没有人愿意放弃军职,跑去训练什么新兵,第二是现在军中也缺合格的军官,新收编的晋军中,相当多的军官都是不合格的,一个个还在军校中苦熬呢。就是塞北军,重建的第三军中,也是大量缺军官,不但缺就是他们现在在任的那些军官,大多也都是刚从军校中出来,没见识过战争的不在少数。为此只能想办法,最后穷折腾之下,采取了让现役军官,轮换着进入新兵营帮忙练兵的方式。

这是内部,在外部,除了主要结好东北军外,跟其他势力的关系也在缓和中。

对老蒋,赵书礼始终是爱恨参半,爱是因为现在中国的局势除了他,没有其他人能拢得到一块去,一旦蒋价石倒台,中国现在的局势势必没法收拾,别看他的军队未必就打得过赵书礼的军队,但是他能做的赵书礼未必就能做的,这就是长期把持zhōng yāng的资本。

因此虽然在山西问题上,跟蒋价石有些龃龉,甚至双方没少打嘴战。但真正发展到兵戎相向可能xìng倒是不大,因为大战后的zhōng yāng军也需要休整,这次中原大战不但是东北军收拢了大批军阀部队,zhōng yāng军也吸纳了不少杂牌军,需要整编重组。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赵书礼跟张学良结拜一事让蒋价石颇为顾虑。

他也跟很多人结拜过,按说不该对这种结拜太过迷信,他之所以顾虑倒是另有一番缘由。

赵书礼当初跟张学良祭天,结拜的整个过程都用摄像机胶片记录了下来。并且在他回到塞北后,让人拷贝了十几份,寄到上海běi jīng南京等大城市去放映,又像报界公开了跟张学良那段颇为公忠体国的结拜誓词,最后是祭天的僭越行为受到了一致的批评苛责,但是这誓词倒是让不少人叫好。

这样大张旗鼓煞有介事的结拜,一下子又把蒋价石弄懵了,他跟人结拜的时候,不过是派个人把自己的身份名帖送过去,双方交换了帖子就算兄弟了,连面都不用见。而赵书礼跟张学良的结拜却搞得这样盛大,甚至赵书礼亲自到了张学良的地盘上去,这让蒋价石十分不解,难道他们玩真的?加上此前数次他对塞北军的误判,让他对赵书礼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十分摸不透,因此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再加上塞北军始终没有公开表明脱离zhōng yāng的态度,名义上塞北军还是国府的第五集团军,【三民堂】堂部也在塞北设立没有取消,三民堂整治分会虽然在其他地区取消了,但是在塞北依然存在,并且名义上还是塞北的最高权力中心,而赵书礼是这个分会会长。当然这是不打的理由,要打也能找到一大堆理由,比如塞北自作主张的把热察绥宁四省合并为塞北省,比如赵书礼私自宣布成立塞北边防军总司令公署管辖北方数省。还不如塞北的各项法律也跟zhōng yāng不同,尽管他们没有用法律这个敏感的词汇,只用行政条例太替代,可实质上是一回事,就看要不要较真了。而较不较真是要看形势的,这就是政治!

除了用结拜威慑外,赵书礼还做了几件妥协的事情,比如宣布接受zhōng yāng裁军的倡议,把塞北军从六十万所编到了五十万,赵书礼还打算继续裁撤到四十万呢,不过那要等到九一八结束后。当然实际上是裁汰了老弱,可虽然如此,也已经比一兵不裁的东北军强多了。更比在广西摩拳擦掌扩军备战的李宗仁强。

提起广西的李宗仁不得不说说蒋价石这家伙,他有搞yīn谋诡计了,这次的对象是广东的粤系军阀陈济棠。

一百四十五节积极备战

一百四十五节积极备战,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